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马尾连

马尾连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马尾连


马尾连

“马尾连”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马尾连”在《中药大辞典》

“马尾连”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尾连

  【拼音名】Mǎ Wěi Lián

  【别名】马尾黄连

  【来源】为毛茛科唐松草属植物多叶唐松草Thalictrum foliolosum DC. 及高原唐松草T.cultratum Wall.[T. deciternatum Boiv],以根部入药。春、秋季将根挖出,剪去地上茎叶,洗去泥土,晒干。

  【原形态】1、多叶唐松草:多年生草本,植株全部无毛。地下有横走根状茎,生许多条细长的根,均黄色。茎高90~150厘米,上部有长分枝。茎中部叶为三回三出或近羽状复叶;叶片长达28厘米,小叶草质,卵形、宽卵形或近圆形,长1~2.5厘米,宽0.5~1.5厘米,不明显3浅裂,有疏圆齿,脉几不隆起。9~10月开花,花序圆锥状,多分枝;花梗细,长0.7~1.5厘米;花直径约7毫米;萼片4,花瓣状,白色或带淡黄色,早落,椭圆形,长3~4.5毫米;无花瓣;雄蕊多数,长6~7毫米,花药顶端有短尖,花丝丝状;心皮4~6,柱头条形,有窄翅。瘦果纺锤形,长3毫米。

  生于草坡或灌木丛中。分布于四川西南部和云南等地。

  2、高原唐松草:似上种。为多年生草本。地下生许多条细长的根,断面黄色。茎生叶为二回以上三出复叶,小叶质地较厚,下面被较浓的白粉,叶脉明显而隆起。花丝丝状,花柱短长方形。

  分布于甘肃南部、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

  【栽培】喜凉爽湿润环境,稍耐寒。宜肥沃的砂质壤土或腐植质壤土栽培。种子和分根繁殖。育苗于春分到清明间,条播或撒播,覆土2~3分,每亩播种量1.5斤。苗高2寸左右定植。分根繁殖。于春分前后按行株距1.5×1尺挖穴栽种。

  【化学成份】根部含小檗碱及其他生物碱。

  【药理作用】抑菌试验:马尾连水煎剂对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肠炎,痢疾,黄疸,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1~3钱;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备注】1、我国各地称马尾黄连的植物,大都系毛莨科唐松草属植物。鉴别是否可作马尾黄连入药的重要标准是:根黄色,味苦,化学分析应含有一定量的小蘖碱。除上述两种外,常见的尚有如下几种:

  ①昭通唐松草Thalictrum chaotungense W. T. Wang et S. H. Wang 根黄色;小叶稍大,长在1厘米以上,茎及叶均被毛;花序为具少数花的单歧聚伞花序;柱头三角形。分布于云南东北,当地作马尾黄连并大量收购。

  ②滇川唐松草Thalictrum finetii Boiv 茎生叶为二回以上的三出复叶,小叶小,下面被毛;瘦果扁,腹面具窄翅。分布于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

  ③贝加尔唐松草Thalictrum baicalense Turcz 小叶较大,长2.5~4厘米;雄蕊约10个;瘦果近球形,具0.2毫米长的短柄;根含小檗碱。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陕西、内蒙、甘肃、青海、河南等省区。

  此外偏翅唐松草Thalictrum delavayi Franch.[T. dipterocarpum Franch.](四川西昌专区);毛发唐松草Thalictrum trichopus Franchi(四川会东);长柱唐松草Thalictrum baicalense Turcz. var. megalostigma Boiv(四川诺尔盖);大叶唐松草Thalictrum faberi Ulbr.(浙江天台);华东唐松草Thalictrum fortunei S. Moore(安徽歙县);花唐松草thalictrum petaloideum L.(宁夏)等在不同地区也有作马尾黄连使用者。

  花唐松草中生物碱为唐松草辛敏碱(thalisimine)及脱氢唐松草辛敏碱(dehydro-thalisimine)此二物无论在炎症渗出期或水肿消除期(大白鼠脚爪注射福尔马林)均表现抗炎作用,对于除去肾上腺的大白鼠,亦有抗炎作用,其效价为水杨酸钠的4倍,为氨基比例的2倍,此外,对大白鼠能提高其痛阈。

