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糯米藤

糯米藤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糯米藤


糯米藤

“糯米藤”在《中药大辞典》

“糯米藤”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糯米藤

  【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拼音名】Nuò Mǐ Ténɡ

  【别名】捆仙绳(《天宝本草》),糯米菜(《峨嵋药植》),糯米草、米浆藤(《贵州民间方药集》),生扯拢、筲箕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铁箍蔓草(《贵阳民间药草》),玄麻根(《四川中药志》),红米藤、红饭藤(《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雾水葛、自消散、铁节草(《广西中草药》),小铁箍、小粘药、红头带(《云南中草药》),红石薯、猪仔菜、贯线草(《福建中草药》),土加藤(《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荨麻科植物糯米团的带根全草。全年可采。

  【原形态】糯米团,又名:蔓薴麻。

  多年生草本,直立或斜倾,或下部卧地而顶部上伸,通常有刚毛。主根粗肥,圆锥形。叶对生,卵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5~7厘米,宽1~2厘米,先端钝尖或渐尖,基部圆形至近心形,全缘,基脉3出,网脉在叶背者明显,有刚毛,上面粗糙,或有刚毛;无柄或有短柄;托叶阔卵形。花小,单性,雌雄同株,簇生于叶腋,黄绿色;雄花被裂片3~5,在蕾中镊合状排列,裂片急内弯,背部有横折,形成一环,环上有刚毛,雄蕊5;雌花花萼筒状,柱头钻形,瘦果阔卵形,先端尖,纵棱突起,黑色,光滑。花期7~8月。

  【生境分布】生于溪谷林下阴湿处,山麓水沟边。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产于四川、贵州、浙江等地。

  【性状】干燥带根全草,根粗壮,肉质,圆锥形,有支根;表面浅红棕色;不易折断,断面略粗糙,呈浅棕黄色。茎黄褐色。叶多破碎,暗绿色,粗糙有毛。气微、味淡。

  【性味】甘苦,凉。

  ①《贵阳民间药草》:"酸辛,寒,无毒。"

  ②《四川中药产》:"性平,味淡,无毒。"

  ③《福建中草药》:"甘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健脾,止血。治疗疮,痈肿,瘰疬,痢疾,妇女白带,小儿疳积,吐血,外伤出血。

  ①《天宝本草》:"治跌打伤,痒疬,诸疮痈疽发背。"

  ②《峨嵋药植》:"根:捣烂,敷治刀枪伤。"

  ③《贵州民间方药檠》:"补虚,催乳。"

  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增血液,健脾胃,固中养血。炖肉内服治心脏衰弱。"

  ⑤《四川中药志》:"健脾补肾。治乳炎及小儿疳积。"

  ⑥《贵州草药》:"清热解毒,健脾消积,止血。治疔疮,九子疡,小儿食积胀满,外伤出血。"

  ⑦《云南中草药》:"接骨生肌,消炎止泻。治痢疾,痛经。"

  ⑧《福建中草药》;"清热凉血,消肿解毒。治吐血,湿热白带,对口疮,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鲜者1~3两);或炖肉。外用:捣敷。

  【附方】①治湿热白带:鲜蔓薴麻全草一至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②治小儿积食胀满:糯米藤根一两,煨水服。(《贵州草药》)

  ③治血管神经性水肿:糯米团鲜根,加食盐捣烂外敷局部,四至六小时换药一次。(《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④治痈疮脓肿:雾水葛适量捣烂,初起者加食盐少许调敷;已成脓者加黄糖调敷。(《广西中草药》)

  ⑤治下肢慢性溃疡:雾水葛、三角泡、桉树叶各适量。捣烂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⑥治对口疮:鲜蔓薴麻叶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⑦治痢疾,痛经:糯米草二至三钱,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糯米藤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方药集》

  【拼音名】Nuò Mǐ Ténɡ

  【别名】捆仙绳、糯米莱、糯米草、米浆藤、生扯拢、筲箕藤、铁箍蔓草、玄麻根、红米藤、红饭藤、雾水葛、自消散、铁节草、土加藤、蔓苎麻根、红石薯、猪仔菜、贯线草、小铁箍、小粘药、红头带、九股牛、小拔毒散、意心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糯米团的带根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nostegia hirta(Bl.)Miq.[Urtica hirtaBl.;Memorialis hirta(Bl.)Wedd.]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基部伏卧,长达1m左右,通常分枝,有短柔毛。叶对生;有短柄或无柄;叶片狭卵形、披针形或卵形,长3-11.5cm,宽1.2-2.5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浅心形,全缘,无毛或疏生短毛,上面稍粗糙;基生脉3条。花小,单性雌雄同株,簇生于叶腋,淡绿色;雄花有细柄,花蕾近陀螺形,上面截形,花被片5,长约2mm,雄蕊5,对生;雌花近无梗,花被结合成筒形,上缘被白色短毛,内有雌蕊1,柱头丝状,脱落性。瘦果卵形,长约1mm,先端尖锐,暗绿或黑色,有光泽,约有10条细纵肋。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溪谷林下阴湿处,山麓水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河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对气候、土壤适应性较强,土壤以较湿润、肥沃的夹砂土较好。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四川地区于3~4月播种。整地后,开1.3m宽的畦,按行株距各约26cm开穴,深约7cm,要穴大底平。施人畜粪水后,每1hm2用种子7.5kg,与草木灰、人畜粪水拌匀撒穴里。

