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藤乌头

藤乌头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藤乌头


藤乌头

“藤乌头”在《中药大辞典》

“藤乌头”在《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中药大辞典》:藤乌头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拼音名】Ténɡ Wū Tóu

  【别名】血乌、见血封喉(《中药材品种论述》),蔓乌头(《浙江天目山药植志》),藤乌、羊角七(《药学学报》12(10):684,1965)。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瓜叶乌头的块根。7~9月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缠绕草本。块根倒圆锥形,长可达6厘米以上。蔓茎于向阳的一侧呈紫色,光滑,分枝。叶互生,宽圆卵形,长5.5~7.5厘米,宽5.5~6.5厘米;叶片掌状3深裂,中央裂片最大,梯状菱形或卵状椭圆形,顶端锐尖,侧裂片斜卵形,基部更分2浅裂,裂片边缘疏生钝齿;叶基部截形或浅心形,两面光滑无毛;叶柄长2~3厘米。花序含2~12花,小苞片条形;萼片5,蓝紫色,花瓣状,上萼片盔形,具短喙,侧萼片倒卵状宽匙形,下部萼片卵状椭圆形,除侧萼片内面疏生白色长毛外,余均光滑无毛;花瓣2,无毛,藏于盔瓣内,蜜腺体下部扩张至基部的裂口近截形,距长2毫米:雄蕊多数;心皮5,无毛或稀生微柔毛。蓇葖果长圆筒形,长1.2~1.5厘米。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生长于山坡树丛或林缘路边阴湿草丛中。分布四川、湖北、湖南、陕西、河南、江苏、浙江等地。

  【炮制】清水浸漂至略存麻味,用甘草、黑豆煎汤拌蒸或同煮透后,取出晒干。

  【性味】《浙江天目山药植志》:"辛,温,有大毒。"

  【功能主治】镇痉,降压,发汗,利尿。治腰腿痛,无名肿毒,跌打损伤,癣疮。

  ①《中药材品种论述》:"治痨伤。泡酒服治腰腿痛。"

  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镇痉,镇静。降低血压,发汗,利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分;泡酒或研末为散。外用:磨汁涂或研末调敷。

  【注意】本品毒性甚烈,不经炮制,不宜内服。

  【附方】①治无名肿毒:藤乌头以饭米汤在糙碗上磨成浆状敷患处;如已溃烂破口应留头。(《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②治跌打损伤:藤乌头五分。水煎,冲酒服;或将根用豆腐煮制后,晒干,酒炒研细粉,每次吞服二分。(《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③治癣疮:藤乌头,研末水调敷。(《中国药用植物纲要》)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藤乌头

  【出处】出自《中药材品种论述》

  【拼音名】Ténɡ Wū Tóu

  【英文名】Root of Hemsley Monkshood

  【别名】血乌、见血封喉、蔓乌头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瓜叶乌头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conitum hemsleyanum Pritz.[A.sczukinii Turcz.var.hemsleyanum Rapaics]2.Aconitum hemsleyanum Pritz.var.circinatum W.T.Wang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块根,洗净泥沙,剪去须根,切片,晒干。

  【原形态】1.瓜叶乌头多年生草本。块根圆锥形,长1.6-3cm,直径达1.6cm。茎缠绕,无毛,常带紫色,有分枝。叶互生;叶柄比叶片稍短,疏被短柔毛或几无毛;茎中部叶的叶片五角形,长6.5-12cm,宽8-13cm,基部心形,3深裂,中央深裂片梯状菱形或卵状菱形,不明显3浅裂,浅裂片具少数小裂片或卵形粗牙齿,侧深裂片斜扇形,不等2浅裂。总状花序有2-12朵花;花序轴和花梗无毛或被短柔毛;下部苞片叶状或为宽椭圆形,上部苞片线形;花梗常下垂弧状弯曲,长2.2-6cm;小苞片生花梗下部或上部,线形,无毛;花两性,两侧对称;萼片5,花瓣状,深蓝色,外面无毛,上萼片高盔形或圆筒状盔形,几无爪,高2.2.4cm,下缘长1.7-1.8cm,直或稍凹,喙不明显,侧萼片近圆形,长1.5-1.6cm;花瓣2,无毛,瓣片长约10mm,唇长5mm,距长约2mm,向后弯;雄蕊多数,无毛,花丝有2小齿或全缘;心皮5,无毛或偶有柔毛。蓇葖果长1.2-1.5cm。种子多数,三棱形,长约3mm,沿棱有狭翅及横膜翅。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2.拳距瓜叶乌头与瓜叶乌头的区别,主要是花瓣的距长4-6mm,且拳卷。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00-2200m的山地林中或灌木林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陕西、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