  2、粗果唐松草Thalictrum dasycarpum Fisch. et Lal.据文献报道,含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为唐松草卡品碱(thalicarpine)、唐松草达辛碱(thalidasine)及唐松草呋提丁碱(thalifoetidine),具有抗癌作用,对瓦克癌有显著作用。唐松草卡品碱对猫具有短暂的降压作用和弱的肾上腺素样活性。

  3、由外卷唐松草Thalictrum revolutum DC.根的浸出液中所分离得到的一生物碱部分,对麻醉的狗、猫及兔具有强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并对离体的兔肠具有镇痉作用。

  4、唐松草属植物某些品种的根与根状茎除含小檗碱外,尚含有唐松草碱(thalictrine,C20H27O4N),药根碱(jatrorrhizine)及掌叶防己碱(palmatine)等。

  5、唐松草属植物所含的生物碱(特别是叔胺类生物碱),据文献报道对心血管系统和平滑肌具有作用。国产此属植物的资源非常丰富,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6、同属植物小唐松草Thalictrum minus L.含黄酮类物质为:木槿花素(saponaretin即牡荆素(vitexin,C15H14O7或C21H22O10)为5,7,4'三羟基黄酮-6-C-β-D-吡喃葡糖甙、荭草素(orientin为5,7,3',4'-四羟基黄酮-8-C-β-D-吡喃葡糖甙)、异荭草素(iso orientin为5,7,3',4'四羟基-6-β-D-吡喃葡糖甙及芦丁)。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马尾连

  【出处】《纲目拾遗》

  【拼音名】Mǎ Wěi Lián

  【别名】马尾黄连(《中药志》),金丝黄连(《四川中药志》),草黄连(《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多叶唐松草、贝加尔唐松草等的根茎及根。9~11月至次年1~2月采挖;挖出后抖去泥沙,剪除茎苗,晒干。

  【原形态】①多叶唐松草,又名:多叶白蓬草。

  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有时可达1米以上,全体光滑无毛。根粗大,根茎横向生长,常木质化,褐色。茎直立,具纵纹。叶为3回3出羽状复叶,基部叶具柄,上部叶无柄,小叶具长柄;小叶卵形至近圆形,长1~3厘米,宽1~2厘米,略呈3裂,具疏圆齿,齿端具小尖头,基部圆形或浅心形。圆锥花序近伞房状,分枝极多,花序上具叶;苞片线形,长约2毫米,小苞片锥尖;小花柄纤细,长0.6~1.5厘米;花杂性,直径0.6~1厘米;萼片4,白色、浅黄色或浅紫色;椭圆形,具3条突起纵肋,早落;无花瓣;雄蕊12~15,花丝长3~4.5毫米,花药线形,长约3毫米,先端具小尖头;雌蕊4~6枚,花柱不显著,住头细长而弯曲。瘦果纺锤形,稍扁,长约3毫米,纵肋8。花期8~10月。

  生于山林、山沟或山路边。分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②贝加尔唐松草

  多年生草本,无毛。茎高50~120厘米。根茎短,长约2~6厘米,径5~12毫米,须根丛生。3回3出复叶;小叶宽倒卵形、宽菱形,有时宽心形,长1.8~4厘米,宽1.2~5厘米。3浅裂,裂片具粗牙齿,脉下面隆起;叶轴基部扩大呈耳状,抱茎,膜质,边缘分裂呈罐状。复单歧聚伞花序近圆锥状,长5~10厘米;花直径约6毫米;萼片椭圆形或卵形,长2~3毫米;无花瓣;雄蕊10~20,花丝倒披针状条形;心皮3~5,柱头近球形。瘦果具短柄,圆球状倒卵形,两面膨胀,长2.5~3毫米;果皮暗褐色,木质化。

  生于山地林下或湿润草坡。分布在甘肃、青海、陕西、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和东北。

