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紫油木叶

紫油木叶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紫油木叶


紫油木叶

“紫油木叶”在《中药大辞典》

“紫油木叶”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紫油木叶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拼音名】Zǐ Yóu Mù Yè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清香木的嫩叶尖。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清香木,又名:梅江(傣名)。

  常绿乔木,高约15~20米。双数羽状复叶,互生;长6~15厘米,叶轴有狭翅,小叶3~8对,厚革质,椭圆形或矩卵圆形,长1.5~4厘米,宽1~2厘米,全缘,先端凹缺,基部楔形,上面亮绿色。圆锥花序腋生;花小,无花瓣,雌雄异株;雄花萼片1~5,粉红色,有毛,雄蕊3~5;雌花萼片2~5,于房1室,无柄。核果球形,成熟时红色,上有网纹。

  本植物的树皮(紫油木皮)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河谷地带。分布云南、四川等地。

  【性味】涩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痢疾,肠炎,疮疡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紫油木叶

  【出处】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拼音名】Zǐ Yóu Mù Yè

  【英文名】Leaf of Yunnan Pistache

  【别名】假椿、紫叶。

  【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清香木的嫩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stacia weinmannifolia J.Poisson ex Franch.[P.coocinea Collett et Hemsl.]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嫩叶尖,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清香木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8m,稀达10-15m。树皮灰色,小枝具棕色皮孔,嫩枝被灰黄色嫩柔毛。偶数羽状复叶互生,有小叶4-9对,叶轴具狭翅,上面具槽,被灰色微柔毛;小叶柄极短;小叶片革质,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较小,长1.3-3.5cm,宽0.8-1.5cm,先端微缺,具芒刺状硬尖头。基部略不对称,阔楔形,全缘,略背卷,两面中脉上被极细微柔毛,上面稍有光泽。圆锥花序腋生,与叶同出;花小,紫红色,无梗,苞片1,卵圆形;雄花花被5-8,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5-2mm;雄蕊5,稀7,花丝极短,花药长圆形,先端尖细;不育雌蕊存在;雌花花被7-10卵状披针形,长1-1.5mm;子房圆球形,径约0.7mm,无毛,花柱极短,柱头3裂,外弯。核果球形,长约5mm,径约6mm,成熟时红色,先端细尖,上有网纹。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80-2700m的石灰山林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广西、西藏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栽培为宜。因植株主根深入土层,适宜在土层深厚、含腐殖质丰富的砂质壤土上种植。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采收成熟饱满的果实,晾干,沙藏。翌年春播于3月,开沟条播,行距30cm,种子粒距5cm,覆土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当苗高35-40cm时移栽。按行株距300cm×300cm定植。

  【性味】涩;微苦;凉

  【归经】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导滞。主痢疾;泄泻;食积;湿疹;风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风疹 祛湿

紫油木叶


紫油木叶的功效 紫油木叶的用途 紫油木叶可以治疗 紫油木叶的用法 紫油木叶的用量 紫油木叶主要治疗 紫油木叶能够治疗的疾病 紫油木叶的用法 紫油木叶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赭石

      【拼音名】Zhě Shí   【英文名】HAEMATITUM   【别名】代赭石、钉头赭石、红石头   【来源】本品为氧化物类矿物刚玉族赤铁矿,主含三氧化二铁(Fe2O3) 。采挖后,除去杂石。   【性状】本品为鲕状、豆状、肾状集合体,多呈不规则的扁平块状。
  • 樟木

    “樟木”在《中药大辞典》 “樟木”在《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中药大辞典》:樟木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Zhānɡ Mù   【别名】樟材(《本草拾遗》),香樟木(《药材资料汇编》),吹风散(《广西中药志》)。
  • 紫花鱼灯草

    “紫花鱼灯草”在《中药大辞典》 “紫花鱼灯草”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紫花鱼灯草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拼音名】Zǐ Huā Yú Dēnɡ Cǎo   【别名】断肠草(《草木便方》),羊不吃(《民间常用草药汇
  • 鹧鸪脚

    “鹧鸪脚”在《中药大辞典》 “鹧鸪脚”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鹧鸪脚   【出处】《陆川本草》   【拼音名】Zhè Gū Jiǎo   【来源】为雉科动物鹧鸪的脚。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鹧鸪"条
  • 柞木枝

      【拼音名】Zhà Mù Zhī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风子科植物柞木的树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Xylosma congestum(Lour.)Mer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锯下树枝,切段晒干。   【原形态】柞木 常绿灌木或小乔大,高2-10m。枝干常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