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槲寄生

槲寄生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槲寄生


槲寄生

“槲寄生”在《中国药典》

“槲寄生”在《中华本草》


《中国药典》:槲寄生

  【英文名】HERBA VISCI

  【别名】北寄生、冬青、桑寄生、柳寄生、黄寄生、冻青、寄生子

  【来源】本品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 (Komar.) Nakai 的干燥带叶茎枝。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粗茎,切段,干燥,或蒸后干燥。

  【性状】本品茎枝呈圆柱形,2~5叉状分枝,长约30cm,直径0.3~1cm;表面黄绿色、金黄色或黄棕色,有纵皱纹;节膨大,节上有分枝或枝痕。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黄色,木部色较浅,射线放射状,髓部常偏向一边。叶对生于枝梢,易脱落,无柄;叶片呈长椭圆状披针形,长2~7cm,宽0.5~1.5cm;先端钝圆,基部楔形,全缘;表面黄绿色,有细皱纹,主脉5出,中间3条明显。革质。浆果球形,皱缩。无臭,味微苦,嚼之有黏性。

  【鉴别】(1) 本品茎的横切面:表皮细胞长方形,外被黄绿色角质层,厚19~80μm 。皮层较宽广,纤维数十个成束,微木化;老茎石细胞甚多,单个散在或数个成群。韧皮部较窄,老茎散有石细胞;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射线散有纤维束;导管周围纤维甚多,并有少数异形细胞。髓明显。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及少数方晶。

  本品茎的粉末淡黄色。表皮碎片黄绿色,细胞类方形,可见气孔。纤维成束,直径10~34μm,壁较厚,略成波状,微木化。异形细胞形状不规则,壁较厚,微木化,胞腔大。草酸钙簇晶直径17~45μm ;方晶较少,直径8~30μm。石细胞类方形、类多角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42~102μm。

  (2) 取本品1~2g,切碎,加乙醇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干,加无水乙醇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槲寄生对照药材1.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齐墩果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溶解,使成每 1ml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各4μl及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冰醋酸(8:2:0.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8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日光下及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含量测定】取本品粗粉约1g〔同时另取本品粉末测定水分(附录Ⅸ H 第一法)〕,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盐酸乙醇溶液(1→10)3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1.5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盐酸乙醇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5ml,浓缩至约5ml,加水10ml,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氯仿提取5次(20ml、20ml、20ml、15ml、15ml),合并提取液,蒸干,残渣加氯仿5ml使溶解,加到氧化铝小柱(内径0.9cm,中性氧化铝5g,100~200目)上,用氯仿-甲醇(80:1)30ml冲洗,弃去洗液,再用氯仿-甲醇(20:1)5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溶解,转移至5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齐墩果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2μl和4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氯仿-醋酸乙酯-冰醋酸(20:5:8: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取出,晾干,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520nm,λR=70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炮制】除去杂质,略洗,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味】苦,平。

  【归经】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9~15g。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中华本草》:槲寄生

  【拼音名】Hú Jì Shēnɡ

  【别名】冬青、北寄生、柳寄生、倾寄、寄生、黄寄生、冻青、台湾槲寄生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带叶的茎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scum coloratum(Komar.)Nakai[Vis-cum album L.subsp.coloratumKom.]

  采收和储藏:一般在冬季采收(河南、湖南则在3~8月采),用刀割下,除去粗枝,扎成小把,或用沸水捞过(使不变色),阴干或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30-80cm。茎、枝均圆柱状,二歧或三歧,稀多歧分枝,节稍膨大,小枝的节间长5-10cm,干后具不规则皱纹。叶对生,稀3枚轮生;叶柄短;叶片厚革质或革质,长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3-7cm,宽0.7-2cm,先端圆形或圆钝,基部渐狭;基出脉3-5条。雌雄异株;花序顶生或腋生于茎叉状分枝处;雄花序聚伞状,总苞舟形,通常具花3朵,中央的花具2枚苞片或无;雄花萼片4;花药椭圆形;雌花序聚伞式穗状,具花3-5朵,顶生的花具2苞片或无,交叉对生的花各具1枚苞片;雌花花蕾时长卵球形,花托卵球形,萼片4;柱头乳头状。浆果球形或椭圆形,具宿存花柱,成熟时淡黄色或橙红色,果皮平滑。花期4-5月,果期9-11月。

  生于海拔300-2000m的阔叶林中,寄生于榆树、柳树、杨树、栎树、梨树、李树、苹果、枫杨、赤杨、椴树等植物上。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及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台湾、广西。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2000m的阔叶林中,寄生于榆树、柳树、杨树、栎树、梨树、李树、苹果、枫杨、赤杨、椴树等植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及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台湾、广西。

  【性状】性状鉴别 茎枝圆柱形,枝梢带叶或脱落无叶,长约30cm,粗枝直径约1cm,细枝直径2-6mm,节部膨大,节上有2-3叉状分枝或枝痕,茎技易由节处折断脱落,节间长2-9cm。表面金黄色、黄绿色或黄棕色,光滑无毛,有明显的不规则纵皱纹。体轻,质柔韧,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黄色;木部色较浅,有放射状纹理;髓小,常偏向一侧。叶对生于枝梢,易脱落,无柄;叶片倒披针形或长圆形,长2-7cm,宽0.5-1.5cm,先端钝圆,基部渐狭呈短柄状,基出脉5条,中间3条较明显,金黄色至黄绿色,有皱纹。革质而厚,略柔韧。偶有未脱落的花果;花小形,单生,或数朵簇生于枝梢两叶间;果椭圆形,直径约5mm,黄棕色或暗红色,皱缩。气微弱,味微苦,嚼之粘滑。