  【生境分布】主产四川、青海、河北等地。

  【性状】干燥根茎上端有多数芦头,每个芦头粗约4毫米,其上残留茎苗痕迹,并常包有鳞叶薄片。根茎长形,外表棕褐色;腹面密生成束的须根,形如马尾;须根长13~25厘米,粗2~3毫米,外表红黄色或金黄色,有光泽,具纵向细纹,老栓皮及皮层往往呈环节状脱落,尚未剥落者,以手搓之即脱。体轻,质脆易断。根茎断面外圈棕褐色,内有黄色的木质心;须根断面深黄色,外表为一薄层金黄色的外皮。气微,味微苦。以根条均匀、色金黄者为佳。

  【性味】①《纲目拾遗》:"性寒,味苦。"

  ②《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苦,无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心、肝、胆、大肠四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解毒。治痢疾,肠炎,传染性肝炎,感冒,麻疹,痈肿疮疖,结膜炎。

  ①《纲目抬遗》:"去皮里膜外及筋络之邪热、小儿伤风及痘科用。"

  ②《西藏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祛风凉血,消炎止痢。治结膜炎,传染性肝炎,痈肿疮疖,痢疾。叶、花治关节炎。"

  ③《新疆中草药手册):"清热燥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研末调敷。

  【附方】①治小儿伤风发热及麻疹将出:马尾黄连、蝉蜕、菊花、大力子、防风、薄荷、甘草,煎汤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痢疾,肠炎:马尾黄连九钱,木香三钱。共为细末。每次一至二钱,一日三次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③治湿热呕吐:马尾连一钱半,吴茱萸四分,煎服。(《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④治热病烦渴:马尾连、焦山栀各三钱,煎服。(《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⑤治口舌生疮,结膜炎,扁桃体炎:马尾黄连三钱,黄芩二钱,刺黄柏三钱,栀子三钱,牛蒡子二钱,连翘五钱,甘草二钱。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⑥治红肿疮痈:马尾黄连二钱,水煎服及研末外撒或制成软膏外用。(《云南中草药》)

  ⑦治渗出性皮炎:马尾黄连适量,焙干研末,撒患处。或与松花粉各等分同用。如撒后患处于燥起裂,可用香油调敷。(《新疆中草药手册》)

  ⑧治脚癣:马尾黄连五钱,黄柏一两,新鲜猪胆汁一个,冰片三分。先将马尾黄连、黄柏水煎成糊状,去渣,再下猪胆汁,微火煎1~2分钟,离火,待温加冰片搅匀,每晚擦患处。(《新疆中草药手册》)

  【备注】此外,同属植物香唐松草(分布西藏、四川、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内蒙古、新疆)、狭序唐松草(又名:水黄连,分布云南、四川、西藏)、高原唐松草(分布云南、四川、西藏、甘肃)、昭通唐松草(分布云南),以及贝加尔唐松草长柱变种(分布四川、甘肃)等,亦同等入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马尾连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拼音名】Mǎ Yǐ Lián

  【英文名】Meadowrue Root and Rhizome, Root and Rhizome of Baikal Meadowrue, Root and rhizome of Manyleaf Meadowrue

  【别名】马尾黄连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金丝马尾连、昭通唐松草、高原唐松草、多叶唐松草、贝加尔唐松草、长柱贝加尔唐松草、黄唐松草、粘唐松草等的根及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Thalictrum glandulosissimum(Finet et Gagnep.)W.T.Wang et S.H.Wang[T.foetidumL.var.glandulosissimum Finet et Gagnep]2.Thalictrum glandulosissimum(Finet etGagnep.)W.T.Wang et S.H.Wang var.chaotungense W.T.Wang et S.H.Wng[T.chaotungense W.T.Wang et S.H.Wang]3.Thalictrum cultratum Wall.[T.decitenatum Boivin]4.Thalictrum foliolosum DC.5.Thalictrum baicalense Turcz.6.Thalictrum baicalense Turcz.var.Megalostigma Boivin7.Thalictrum flavum L.8.Thalictrum viscosum C.Y.Wu

