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黄水藨叶

黄水藨叶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黄水藨叶


黄水藨叶

“黄水藨叶”在《中药大辞典》

“黄水藨叶”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黄水藨叶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名】Huánɡ Shuǐ Pāo Yè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泡刺藤的叶。

  【原形态】山泡刺藤,又名:光叶高梁泡、倒盘龙、黄水藤、小米藨、酸藨、黄莓刺、黄花藨、光蓬蔂。

  半常绿蔓性灌木,茎有棱,散生钩状刺,幼时有密毡毛或近无毛。叶互生,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长7~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圆齿牙及波状浅裂,有时微3裂,近于平滑无毛;叶柄长2~5厘米。圆锥花序长8~14厘米,花白色,直径约3毫米;萼片被毡毛或近无毛,通常有腺体,宿存;花瓣少有大于萼片者。聚合果由多数小核果集合而成,近圆形,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沟、林缘、路边,分布陕西、四川、浙江、江西、贵州、云南、湖北等地。

  【性味】性凉,味苦涩。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解毒

  【附方】①治黄水疮:黄水藨叶,晒干研末,撒于疮上,未破者调麻油或菜油外涂;或用叶捣烂,兑米醋搽。

  ②治小儿口角周围腐烂流黄水:黄水藨叶捣敷之,干则另换鲜药。(性味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黄水藨叶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名】Huánɡ Shuǐ Pāo Yè

  【英文名】leaf of Common Fibraurea

  【别名】黄水泡叶、药黄泡叶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光滑高梁泡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bus lambertianus Ser.var.glaber Hems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光叶高梁泡 半常绿蔓性灌木。枝有棱,散生钩状皮刺,幼时有密毡毛或近无毛。叶互生,叶柄长2-5cm,具稀疏的细刺;托叶披针形,具数个线形裂片;叶片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长7-12cm,宽4-7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圆齿牙及波状浅裂,两面均光滑无毛。圆锥花序长顶生,长8-14cm,花白色,直径约8mm;萼片近无毛,通常有腺体,宿存;花瓣少有大于萼片者。聚合果近球形,直径6-7mm,由少数小核果集合而成,黄色或橙黄色。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2500m的山坡、多石砾山沟或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湖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苦;凉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解毒除湿,解毒敛疮。主风湿感冒,水火烫伤,湿热疮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10-30g。外用:适量,研末罨;或鲜品敷。

  【附方】①治黄水疮: 黄水藨叶,晒干研末,撒于疮上,末破者调麻油或菜油外涂;或用叶捣烂,兑米醋搽。②治小儿口角周围腐烂流黄水: 黄水藨叶捣敷之, 干则另换鲜药。(性味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疮疡 火烫伤 解毒敛疮 敛疮 热疮 水火烫伤 烫伤

黄水藨叶


黄水藨叶的功效 黄水藨叶的用途 黄水藨叶可以治疗 黄水藨叶的用法 黄水藨叶的用量 黄水藨叶主要治疗 黄水藨叶能够治疗的疾病 黄水藨叶的用法 黄水藨叶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海胆

    “海胆”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海胆”在《中药大辞典》 “海胆”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胆   【拼音名】Hǎi Dǎn   【来源】球海胆科动物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 (A. Agassi
  • 红豆七

      【拼音名】Hónɡ Dòu Qī   【别名】通气跌打、风车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莲叶桐科植物大花青藤的根或藤。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lligera grandiflora W.W.Smith et J.F.Jeffr.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 黄颡鱼

    “黄颡鱼”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黄颡鱼”在《中药大辞典》 “黄颡鱼”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颡鱼   【拼音名】Huánɡ Sǎnɡ Yú   【别名】嘎牙子、黄腊丁、黄鳍鱼、鰑丝、央丝   【来源】
  • 狐四足

    “狐四足”在《中药大辞典》 “狐四足”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狐四足   【出处】《纲目》   【拼音名】Hú Sì Zú   【来源】为犬科动物狐的足。   【功能主治】《纲目》:"治痔漏下
  • 海南粗榧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拼音名】Hǎi Nán Cū Fěi   【来源】药材基源:为三尖杉科海南粗榧的树枝和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phalotaxus hainanensis Li[C.mannii Hook.f.]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