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三叉凤尾蕨

三叉凤尾蕨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三叉凤尾蕨


三叉凤尾蕨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拼音名】Sān Chā Fènɡ Wěi Jué

  【英文名】all-grass of Wallich's Brake

  【别名】老泻风、凤尾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蕨科植物西南凤尾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is wallichiana Agard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陆生蕨类植物,植株高可达2m。根茎长,横走,先端有卵状披针形鳞片。叶纸质,近生,一型;叶柄长60-120cm,红褐色,粗大如指,腹面扁平,有浅纵沟;先端三叉状,中间1枚最大,有1个二回羽裂的羽片,两侧再分叉各具1个二回羽裂的裂片;中间羽片椭圆形,长55-70cm,宽22-30cm,先端尾状,单数二回羽状分裂;羽片约20对,互生或近对生,线状披针形,先端尖或呈尾状,羽状深裂,长14-16cm,宽2.5-3cm;裂片20-25对,镰形,边缘不育处有小钝齿,背面黄棕色节状短毛;叶脉羽状,侧脉二叉状,沿小羽轴两侧形成1行狭长网眼。孢子囊群线形,沿裂片近中部的叶缘分布;囊群盖同形,全缘,膜质,黄棕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2000m的林下沟谷或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份】根茎含蕨素(pterosin)B、C,β-谷甾醇棕榈酸酯(β-sitosteryl palmitate)、β-谷甾醇(β-sitosterol)。

  地上部分含异蕨甙 (isopteroside)C、D,蕨甙(pteroside)D、Q,1R,2R,3R-1,3-二羟基-2,5,7-三甲基-6羟乙基-茚满烷-1-O-β-D-葡萄糖甙(1R,2R,3R-1,3-dihydroxy-2,5,7-trimethyl-6-hydroxyethyl-indane-1-O-β-D-glucoside)和3-羟基-6-羟甲基-2,5,7-三甲基-1-茚满酮(3-hydroxy-6-hydroxymethyl-2,5,7-trimethylindan-1-one)。

  【性味】微苦;涩;凉

  【归经】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止痢;定惊;止血。主痢疾;小儿惊风;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微苦、涩,性凉。有清热止血的功能。用于痢疾、惊风及外伤出血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定惊 惊风 小儿惊风 止痢


三叉凤尾蕨的功效 三叉凤尾蕨的用途 三叉凤尾蕨可以治疗 三叉凤尾蕨的用法 三叉凤尾蕨的用量 三叉凤尾蕨主要治疗 三叉凤尾蕨能够治疗的疾病 三叉凤尾蕨的用法 三叉凤尾蕨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鳝鱼骨

    “鳝鱼骨”在《中药大辞典》 “鳝鱼骨”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鳝鱼骨   【出处】《本经逢原》   【拼音名】Shàn Yú Gǔ   【别名】鳝骨(《医林纂要》)。   【来源】为鳝科动物黄鳝的骨骼。  
  • 少花腰骨藤

      【别名】红杜仲   【来源】夹竹桃科少花腰骨藤Ichnocarpus oliganthus Tsiang,以树皮入药。   【生境分布】广东、广西。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主治筋骨疼痛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深山黄堇

    “深山黄堇”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深山黄堇”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深山黄堇   【拼音名】Shēn Shān Huánɡ Jǐn   【别名】野芹菜、岩黄连   【来源】罂粟科深山黄堇Corydalis pallida
  • 水蛇皮

    “水蛇皮”在《中药大辞典》 “水蛇皮”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水蛇皮   【出处】《纲目》   【拼音名】Shuǐ Shé Pí   【来源】为游蛇科动物水蛇的皮。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水蛇&qu
  • 鼠肾

    “鼠肾”在《中药大辞典》 “鼠肾”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鼠肾   【出处】《医林纂要》   【拼音名】Shǔ Shèn   【别名】鼠印(《岣嵝神书》)。   【来源】为鼠科动物褐家鼠、黑家鼠等雄鼠的睾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