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鲃鱼

鲃鱼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鲃鱼


鲃鱼

“鲃鱼”在《中药大辞典》

“鲃鱼”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鲃鱼

  【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

  【拼音名】Bà Yú

  【来源】为鲤科动物锯倒刺鲃的肉。

  【原形态】锯倒刺鲃:体长而侧扁,背部稍隆起,全体几成长菱形,体长一般在40厘米左右。头小,稍尖,头的背部成弧形。吻钝,稍向前突出。口端位,成马蹄形;唇厚,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联,唇后沟不相联,上颌突出。须2对,前对比后对稍短。下咽齿3行,侧扁,顶端微弯。鳞大,侧线鳞28~32。背鳍条3,8、9,起点在腹鳍基部之后,硬刺强大,后缘有粗糙的锯齿,背鳍起点前有一平卧向前的倒刺。腹鳍位于背鳍起点之前。臀鳍条3,5,末端可达尾鳍基。背部微黑色,腹部白色,多数个体的鳞片前缘呈黑色,近尾鳍基部有一黑斑,幼鱼更为明显,有时腹鳍和臀鳍末端稍带黑色。

  【生境分布】生活于江河的上游,栖息于乱石间隙和深水石洞处。食物主要为腐败的植物碎片和丝状藻类。产卵期约在4月间。分布云南元江流域、西江上游及海南。

  【性味】味甘,性热,有小毒。

  【功能主治】主壮阳道,温中补衰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鲃鱼

  【拼音名】Bà Yú

  【别名】青竹、青鱼、竹鲃、青竹鲤、青鲋鲤

  【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倒刺鲃之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rdodes denticulatus denticulatus (Oshima)

  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鳞片及内脏,洗净,鲜用。

  【原形态】倒刺鲃,体长而侧扁,背部稍隆起。头小稍尖,头背部呈弧形。吻钝,稍向前突出。口亚下位,成马蹄形。唇厚,上颌突出。须2对,前对比后对稍短。下咽齿3行,侧扁,顶端微弯。鳞在,侧线鳞28(4.5-5/3-3.5-V)32。背鳍4,8-9,其起点在腹鳍基部之后,硬刺强大。臀鳍3,5,末端可达尾鳍基。背部色微黑,腹部白色,近尾鳍基部有黑点。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为急流水中下层鱼类。在江河的上游地带生活。主食植物。

  资源分布:我国云南元江流域、西江上游和海南均有分布。

  【性味】味甘;性热;小毒

  【功能主治】补肾阳;壮腰膝。主肾虚阳萎;腰膝酸软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50-100g;或晒干研末,入丸、散。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补肾 补肾阳 温中 阳萎 腰膝酸软 壮阳

鲃鱼


鲃鱼的功效 鲃鱼的用途 鲃鱼可以治疗 鲃鱼的用法 鲃鱼的用量 鲃鱼主要治疗 鲃鱼能够治疗的疾病 鲃鱼的用法 鲃鱼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白辣蓼

      【拼音名】Bái Là Liǎo   【别名】蓼子草、马蓼、假长尾叶蓼、假长尾蓼、山蓼   【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长鬃蓼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longisetum De Bruyn[P.caespitosum B1.var.longisetu
  • 布荆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拼音名】Bù Jīnɡ   【别名】五指疳、五指风、山紫荆(《广西药植名录》),梅哈忍(傣名)。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山牡荆的根或树干心材。全年可采,削除外皮,取干心晒干。   【原形态】乔木,高达10~20米。树干心
  • 波棱瓜

    “波棱瓜”在《中药大辞典》 “波棱瓜”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波棱瓜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拼音名】Bō Lénɡ Guā   【别名】色尔格美多(藏名)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波棱瓜的果实。9~10月采
  • 巴豆树根

    “巴豆树根”在《中药大辞典》 “巴豆树根”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巴豆树根   【出处】《纲目》   【拼音名】Bā Dòu Shù Gēn   【别名】大叶双眼龙根、挡蛇剑、独行千里(《岭南草药志》)。   【
  • 白花菜子

    “白花菜子”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白花菜子”在《中药大辞典》 “白花菜子”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花菜子   【拼音名】Bái Huā Cài Zǐ   【别名】臭菜、臭花菜、羊角菜   【来源】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