  以枝嫩、色黄绿、叶多者为佳。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长方形,外被黄绿色角质层,厚19-80μm。皮层较宽广,纤维数十个成束,微木化;老茎石细胞甚多,单个散在或数个成群。韧皮部较窄,老茎散有石细胞。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射线散有纤维束;导管周围纤维甚多,并有少数异形细胞。髓部明显。薄壁细胞含有草酸钙簇晶及少数分晶。粉末特征:淡黄色。①表皮碎片黄绿色,细胞类方形,可见平轴式气孔。②薄壁细胞圆形或长圆形,现稀疏壁孔,内含众多淀粉粒及油滴。③草酸钙簇晶直径17-45μm,方晶较少,直径8-30μm。④纤维成束,长梭状,直径10-34μm,壁较厚,略成波状,微木化,胞腔小。⑤异形细胞形状不规则,壁较厚,微木化,胞腔较大。③石细胞稀少,类方形、类多角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42-102μm,孔纹及壁沟明显。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本品1-2g,切碎,加乙醇30ml,加热回流30min,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干,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齐墩果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溶解 ,使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4μl及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冰醋酸(8:2: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8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日光下及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化学成份】主含黄酮类化合物:3′-甲基鼠李素(rham-nazin),3’-甲基鼠李素-3-葡萄糖甙(rhamnzin-3-O-β-D-glucoside)[1], 异鼠李素-3-葡萄糖甙(isorhamnetin-3-O-β-D-gluco-side),异鼠李素-7-葡萄糖甙(isorhamnetin-7-O-β-D-glucoside),[2]3′-甲基圣草素(3-methyleriodictyol),3′-甲基圣草素-7-葡萄糖甙(3′-methylerlodi ctyol-7-O-β-D-glucoside)又称槲寄甙甲[1],槲寄生新甙(viscumneoside)Ⅰ、Ⅱ、Ⅲ、Ⅳ、Ⅴ、Ⅵ、Ⅶ[1-4]。还含三萜类化合物:β-香树脂醇(β-amyranol),β-乙酰基香树脂醇(β-acety-lamyranol),β-香树脂二醇(β-amyrandiol),羽扇豆醇(lupeol),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白烨脂酸(betulic acid),棕相酸-β-香树脂醇酯(β-amyrin palmitate),乙酸-β-香树脂醇酯(β-amyrin acetate),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5,7]。还含其他甙类:丁香甙(syringin),丁香甙元-O-β-D-呋喃芹菜糖基(1→2)-β-D-吡哺葡萄糖[syringenin-O-β-D-apio-fu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8],鹅掌楸甙(liriodendrin)[8,9],2,3-丁二醇-3-O-单葡萄糖甙(butan-2,3-diol-3-O-monoglucoside)[8]。又含内消旋肌醇(meso-inositol)[7],棕榈酸(palmitic acid),琥珀酸(succinic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 )等有机酸。[6]。

  【鉴别】取本品1-2g,切碎,加乙醇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干,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槲寄生对照药材1.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齐墩果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溶解,使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药典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各4μl及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冰醋酸(8:2: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8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日光下及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炮制】除去杂质,略洗,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味】苦;甘;性平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治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主腰膝酸痛;风湿痹痛;胎动不安;胎漏下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浸酒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

  【临床应用】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胎动不安。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安胎 补肝 补肝肾 强筋 强筋骨 祛风湿 胎动不安 下血 腰膝酸软 腰膝酸痛

槲寄生


槲寄生的功效 槲寄生的用途 槲寄生可以治疗 槲寄生的用法 槲寄生的用量 槲寄生主要治疗 槲寄生能够治疗的疾病 槲寄生的用法 槲寄生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红花点地梅

      【来源】报春花科红花点地梅Androsace aizoon Duly var. coccinea Franch.,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西藏。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利水。主治热性水肿   【用法用量】1~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
  • 猴樟果

    “猴樟果”在《中药大辞典》 “猴樟果”在《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中药大辞典》:猴樟果   【出处】《贵州草药》   【拼音名】Hóu Zhānɡ Guǒ   【来源】为樟科植物猴樟的果实。秋季采收。   【性味】性温,味辛。
  • 桦褶孔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桦褶孔Lenzites betulina (L.) Fr.,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布】生长在阔叶树及针叶树的朽树干上。   【性味】淡,温。   【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用法用量】可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骨
  • 红黑二丸

      【出处】《神农架中草药》   【拼音名】Hónɡ Hēi èr Wán   【别名】一点血、岩丸子、鸳鸯七、红白二丸(《神衣架中草药》)。   【来源】为秋海棠科植物中华秋海棠的根茎。夏季开花前采挖根茎,除去须根,洗净泥土,晒干。   【原
  • 鲩鱼胆

    “鲩鱼胆”在《中药大辞典》 “鲩鱼胆”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鲩鱼胆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Huàn Yú Dǎn   【来源】为鲤科动物草鱼的胆。冬季收集,阴干。   【性味】①《本草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