  采收和储藏:9-11月至次年1-2月采挖,抖去泥沙,剪去苗茎,晒至八成干,搓去外层棕色栓皮,再晒干。

  【原形态】1.金丝马尾连,多年生草本,高60-85cm。根状茎短,有多数粗壮须根。茎直立,有分枝,上部被腺毛。叶互生;叶柄长达4cm,基部有短鞘;叶为三回羽状复叶;叶片长5-9.5cm;小叶草质,宽倒卵形、椭圆形或近圆形,长和宽约为0.7-1.6cm,上部具3-5齿,基部圆形或浅心形,上面密被小腺毛,下面沿脉密被短柔毛,网脉不明显;小叶柄长0.5-1cm;叶轴上的毛长达0.2mm。圆锥状花序,分枝上有少数花;花两性;花梗细,长0.3-2cm;萼片4,花瓣状,椭圆形,黄白色,外面中部有少数毛,早落;花瓣无;雄蕊约23,无毛,长约5mm,花丝狭线形或公状,花药长圆形,长约2mm,先端有小尖头;心皮4-5,无柄,柱头有狭翅,呈狭三角形。瘦果纺锤形或狭卵形,长约3mm,密被短毛,两侧稍扁,每侧各有2-3条纵肋,宿存柱头长1.2mm。花期6-8月,果期7-9月。

  2.昭通唐松草,本植物形态与金丝马尾连的主要区别在于:小叶较大,长和宽为1.5-2.5cm;叶轴上的毛长达0.4mm;花药先端钝;柱头翅较宽,呈三角形。

  3.高原唐松草,多年生草本,高50-120cm。全株无毛,或茎上部和叶片背面有稀疏短毛。茎直立,上部分枝。叶互生;叶柄长1-4cm;基生叶和茎干部叶在开花时枯萎,茎中部叶为三至四回羽状复叶,有短柄;叶片长9-20cm,一回羽片4-6对,小叶薄革质或稍肉质,菱状倒卵形、宽菱形或近圆形,长5-14mm,宽3-14mm,先端常急尖,基都钝、圆形或浅心形,3钱裂,裂片全缘或有2小齿,上面叶脉下陷,下面被白粉,叶脉隆起,网脉明显。圆锥花序长10-24cm;花两性,花梗细,长4-14mm,萼片4,花瓣状,狭椭圆形,长3-4mm,绿白色,早落;花瓣无,雄蕊多数,长6-8mm,花丝丝状,花药狭长圆形,长2-2.6mm,无端有短尖头;心皮4-9,近无柄或有短柄,柱头狭三角形。瘦果扁,半倒卵形,长约3.5mm,具8条纵肋,近无柄或有短柄,宿存花柱长约1.2mm。花期6-7月,果期7-8月。

  4.多叶唐松草,多年生草本,高90-200cm。全株无毛。茎直立,上部有长分枝。叶互生;叶柄长1.5-5cm,有狭鞘;茎中部以上叶为三回三出或羽状复叶,叶片长达36cm;小叶草质,顶生小叶菱状椭圆形或卵形,长1-2.5cm,宽5-15mm。先端钝或圆,基部浅心形或圆形,3浅裂,裂片有少数钝齿,齿端具小尖头,网脉稍明显,叶下面稍呈粉绿色。圆锥花序近伞房状,分枝极多,长约20cm;花为杂性,有多数花,萼片4,花瓣状,狭椭圆形,长3-4.5mm,淡黄绿色或浅紫色,早落;花瓣无;雄蕊多数,长6-7mm,花丝丝状,花药狭长圆形,长约 2.5mm,先端有短尖头;心皮4-6,无柄,花柱与子房近等长,弯曲,柱头线形。瘦果纺锤形,长约3mm,有8条纵肋,具宿存花柱。花期8-9月,果期9-10月。

