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石刷把

石刷把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石刷把


石刷把

“石刷把”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石刷把”在《中药大辞典》

“石刷把”在《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刷把

  【拼音名】Shí Shuā Bǎ

  【别名】松叶兰、铁刷把、石龙须、铁扫帚

  【来源】蕨类松叶兰属植物松叶蕨Psilotum nudum Griseb.,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晒干。

  【性味】甘、辛,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利关节,活血通经。用于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坐骨神经痛,经闭

  【用法用量】3~5钱,水煎或浸酒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石刷把

  【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拼音名】Shí Shuā Bǎ

  【别名】松叶兰(《植物名汇》),铁石松(《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铁刷把(《四川中药志》),石寄生(《泉州本草》),龙须草、竹寄生(《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松叶蕨科植物松叶蕨的全草。8~9月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纤细草本,高15~80厘米。茎丛生,下部不分枝,上部多次两歧分枝;分枝平滑,有三棱,密生椭圆形极细的小白点。叶退化为细小的鳞片,卵状披针形或卵形,疏生于枝条棱角上,呈2~3裂,革质;孢子叶与营养叶同大,有2个深而尖锐的裂齿。孢子囊球形,3室,纵裂;孢子肾形。

  【生境分布】生于岩石缝中或树干上。分布云南、四川、湖南、贵州、广东、浙江、台湾等地。

  【化学成份】嫩枝中含松叶蕨甙。

  【性味】甘辛,温。

  ①《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涩,无毒。"

  ②《泉州本草》:"甘辛,微温。"

  【归经】《泉州本草》:"入心、肝、胃经。"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祛风湿。治风湿痹痛,妇女经闭,吐血及跌打损伤。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油火烟熏所致之咳嗽。"

  ②《四川中药志》:"通经活血。治跌打损伤,伤后出血,风湿麻木及骨痛。"

  ③《泉州本草》:"活血通经,逐血破瘀,祛风湿,利关节。治关节痛风,反胃呕吐,妇人经闭。"

  ④《广西药植名录》:"强筋骨。治久痢。"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研末或浸酒。

  【附方】①治关节风湿:松叶兰干全草一两。浸酒一斤,多次分服,每天早晚各一次。(《泉州本草》)

  ②治妇人经闭:松叶兰为末,调酒服,每次一钱。(《泉州本草》)

  ③治吐血:石刷把二两。炖猪心肺服。

  ④治劳力内伤:石刷把、冰糖、猪心子。蒸服。

  ⑤治跌打损伤:石刷把、大血藤、见血飞、八爪金龙。泡酒服。(③方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石刷把

  【出处】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拼音名】Shí Shuā Bǎ

  【英文名】Herb of Nude Fern, Herb of Whixh Plant

  【别名】松叶兰、铁石松、铁刷把、石寄生、龙须草、竹寄生、羊须、岩松、石龙须、铁扫帚、岩扫帚

  【来源】药材基源:为松叶蕨科植物松叶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silotum nudum(L.) Griseb.[Lycopodium nudum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松叶蕨,多年生纤细草本,高15-80cm。茎丛生,下部不分枝,上部多次两歧分枝;分枝平滑,有三棱,密生椭圆形极细的小白点。叶退化为细小的鳞片,卵状披针形或卵形,疏生于枝条棱角上,呈2-3裂,革质;孢子叶与营养叶同大,有2个深而尖锐的裂齿。孢子囊球形,3室,纵裂;孢子肾形。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上岩石裂缝中或附生于树干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华南及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南等地。

  【性状】1. 性状鉴别 全草呈绿色。茎二叉分枝,干后扁缩,具棱,直径2-3mm。叶极小,三角形;孢子叶阔卵形,二叉。孢子囊生于叶腋,球形,乳白色,纵裂为三瓣。气微,味淡、微辛。以色绿、完整者为佳。

  2.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类长圆形,外被角质层。皮层宽广。中柱为星状中柱。孢子特征:极面观长椭圆形,赤道面观椭圆形(32.5-41)39μm×62.4(59.8-72.8)μm,具细长单裂缝,外壁厚3.9-6.5μm,具不规则穴状纹饰,周壁为一薄膜。

  【化学成份】全草含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芹菜素-7-O-鼠李葡萄糖甙(apigenin-7-O-rhamnoglucoside),芹菜素碳糖甙(apigenin-C-glycoside),穗花杉双黄酮-7,4',4"'-三-O-β-D-吡喃葡萄糖甙(amentoflavone-7,4',4"'-tri-O-β-D-glucopyranoside),穗花杉双黄酮-4,4"'-二-O-β-D-吡喃葡萄糖甙(amentoflavone-4,4"'-di-O-β-D-glucopyranoside),6,8-二-C-葡萄糖基芹菜素(vicenin-Ⅱ),赤霉素(gibberellin)A36,松叶蕨甙(psilotin),3'-羟基松叶蕨甙(3'-hydrocypsilotin),松叶蕨酸(psilotic acid)。

  【性味】甘;辛;温;无毒;涩

  【归经】心;肝;胃经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通经;祛风除湿。主风湿痹痛;妇女经闭;吐血;跌打损伤;风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1.《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油火烟熏所致之咳嗽。

  2.《四川中药志》:通经活血。治跌打损伤,伤后出血,风湿麻木及骨痛。

  3.《泉州本草》:活血通经,逐血破瘀,祛风湿,利关节。治关节痛风,反胃呕吐,妇人经闭。

  4.《广西药植名录》:强筋骨,治久痢。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治疗疾病: 反胃 反胃呕吐 风湿关节痛 风湿麻木 风疹 妇女经闭 妇人经闭 活血通经 活血止血 经闭 久痢 利关节 麻木 呕吐 破瘀 强筋 强筋骨 神经痛 痛风 通经活血 坐骨神经痛

石刷把


石刷把的功效 石刷把的用途 石刷把可以治疗 石刷把的用法 石刷把的用量 石刷把主要治疗 石刷把能够治疗的疾病 石刷把的用法 石刷把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四棱通

      【别名】钩藤、双钩藤、大通气、倒挂金钩、越南钩藤   【来源】茜草科四棱通Uncaria tonkinensis Havil.,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云南。   【性味】涩、甘,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平肝,息风镇痉,活血通经。主治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坐骨神
  • 省沽油

    “省沽油”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省沽油”在《中药大辞典》 “省沽油”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省沽油   【拼音名】Shěnɡ Gū Yóu   【别名】水条   【来源】省沽油科省沽油Staphylea buma
  • 山慈菇叶

      【出处】出自《证类本草》   【拼音名】Shān Cí Gu Yè   【英文名】leaf of Appendiculate cremastra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杜鹃兰或独蒜兰等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remastra appendiculat
  • 菘菜

    “菘菜”在《中药大辞典》 “菘菜”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菘菜   【出处】《本草经集注》   【拼音名】Sōnɡ Cài   【别名】白菜(《饮膳正要》),夏菘(《农政全书》),小白菜、江门白菜(《广州植物志》),油白菜(《苏
  • 苏铁

      【拼音名】Sū Tiě   【别名】铁树、凤尾棕、凤尾蕉、梭罗花、铁甲松、金边凤尾   【来源】苏铁科苏铁属植物苏铁Cycans revoluta Thunb.,以叶、根、花及种子入药。四季可采根、叶,夏季采花,秋冬采种子,晒干。   【性味】甘,淡,平。有小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