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圆萼刺参

圆萼刺参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圆萼刺参


圆萼刺参

“圆萼刺参”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圆萼刺参”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圆萼刺参

  【别名】华刺参

  【来源】川续断科圆萼刺参Morina chinensis (Batal. ex Diels) Pai,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甘肃、内蒙古、青海、四川、云南、西藏。

  【性味】甘、苦,温。

  【功能主治】健胃,催吐,消肿。主治胃痛等症。外用治疮痈肿痛

  【用法用量】1~2钱;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圆萼刺参

  【出处】始载于《青藏高原药物图谱》。

  【拼音名】Yuán è Cì Shēn

  【英文名】all-grass of Chinese Morina

  【别名】摩苓草、华刺参

  【来源】药材基源:为川续断科植物圆萼刺参的全草或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rina chinensis (Batal.) Diels [M. chinensis (Batal. Ex Didls)Pai]

  采收和储藏:7-9月采收全草,洗净,晒干或鲜用。果熟期收取种子。

  【原形态】圆萼刺参 多年生草本,开花时矮小,果时高达60cm。基生叶6-8,簇生,线状披针形,长10-20cm,宽1-1.5cm,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抱茎,边缘具不整齐的浅裂片,裂片近三角形,裂至中脉的一半,边缘3-9枚硬刺,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光滑,中脉明显;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4-6叶轮生,无柄:长5-15cm;2-3轮,向上渐小,裂片边缘具硬刺。轮伞花序顶生,6-9节,紧密穗状,花后各轮疏离;总苞片叶状。苞片4片1轮,卵形,长2.5-3.5cm,先端渐尖,边比具密集的刺,基部更多;小总苞陷藏于苞片之内,钟形,边缘有10条以上硬刺;花萼钟状,长10-12mm,二唇形,每唇片先端2裂,裂片钝圆,基部具髯毛;花冠小,紫褐色,长6-7mm,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雄蕊4,上面2枚能育,贴生于花冠管上部,下面2枚退化,着生于花冠管基部,花药不外露;花柱稍长于雄蕊,柱头头状。果时小总苞成长圆筒状,先端平截有不等长硬刺。瘦果包于小总苞基部,长2-3mm,褐色,表面有皱纹。花期7-8月,果期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800-4000m的高山草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内蒙、甘肃、青海和四川等地。

  【性味】味辛;甘;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补肝肾;消痈肿。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眩晕;小便频数;疮痈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种子:味辛、性温。用于关节疼痛,小便失禁、腰痛、眩晕及口眼歪斜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补肝 补肝肾 疮痈肿痛 催吐 小便频数 消痈 消痈肿 眩晕 腰膝酸痛


圆萼刺参的功效 圆萼刺参的用途 圆萼刺参可以治疗 圆萼刺参的用法 圆萼刺参的用量 圆萼刺参主要治疗 圆萼刺参能够治疗的疾病 圆萼刺参的用法 圆萼刺参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野巴子

      【出处】《云南中草药》   【拼音名】Yě Bā Zǐ   【别名】崩疮药(《广西药植名录》),狗尾巴香、香芝麻蒿、皱叶香薷(《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细皱香薷的全草。秋季采集。阴干用。   【原形态】直立灌木,高0.5~1.5米。茎灰褐色,外皮有不
  • 圆柏叶

      【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拼音名】Yuán Bǎi Yè   【别名】柴达木圆柏、陇东圆柏(《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为柏科植物祁连山圆柏的叶。全年可采,生用或炒用。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10余米,幼枝平展或向下垂,小
  • 玉珊瑚根

    “玉珊瑚根”在《中药大辞典》 “玉珊瑚根”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玉珊瑚根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名】Yù Shān Hú Gēn   【来源】为茄科植物珊瑚樱的根。全年可采。   【原形态】珊
  • 鸭脚艾

    “鸭脚艾”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鸭脚艾”在《中药大辞典》 “鸭脚艾”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鸭脚艾   【拼音名】Yā Jiǎo ài   【别名】四季菜、真珠菜、珍珠菊、肺痨草、鸭脚菜、甜菜子、刘寄奴[广西]
  • 烟筒花

      【拼音名】Yān Tonɡ Huā   【来源】紫葳科姊妹树Millingtonia hortensis L. f.,以树皮、叶入药。   【生境分布】云南。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祛风止痒,驱虫解毒,祛痰止咳。主治荨麻疹,湿疹及各种皮肤过敏症,蛔虫,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