  5.贝加尔唐松草,多年生草本,高45-80cm。全株无毛。茎直立,上部分枝。

  叶互生;叶柄长1-2.5cm,基都有狭鞘;托叶狭,膜质;茎中部叶为三回三出复叶,有短柄;叶片长9-16cm,小叶草质,顶生小叶宽菱形、扁菱形或菱状定倒卵形,长1.8-4.5cm,宽2-5cm,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3浅裂,裂片有圆齿,叶脉在背面隆起,网脉稍明显。复单歧聚伞花序近圆锥状,长5-10cm;花两性,花梗细,长4-9mm;萼片4,花瓣状,椭圆形或卵形,长2-3mm,绿白色,早落;花瓣无;雄蕊10-20,长2.5-5mm,花丝上部与花药近等宽,下部窄近丝状,花药长圆形,长约0.8mm;心皮3-7花柱短,长约0.5mm,柱头椭圆形,长0.2-0.3mm。瘦果卵球形或芝椭圆球形,稍扁,长约3mm,有8条纵肋,果柄长约0.2mm。花期5-6月,果期6-7月。

  6.长柱贝加尔唐松草,本植物与贝加尔唐松草主要区别在于:花柱较长,长1-1.2mm,先端稍向外弯曲,柱头长0.3-0.4mm,线状披针形或钻形,非椭圆形。

  7.黄唐松草,多年生草本,高约1.5m。全株无毛。叶互生;叶柄鞘有膜质翅;三回羽状复叶,茎中部叶长约30cm,有柄;顶生小叶楔状倒卵形或狭倒卵形,长4-7cm,宽2.5-5.5cm,上部有3粗齿或3浅裂,基部圆形或钝,侧生小叶稍斜,狭卵形或狭椭圆形,边缘有1-2齿或全缘;茎上部叶长9-15cm,小叶较狭长,楔形或楔状倒披针形,长达4cm,宽达1.8cm,上部有3个锐齿或小裂片,基部楔形或钝。圆锥花序,长约25cm,有多数密集的花;苞片狭线形或钻形,长约2.5mm;花两性,花梗细,长5-10mm;萼片4。花瓣状,狭卵形,长约4mm,早落;花瓣无;雄蕊多数,长约8mm,花丝丝状,花药线形,长约2.5mm,先端有不明显的小尖头;心皮约10,柱头有翅,正三角形。瘦果。花期7月,果期8-9月。

  8.粘唐松草,多年生草本,高约60cm。茎直立,上部和叶轴均有小腺毛,多分枝。茎中部叶为三回近羽状复叶,长约14cm;叶柄长约2cm,有狭鞘;叶片长约12cm;小叶草质,宽卵形或宽菱状卵形,长和宽均为0.6-1.1cm,无端圆或近截形,基部心形,3浅裂,裂片全缘或有2-3圆齿,上面密被小腺毛,下面被疏柔毛;小叶柄长2.5-5.5mm。单歧聚伞花序,长1.5-9cm,密被小腺毛;两性花,3-4朵,花梗长3-14mm;萼片4,花瓣状,椭圆形,长约3mm,宽约1.5mm,白色或淡紫色,外面被疏柔毛,早落;花瓣无;雄蕊约14,无毛,长约4mm,花丝狭线形,花药长约1mm,先端钝;心皮1-3,被小腺毛,花柱钻形,柱头狭线形。瘦果狭卵形或狭椭圆形,长约3mm,赛被小腺毛,基部无柄或有不明显短柄,宿存花柱长约1.2mm。花期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2500m左右的山坡草地。

  2.生于海拔1600m的山地疏林中。

  3.生于海拔1700-3800m的山地草坡、灌木丛中或沟边草地,有时生林中。

  4.生于海拔1500-3200m的山地林中或草坡;5.生于海拔900-2800m的山坡或山地林下。

  6.生于海拔2200-3000m山地沟边或林中。

  7.生于海拔500m左右的山地、溪边、草地。

  8.生于海拔1800m的河岸草丛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云南。

  2.分布于云南昭通。

  3.分布于甘肃、四川、云南、西藏。

  4.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

  5.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河南、西藏。

  6.分布于四川和甘肃。

  7.分布于新疆阿尔泰山区。

  8.分布于云南丽江北部、金沙江河谷。

  【性状】1.性状鉴别 (1)金丝马尾连 根茎由数个或十余个节结连生。细根数条至数十条密生于根茎下面,长10-20cm,直径1mm;栓皮棕色,常脱落,脱落处金黄色,光滑;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气微,味苦,嚼之粘牙。

