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荩草

荩草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荩草


荩草

“荩草”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荩草”在《中药大辞典》

“荩草”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荩草

  【拼音名】Jìn Cǎo

  【别名】绿竹、马耳草、马耳朵草、中亚荩草

  【来源】禾本科荩草Arthraxon hispidus (Thunb.)Makino var. centrasiaticus Honda,以根、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全国各地。

  【化学成份】含马耳草素arthraxin C21H16O9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降逆,止咳平喘,解毒,袪风湿。主治肝炎,久咳气喘,咽喉炎,口腔炎,鼻炎,淋巴腺炎,乳腺炎。外用治疥癣,皮肤瘙痒,痈疖

  【用法用量】0.5~1两,水煎服。外用荩草2两,水煎外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荩草

  【出处】《本经》

  【拼音名】Jìn Cǎo

  【别名】菉竹(《诗经》),王刍(《毛诗传》),黄草(《吴普本草》),蓐、鸱脚莎(《尔雅》郭璞注),菉蓐草(《唐本草》),细叶莠竹、毛竹(《广州植物志》),马耳草(《吉林中草药》)。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荩草的全草。秋季采收。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秆细弱,无毛,基部倾斜,高30~45厘米,多节,常分枝,基部的节着土后易生根。叶鞘短于节间,生短硬疣毛;叶舌膜质,边缘具纤毛;叶片卵状披针形,长2~4厘米,宽8~15毫米,基部星心形抱茎,除下部边缘生纤毛外,余均无毛。总状花序细弱,长1.5~3厘米,2~10枚,呈指状排列或簇生于茎顶;有柄小穗退化,仅剩短柄;无柄小穗长4~4.5毫米,卵状披针形,灰绿色或带紫色;第1颖具7~9脉,先端钝;第2颖与第1颖等长,舟形,具9脉,而两侧脉不明显,先端尖;第1外稃长圆形,先端尖,长约为第1颖的2/3;第2外稃与第1外稃等长,近基部伸出1曲膝的芒;雄蕊2,花药黄色或紫色,长0.7~1毫米。颖果长圆形,与稃体几等长。花、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长山坡草地和阴湿处。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化学成份】叶和茎含乌头酸、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荩草素。

  【性味】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无毒。"

  【功能主治】止咳、定喘,杀虫。

  ①《本经》:"主久咳上气喘逆,久寒,惊悸,痂疥,白秃疡气,杀皮肤小虫。"

  ②《药性论》:"治一切恶疮。"

  ③《吉林中草药》:"驱寒定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注意】《本草经集注》:"畏鼠妇。"

  【附方】①治气喘上气:马耳草四钱。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②治恶疮疥癣:马耳草捣烂敷患处。(《吉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荩草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唐本草》:荩草,叶似竹而细薄,茎亦圆小。生平泽溪涧之侧,荆襄人煮以染黄,色极鲜好。

  【拼音名】Jìn Cǎo

  【英文名】Herb of Hispid Arthraxon

  【别名】菉竹、王刍、戾草、黄草、蓐、鸱脚莎、盭草、晋灼、蓐草、细叶秀竹、马耳草、马耳朵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荩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hraxon hispidus (Thunb.) Makino

  采收和储藏:7-9月割取全草,晒干。

  【原形态】荩草,一年生草本。秆细弱无毛,基部倾斜,高30-45cm,分枝多节。叶鞘短于节间,有短硬疣毛;叶舌膜质,边缘具纤毛;叶片卵状披针形,长2-4cm,宽8-15mm,除下部边缘生纤毛外,余均无毛。总状花序细弱,长1.5-3cm,2-10个成指状排列或簇生于秆顶,穗轴节间无毛,长为小穗的2/3-3/4,小穗挛生,有柄小穗退化成0.2-1mm的柄;无柄小穗长4-4.5mm,卵状披针形,灰绿色或带紫色;第1颖边缘带膜质,有7-9脉,脉上粗糙,先端钝;第2颖近膜质,与第1颖等长,舟形,具3脉,侧脉不明显,先端尖;第1外稃,长圆形,先端尖,长约为第1颖的2/3,第2外稃与第1外稃等长,近基部伸出1膝曲的芒,芒长6-9mm,下部扭转;雄蕊2;花黄色或紫色,长0.7-1mm。颖果长圆形,与稃体几等长。花、果期8-11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长于山坡、草地和阴湿处。

  资源分布:全国均有分布。

  【化学成份】叶和茎含乌头酸(aconiti cacid)、木犀草素(luteolin)、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荩草素(anthraxin)。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止咳定喘;杀虫解毒。主久咳气喘;肝炎;咽喉炎;口腔炎;鼻炎;淋巴结炎;乳腺炎;疮疡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注意】《本草经集注》:畏鼠妇。

  【附方】①治气喘上气:马耳草四钱。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②治恶疮疥癣:马耳草捣烂敷患处,(《吉林中草药》)

  【各家论述】1.《本经》:主久咳上气喘逆,久寒,惊悸,痂疥,白秃疡气,杀皮肤小虫。

  2.《药性论》:治一切恶疮。

  3.《吉林中草药》:驱寒定喘。

  【摘录】《中华本草》

  • 相关书籍记载:
  • 《神农本草经》:荩草
  • 《千金翼方》:荩草
  • 《本草经集注》:荩草
  • 《新修本草》:荩草
  • 《医学入门》:荩草
  • 《名医别录》:荩草

相关中药

  • 韭子

    “韭子”在《中药大辞典》 “韭子”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韭子   【出处】《本草经集注》   【拼音名】Jiǔ Zǐ   【别名】韭菜子(《滇南本草》),韭菜仁(《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韭的种子。秋季果熟时采收
  • 金盏菊根

      【拼音名】Jīn Zhǎn Jú Gēn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金盏菊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endula officinalis L.   采收和储藏:夏季开花期采挖。割去地上部分,烘干或置通风处干燥。赤可鲜用。   【原形态】金盏菊 一年生或越年生草
  • 羯布罗香

      【出处】羯布罗香与龙脑香一样系外来药物。《本草衍义》引《大唐西域记》云:"西方秣罗矩咤国,在南印度境,有羯布罗香。干如松株,叶异,湿时无香。采干之后折之,中有香,状类云母,色如冰雪,此龙脑香也。"从产地和取香的描述来看,与今日西双版纳引种几百年之久的油树相近。油树为龙脑香科植物,树干确生梅花冰
  • 荚蒾子

      【出处】《唐本草》   【拼音名】Jiá Mí Zǐ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荚蒾的果实。   【性味】《唐本草》:"味甘。"   【功能主治】《千金翼方》:"主破血,止痢消肿,除蛊疰、蛇毒。"   【用
  • 茎花来江藤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拼音名】Jīnɡ Huā Lái Jiānɡ Ténɡ   【英文名】Stemflower Brandisia   【别名】红花金银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茎花来江藤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ndi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