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茯苓皮

茯苓皮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茯苓皮


茯苓皮

“茯苓皮”在《中药大辞典》

“茯苓皮”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茯苓皮

  【出处】《纲目》

  【拼音名】Fú Línɡ Pí

  【别名】苓皮(《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核的外皮。

  【性状】茯苓皮多为长条状,大小不一,外面黑褐色或棕褐色,有疣状突起,内部白色或灰棕色。体软质松,具有弹性。

  【性味】甘淡,平。

  《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淡,无毒。"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治水肿肤胀。

  ①《纲目》:"主水肿肤胀,开水道,开腠理。"

  ②《医林纂要》:"行皮肤之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附方】①治水肿:茯苓皮、椒目二味不拘多少。煎汤饮。(《经验良方》)

  ②治男子妇人脾胃停滞,头面四肢悉肿,心腹胀满,上气促急,胸膈烦闷,痰涎上壅,饮食不下,行步气奔,状如水病:生姜皮、桑白皮、陈橘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忌生冷油腻硬物。(《中藏经》五皮散)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茯苓皮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中国医学大辞典》:茯苓皮行水而不耗气,胜似大腹皮。

  【拼音名】Fú Línɡ Pí

  【英文名】Indian Bread peel, Tuckahoe peel

  【别名】苓皮

  【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菌核的外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ria cocos(Schw.) Wolf.[Pavhyma cocos Fr.]

  

  【原形态】菌核球形、卵形、椭圆形至不规则形,长10-30cm或者更长,重量也不等,一般重500-5000g。外面吸厚而多皱褶的皮壳,深褐色,新鲜时软干 后变硬;内部白色或淡粉红色,粉粒状。子实体生于菌核表面,全平伏,厚3-8cm,白色,肉质,老后或干后变为浅褐色。菌管密长2-3mm管壁薄,管口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径0.5-1.5cm,口缘裂为齿状。孢子长方形至近圆柱形,平滑,有一歪尖,大小(7.5-9)μm×(3-3.5)μm。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松树根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多呈不规则片状,外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内表面白色或淡棕色。质脆,具弹性。气微,味淡。

  【性味】甘;淡;性平

  【归经】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主水温肿满;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g。

  【各家论述】1.《纲目》:主水肿肤胀,开水道,开腠理。

  2.《医林纂要》:行皮肤之水。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利水 利水消肿 水肿 小便不利


茯苓皮的功效 茯苓皮的用途 茯苓皮可以治疗 茯苓皮的用法 茯苓皮的用量 茯苓皮主要治疗 茯苓皮能够治疗的疾病 茯苓皮的用法 茯苓皮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浮小麦

    “浮小麦”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浮小麦”在《中药大辞典》 “浮小麦”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浮小麦   【拼音名】Fú Xiǎo Mài   【来源】禾本科小麦属植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 方儿茶

      【拼音名】Fānɡ ér Chá   【别名】棕儿茶   【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儿茶钩藤带叶嫩枝煎汁浓缩而成的干浸膏。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ncaria gambier Roxb.      【原形态】儿茶钩藤,常绿藤本。树皮棕色,具对生枝。叶对生;叶柄长约
  • 福寿草

      【出处】《现代实用中药》   【拼音名】Fú Shòu Cǎo   【别名】献岁菊(《台湾府志》),雪莲(《西域见闻录》),长春菊(《事物绀珠》),岁菊(《漳州府志》),冰里花、顶冰花(《东北植物药图志》),冰凉花、雪莲花(《药材学》),冰郎花(《吉林中草药》)
  • 蝮蛇骨

    “蝮蛇骨”在《中药大辞典》 “蝮蛇骨”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蝮蛇骨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Fù Shé Gǔ   【来源】为蝮蛇科动物蝮蛇的骨骼。   【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
  • 蝮蛇皮

    “蝮蛇皮”在《中药大辞典》 “蝮蛇皮”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蝮蛇皮   【出处】《唐本草》   【拼音名】Fù Shé Pí   【来源】为蝮蛇科动物蝮蛇的皮。   【功能主治】《唐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