  田间管理 苗高7~10cm时匀苗、补苗,每穴有苗4~5株,并除草、追肥1次。在6月、8月、11月各再中除、追肥1次。以后每年出苗时和5月、11月各中除、追肥1次。肥料春夏以人畜粪水为主,冬季施土杂肥。

  【性状】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干燥带根全草,根粗壮,肉质,圆锥形,有支根;表面浅红棕色;不易折断,断面略粗糙,呈浅棕黄色。茎黄褐色。叶多破碎,暗绿色,粗糙有毛,润湿展平后,3条基脉明显,背面网脉明显。有时可见簇生的花或瘦果,果实卵形,顶端尖,约具10条细纵棱。气微,味淡。

  【性味】甘;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健脾消积;利湿消肿;散瘀止血。主乳痈;肿毒;痢疾;消化不良;食积腹痛;甙积;带下;水肿;小便不利;痛经;跌打损伤;咳血;吐血;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捣敷。

  【附方】①洽湿热白带:鲜蔓芋麻全草一至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②治小儿积食胀满:糯米藤根一两,煨水服,(《贵州草药》)③治血管神经性水肿:糯米团鲜根,加食盐捣烂外敷局部,四至六小时换药一次。(《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④治痈疮脓肿:雾水葛适量捣烂,初起者加食盐少许调敷;已成脓者加黄糖调敷。(《广西中草药》)⑤治下肢慢性溃疡:雾水葛、三角泡、按树叶各适量,捣烂敷患处。(《广西中草药》)⑥治对口疮:鲜蔓芋麻叶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⑦治痢疾,痛经:糯米草二至三钱,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各家论述】1.《天宝本草》:治跌打伤,痒疬,诸疮痈疽发背。

  2.《峨嵋药植》:根:捣烂,敷洽刀枪伤。

  3.《贵州民间方药集》补虚,催乳。

  4.《民间常用单药汇编》增血液,健脾胃,固中养血。炖肉内服治心脏衰弱。

  5.《四川中药志》健脾补肾。治乳炎及小儿疳积。

  6.《贵州草药》:清热解毒,健脾消积,止血,治疗疮,九子疡,小儿食积胀满,外伤出血。

  7.《云南中草药》接骨生肌,消炎止泻。治痢疾,痛经。

  8.《福建中草药》清热凉血,消肿解毒。治吐血,湿热白带,对口疮,跌打肿痛。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补肾 补虚 疮痈 催乳 刀枪伤 跌打伤 跌打肿痛 发背 妇女白带 健脾胃 健脾消积 接骨 接骨生肌 咳血 口疮 疗疮 利湿消肿 清热凉血 乳痈 散瘀止血 生肌 食积 食积腹痛 食积胀满 痛经 小儿疳积 小儿食积 消积 消肿解毒 养血 痈疽发背 胀满 止泻


糯米藤的功效 糯米藤的用途 糯米藤可以治疗 糯米藤的用法 糯米藤的用量 糯米藤主要治疗 糯米藤能够治疗的疾病 糯米藤的用法 糯米藤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南蛇藤根

    “南蛇藤根”在《中药大辞典》 “南蛇藤根”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南蛇藤根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拼音名】Nán Shé Ténɡ Gēn   【来源】为卫矛种植物南蛇藤的根,8~10月采,洗净
  • 南方露珠草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拼音名】Nán Fānɡ Lù Zhū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South Circaea   【别名】拐子菜、辣椒七、白辣蓼草、假蛇床子、白洋漆药、野牛夕、红节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
  • 尿桶弓

    “尿桶弓”在《中药大辞典》 “尿桶弓”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尿桶弓   【出处】《陆川本草》   【拼音名】Niào Tǒnɡ Gōnɡ   【别名】水肿木、火汤木、山木香(《广西药植名录》),羊角、黑汉豆、三角果(《南方主要
  • 南烛子

    “南烛子”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南烛子”在《中药大辞典》 “南烛子”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南烛子   【拼音名】Nán Zhú Zǐ   【别名】南烛   【来源】杜鹃花科乌饭树属植物乌饭树Vacci
  • 脓见愁

    “脓见愁”在《中药大辞典》 “脓见愁”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脓见愁   【出处】《广西中草药》   【拼音名】Nónɡ Jiàn Chóu   【别名】黄花母、黄花雾、黄花草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