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牛奶树子

牛奶树子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牛奶树子


牛奶树子

“牛奶树子”在《中药大辞典》

“牛奶树子”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牛奶树子

  【出处】《岭南采药录》

  【拼音名】Niú Nǎi Shù Zǐ

  【来源】为桑种植物对叶榕的果实。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收。

  【性味】《岭南采药录》:"味酸,性寒。"

  【功能主治】《岭南采药录》:"治腋疮,捣其子及叶敷之。"

  【用法用量】外用:捣烂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牛奶树子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拼音名】Niú Nǎi Shù Zǐ

  【别名】牛奶子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对叶榕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hispida L.f.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3-5m。全株具乳汁;幼枝被刚毛,中空。单叶通常对生;叶柄长1-4.5cm,被短粗毛;托叶2枚,阔披针形,长约1.5cm,在无叶和生榕果枝上,常4枚合生成环状,早落;叶片革质或纸质,卵状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6-20cm,宽4-12cm,先端短尖或尾尖,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线或有不规则细锯齿,两面被短刚毛,下面较密。隐头花序,花序托(榕果)成对着生于叶腋或簇生于树干上和无叶的枝上,倒卵形、陀螺形式近梨形,成熟后黄色,直径1.3-3cm,具柄,密生短硬毛,顶端略有脐状突起,中部以下常散生数枚苞片,基生苞片3枚;雄花、瘿花多数着生于花序托内壁的顶部,花被片3,雄蕊1;瘿花无明显花被,花柱近顶生;雌花无花被,花柱侧生,被毛。瘦果卵形。花期6一7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旷地、山谷以及低海拔的疏林中或水旁堤边潮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及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果实扁球形或近陀螺形,直径1-2.5cm,先端有圆形突起,表面深黄棕色,剖开后内含多数瘦果。瘦果长圆形,长约2mm,表面暗红色,光滑。气微,味微甜。

  【性味】酸;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肺热咳嗽;痔疮便血;腋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岭南采药录》:治腋疮,捣其子及叶敷之。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肺热咳嗽


牛奶树子的功效 牛奶树子的用途 牛奶树子可以治疗 牛奶树子的用法 牛奶树子的用量 牛奶树子主要治疗 牛奶树子能够治疗的疾病 牛奶树子的用法 牛奶树子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扭筋草

    “扭筋草”在《中药大辞典》 “扭筋草”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扭筋草   【出处】《湖南药物志》   【拼音名】Niǔ Jīn Cǎo   【别名】老鸦酸   【来源】为酢浆草科植物紧密酢浆草的全草。春末夏初采收,晒干。   
  • 泥鳅

    “泥鳅”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泥鳅”在《中药大辞典》 “泥鳅”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泥鳅   【拼音名】Ní Qiū   【别名】鱼鳅   【来源】鳅科动物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
  • 牛耳枫

      【拼音名】Niú ěr Fēnɡ   【别名】老虎耳、南岭虎皮楠   【来源】交让木科交让木属植物牛耳枫Daphniphyllum calycinum Benth.,以根、叶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辛、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
  • 牛筋草

    “牛筋草”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牛筋草”在《中药大辞典》 “牛筋草”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筋草   【拼音名】Niú Jīn Cǎo   【别名】蟋蟀草、路边草、鸭脚草、蹲倒驴、牛顿草、千人踏   【来源】为
  • 楠材

      【出处】楠木一名,最早见于《肘后方》,梁《别录》称楠材,唐《本草拾遗》称"楠木枝叶"。明《纲目》曰:"楠木生南方,而黔、蜀诸山尤多。其树直上,童童若幢盖之状,枝叶不相碍,茂似豫章,而大如牛耳,一头尖,经岁不调,新陈相换。其花赤黄色,实似丁香,色青,不可食。干甚端伟,高者十余丈,巨者数十围,气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