  (2)高原唐松草 根茎由数个结节合生,密生细根数十条。根细长,长5-10cm,直径约1mm;表面棕色,木栓层有时脱落,脱落处浅棕色。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气微味苦。

  (3)多叶唐松草 根茎横生,由数个至十余个结节连生,每个节结上面具圆形空洞状的茎痕,直径约1cm。细根数条至十余条窑生于根茎下侧,直径3mm;表面灰棕色;质硬,易折断,断面中心可见图形金黄色木心。气微,味稍苦。

  (4)贝加尔唐松草 细根数十条密生于根茎上。表面黄褐色,细根软而扭曲。

  (5)长柱贝加尔唐松草 同贝加尔唐松草根茎及根。

  (6)黄唐松草 细根多数密生于根状茎上,长5-10cm,直径约2mm。表面灰黄白色。

  2.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1)金丝马尾连 外皮已脱落。最外为1列内皮层细胞,母细胞大,长方形,每个母细胞分成4-5个子细胞。中柱鞘部位可见石细胞数列。韧皮部宽广,韧皮纤维十至数十个成束,呈2-3轮排列,多数纤维束中可见有被包围的筛管群。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呈实心柱,微木化的木纤维5-6束镶嵌其间,呈星芒状排列,中央有1个较大的纤维束。

  (2)高原唐松草 表皮已脱落。最外侧为1列内皮层细胞;内为2-4列中柱鞘纤维连成环状。木质部束3个,与木射线中的三个纤维束相间排列,呈放射状,纤维强木化。

  (3)多叶唐松草 木栓细胞3-4列。韧皮部宽广,筛管群散在。木质部由导管、木纤维和木化薄壁细胞组成。较粗的根在靠近形成层的韧皮部偶见少数纤维束。

  (4)贝加尔唐松草 内皮层细胞1列,木质部由导管及纤维组成,3-4束,中央有1纤维束。

  【化学成份】1.金丝马尾连 根及根茎含小檗流(berberine),小檗胺(berbamine),原阿片碱(protopine),鹤氏唐松草碱hernandez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掌叶防己碱(palmatine),黄连碱(coptisine),非洲防已碱(columbamine),芬氏唐松草定碱(thalifendine),四去氢碎叶紫堇碱(groenlan

治疗疾病: 癌肿 疮疡肿毒 传染性肝炎 感冒发热 关节炎 结膜炎 麻疹 目赤肿痛 清热燥湿 热泻 湿热泻痢 泻火 泻火解毒 泻痢 痈肿疮疖 燥湿 止痢

马尾连


马尾连的功效 马尾连的用途 马尾连可以治疗 马尾连的用法 马尾连的用量 马尾连主要治疗 马尾连能够治疗的疾病 马尾连的用法 马尾连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茅草箭

    “茅草箭”在《中药大辞典》 “茅草箭”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茅草箭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名】Máo Cǎo Jiàn   【别名】茅灵芝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秋鹅观草的全草。夏、秋采收。
  • 毛脉南蛇藤

      【拼音名】Máo Mài Nán Shé Ténɡ   【别名】猪粪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毛脉南蛇藤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var.pubescens Makino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收
  • 杧果树皮

    “杧果树皮”在《中药大辞典》 “杧果树皮”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杧果树皮   【出处】《岭南采药录》   【拼音名】Mánɡ Guǒ Shù Pí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杧果的树皮。   【化学成份
  • 马刀肉

    “马刀肉”在《中药大辞典》 “马刀肉”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马刀肉   【出处】《纲目》   【拼音名】Mǎ Dāo Ròu   【来源】为竹蛏科动物长竹蛏的肉。   【性味】姚可成《食物本草》:"甘,寒,无毒
  • 毛千屈菜

      【别名】水滨柳、铁菱角   【来源】千屈菜科千屈菜属植物毛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L. var. tomentosa DC.,以根状茎及全草入药。秋季采,洗净晒干。   【性味】甘、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全草:用于痢疾、血崩、高热。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