  2.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

  【栽培】1.瓜叶乌头 生物学特性 喜凉爽潮湿环境,性耐寒,干燥及高温条件则生育不良。宜栽于砂质壤土,以半阴处为好。

  2.栽培技术 用种子、分株繁殖。种子繁殖:播种以秋季盆播为好,冬季置于低温温室内,次春开始发芽。春播的当年不易发芽。分株繁殖:秋天花后分株,将母株所生的新块根掰下另行栽植。

  【性状】1.性状鉴别 根圆锥形,长2-5cm,直径1-2cm。表面深棕色褐色或灰棕色,皱缩不平,有须根残存。质坚硬,难折断,断面平坦,深棕色,可见五角形的环纹。

  2.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后生皮层为3-4列棕色细胞;皮层细胞7-8列,长条形或不规则形,切向排列,其间有多数石细胞。形成层在根的上段呈四边形,中段、下段均为五角形。木质部束中导管1-3列,呈径向或V字形,排列紧密。

  3.粉末特征:①石细胞椭圆形、类圆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长40-120μm,直径23-60μm,壁较厚,纹孔及孔沟明显,少数可见纹理。②淀粉粒单粒类圆形或长圆形,直径4-6μm,脐点呈点状,有的不明显;复粒由2-4分粒组成。

  【化学成份】瓜叶乌头根含乌头碱(aconitine),3-乙酰乌头碱(3-acetylaconitine),8-去乙酰滇乌碱(8-deacetylyunaconitine),瓜叶乌头乙素即滇乌碱(yunaconitine),瓜叶乌头甲素(guayewuanine A),瓜叶乌头丙素。

  【鉴别】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约1g,加10%氨溶液1ml,乙醚10ml,冷浸24h,滤过。滤液挥干,残渣用二氯甲烷洗入1ml容量瓶中定容,作为样品溶液。另取滇乌碱、塔拉乌头胺制成各1mg/1mg的二氯甲烷溶液作为对照溶液。在高效硅胶GF254薄层板上点样品和对照品溶液各3μl,以环已烷-乙酸乙酯-二乙胺(8:1:1)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碘化铋钾、碘化钾碘试液的等容量混合液显色,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炮制】清水浸漂至略存麻昧,用甘草、黑豆煎汤拌蒸或同煮透后,取出晒干。

  【性味】辛;苦;热;有毒

  【归经】肝;肺;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关节疼痛;腰腿痛;跌打损伤;无名肿毒;癣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9-1.5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调敷。

  【注意】未经炮制,不宜内服。

  【附方】①治无名肿毒:藤乌头以饭米汤在糙碗上磨成浆状敷患处;如已溃烂被口应留头。(《浙江天目山药植志》)②治跌打损伤:藤乌头五分。水煎,冲酒服;或将根用豆腐煮制后,晒干,酒炒研细粉,每次吞服二分。(《浙江天目山药植志》)③治癣疮:藤乌头,研末水调敷,(《中国药用植物纲要》)

  【各家论述】1.《中药材品种论述》:治痨伤。泡酒服治腰腿痛。

  2.《浙江天目山药植志》:镇痉,镇静。降低血压,发汗,利尿。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治疗疾病: 发汗 风湿关节疼痛 关节疼痛 降压 痨伤 无名肿毒 癣疮 腰腿痛 镇痉 镇静

藤乌头


藤乌头的功效 藤乌头的用途 藤乌头可以治疗 藤乌头的用法 藤乌头的用量 藤乌头主要治疗 藤乌头能够治疗的疾病 藤乌头的用法 藤乌头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鼍肉

    “鼍肉”在《中药大辞典》 “鼍肉”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鼍肉   【出处】《别录》   【拼音名】Tuó Ròu   【来源】为鼍科动物扬子鳄的肉。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鼍甲"条。
  • 团花

      【拼音名】Tuán Huā   【别名】黄梁木   【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大叶黄梁木的树皮、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thocephalus chinensis (lam.) Rich.ex Walp.[xephalanthus chinensis lam]  
  • 天脚板

    “天脚板”在《中药大辞典》 “天脚板”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天脚板   【出处】《峨嵋药植》   【拼音名】Tiān Jiǎo Bǎn   【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桃叶珊瑚的叶。   【原形态】桃叶珊瑚(《汝南圃史》),又名:植楠树
  • 藤三七

    “藤三七”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藤三七”在《中药大辞典》 “藤三七”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藤三七   【拼音名】Ténɡ Sān Qī   【别名】藤子三七   【来源】落葵科藤三七Boussingaultia
  • 糖荠

      【别名】浅波缘糖荠、小花糖荠、苦葶苈[山东]、筛子底   【来源】十字花科糖荠属植物桂竹香糖荠Erysimum cheiranthoides L.,以全草或种子入药。花盛期割取全草,晒干。或于果实近成熟时,割下全草,晒干,将种子打落,去杂质,取净种子入药。   【性味】辛、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