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向天蜈蚣

向天蜈蚣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向天蜈蚣


向天蜈蚣

“向天蜈蚣”在《中药大辞典》

“向天蜈蚣”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向天蜈蚣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拼音名】Xiànɡ Tiān Wú Gōnɡ

  【别名】叶顶珠、铁精草(《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田菁的根及叶。夏季采收,鲜用。

  【原形态】半灌木,高可达2~3米。茎直立,分枝,近秃净或被少数散生紧贴的毛,枝及叶轴平滑或有时有小凸点。双数羽状复叶,长15~30厘米;小叶20~30对,线状矩圆形,长8~20毫米,先端钝而有小锐尖。总状花序腋生,长3~10厘米,疏散,有花3~6朵;萼绿色,秃净,长4~5毫米,裂齿短而尖;花瓣淡黄色,长约1厘米,旗瓣有紫色斑点;雄蕊2束;子房线形,花柱内弯。荚果圆柱状条形,直或梢弯,长15~20厘米,宽约3毫米,有尖喙,种子25~30颗。花期9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原野。分布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等地。

  【化学成份】木质部含氮0.02%、灰分0.71%、戊聚糖19.41%、纤维素56.21%、木质素20.40%。韧皮纤维含氮0.27%、灰分4.03%、戊聚糖13.69%、纤维素52.48%、木质素13.10%。

  【性味】《福建民间草药》:"甘微苦,平。"

  【归经】《泉州本草)):"入心、肾、膀胱三经。"

  【功能主治】根:治下消,妇人赤白带。叶:治尿血,毒蛇咬伤。

  《福建民间草药》:"利尿清热,凉血解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附方】①治男人下消,妇女赤白带:向天蜈蚣鲜根一两,银杏十四粒,冰糖一两。水煎服。

  ②治糖尿病:向天蜈蚣鲜根五钱至一两,淮山药一两,猪小肚一个。水煎,饭前服。

  ③治尿道炎,小便尿血:向天蜈蚣鲜叶二至四两。洗净,捣烂绞汁,约一小杯,调冰糖少许炖服。

  ④治毒蛇咬伤:向天蜈蚣鲜叶二两。捣烂,绞汁,入黄酒二两,炖服;渣敷患处。(选方出《泉州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向天蜈蚣

  【出处】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拼音名】Xiànɡ Tiān Wú Gōnɡ

  【英文名】Root of Common Sesbania

  【别名】叶顶珠、铁精草、细叶木兰。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田菁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sbania cannabina(Retz.)Pers.[Aeschy nomene cannabina Retz.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田菁 一年生亚灌木状草本,高1-3m。茎直立,分枝,近秃净,嫩枝被紧贴柔毛,枝及叶轴平滑有时有小凸点。偶数羽状复叶,长15-30cm;小叶20-40对,叶片条状长圆表,长8-20mm,先端钝,有细尖,基部圆形,上面无毛,背面被紧贴疏毛;托叶早落。总状花序腋生,长3-10cm,疏散,花3-8朵;萼钟状,无毛,萼齿近三角形;花冠黄色,旗瓣扁圆形,长稍短于宽,有时具紫斑;雄蕊10,二体;子房线形,花柱内弯。荚果圆柱状条形,直或稍弯,长15-20cm,宽约3mm,有尖喙。种子多数,长圆形,绿褐色。花期9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田间路旁或潮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华东地区有栽培。

  【化学成份】1.木质部含氮0.02%、灰分0.71%、戊聚糖19.41%、纤维素56.21%、木质素20.40%。2.韧皮纤维含氮0.27%、灰分4.03%、戊聚精13.69%、纤维素52.48%、木质素13.10%。

  【性味】甘;微苦;平

  【归经】心;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利尿。主发热;目赤肿痛;小便淋痛;尿血;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解毒利尿 凉血解毒 淋痛 目赤肿痛 尿血 清热凉血 小便淋痛

向天蜈蚣


向天蜈蚣的功效 向天蜈蚣的用途 向天蜈蚣可以治疗 向天蜈蚣的用法 向天蜈蚣的用量 向天蜈蚣主要治疗 向天蜈蚣能够治疗的疾病 向天蜈蚣的用法 向天蜈蚣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蟹爪

    “蟹爪”在《中药大辞典》 “蟹爪”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蟹爪   【出处】《本草经集注》   【拼音名】Xiè Zhǎo   【来源】为方蟹科动物中华绒螯蟹的爪。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蟹"条。
  • 香槁树

    “香槁树”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香槁树”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香槁树   【别名】跌打王、香胶树   【来源】樟科香槁树Machilus grijsii Hance,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布】广东。   【性味】甘、微苦
  • 细齿叶柃

      【拼音名】Xì Chǐ Yè Lí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细齿叶柃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rya nitida Kort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细齿叶柃 灌木或小乔木,高2-3mm顶芽元毛或边缘具毛,嫩枝具棱
  • 杏树根

    “杏树根”在《中药大辞典》 “杏树根”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杏树根   【出处】《纲目》   【拼音名】Xìnɡ Shù Gēn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根。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杏仁
  • 杏仁防风

      【拼音名】Xìnɡ Rén Fánɡ Fēnɡ   【别名】山当归[四川]、马蹄防风[云南]、兔耳防风   【来源】为伞形科茴芹属植物杏仁防风Pimpinella candolleana Wight et Arn.,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挖,晒干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