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罗汉松叶

罗汉松叶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罗汉松叶


罗汉松叶

“罗汉松叶”在《中药大辞典》

“罗汉松叶”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罗汉松叶

  【出处】《广东中药》Ⅱ

  【拼音名】Luó Hàn Sōnɡ Yè

  【别名】江南柏叶、江南侧柏叶(《广东中药》Ⅱ)。

  【来源】为竹柏科植物短叶土杉或土杉的枝叶。全年可采。剪取枝叶,晒干。

  【生境分布】主产广东。

  【性状】短叶土杉的干燥枝叶,枝条粗约2~5毫米,外表淡黄褐色,粗糙,密被三角形的叶枕。叶互生,螺旋状排列,甚密,狭披针形,长5~7厘米,先端短尖或钝,上面灰绿色至暗褐色,下面淡黄绿色至淡棕色。气微,味淡。土杉的干燥枝叶,叶片较长大,长7~13厘米,排列较疏。其他与短叶土杉的叶相同。以色青绿,少梗,无老茎者为佳。

  【化学成份】短叶土杉叶含坡哪甾酮A,树皮含鞣质、树脂、挥发油。

  土杉叶含挥发油,内含α-蒎烯、β-蒎烯、莰烯、毕澄茄烯和罗汉松烯。又含昆虫变态激素蜕皮甾酮、坡哪甾酮A及罗汉松甾酮A、B、C、D并含双黄酮:扁柏双黄酮、新柳杉双黄酮、金松双黄酮、竹柏双黄酮A、竹柏双黄酮B等。心材含罗汉松酸、双联陶塔酚、陶塔酚、半罗汉松酸。

  【性味】《广东中药》Ⅱ:"性平,味淡。"

  【功能主治】《广东中药》Ⅱ:"止吐血、咳血。每用一两,加蜜枣二个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罗汉松叶

  【出处】出自《广东中药》。

  【拼音名】Luó Hàn Sōnɡ Yè

  【别名】江南柏叶、江西侧柏叶

  【来源】药材基源:为罗汉松科植物罗汉松或短叶罗汉松的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docarpus macrophyllus (Thunb.) D. Don[Taxus macrophylla Thunb.]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1.树皮灰白或灰褐色,浅纵裂,成薄鳞片状脱落;枝开展或斜展,枝叶稠宓。叶螺旋状排列,条状披针形,微弯,长7-12cm,宽7-10mm,先端渐尖或钝尖,基部楔形,有短柄,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中脉显着突起,下面带白色,淡绿色中脉微突起。雌雄异株;雄球花穗状,常3-5(稀7)簇生于极短的总梗上,长3-5cm;雌球花单生叶腋,有梗。种子卵圆球形,径长1-1.2cm,熟时肉质假皮紫色或紫红色,有白粉,着生于肥厚肉质的种托上,种托红色或紫红色,梗长1-1.5cm。花剪4-5月,种子8-9月成熟。

  2.本种与罗汉松的区别为 小乔木或呈灌木状,枝条向上斜展。叶短而密生,长2.5-7cm,宽3-7mm,先端钝或圆。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多栽培于庭园,野生者极少。

  2.原产日本。作庭园树;北京有盆栽。

  资源分布:1.分布于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2.我国西南及陕西、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均有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 商品药材除叶外,有的还具带叶小枝。枝条粗2-5mm,表面淡黄色褐色,粗糙,具似三角形的叶基脱落痕。叶条状披针形,长7-12cm,宽4-7mm。先端短尖或钝,上面灰绿色至暗褐色,下面黄绿色至淡棕色。质脆,易折断。气微,味淡。

  【化学成份】罗汉松叶含蜕皮甾酮(ecdysterone),尖叶土杉甾酮(ponasterone)A,罗汉松甾酮(makisterone)A、B、C、D,扁柏双黄酮(hinokifavone),新柳杉双酮(neocryptome-rin),金松双黄酮(sciaclopitysin),竹柏双黄酮(podocarpusflavone)A,竹柏双黄酮(podocarpusflavone)B,榧双黄酮(kayafla-vone),挥发油。

  【性味】淡;性平

  【功能主治】止血。主吐血;咳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

  【各家论述】《广东中药》:止吐血、咳血。每用一两,加蜜枣二个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咳血


罗汉松叶的功效 罗汉松叶的用途 罗汉松叶可以治疗 罗汉松叶的用法 罗汉松叶的用量 罗汉松叶主要治疗 罗汉松叶能够治疗的疾病 罗汉松叶的用法 罗汉松叶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鹿角菜

    “鹿角菜”在《中药大辞典》 “鹿角菜”在《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中药大辞典》:鹿角菜   【出处】《食性本草》   【拼音名】Lù Jiǎo Cài   【别名】猴葵,鹿角(《南越志》),纶(《通志》),赤菜(《闽书》)
  • 龙眼树皮

    “龙眼树皮”在《中药大辞典》 “龙眼树皮”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龙眼树皮   【出处】《岭南采药录》   【拼音名】Lónɡ Yǎn Shù Pí   【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树皮的韧皮部。   【功能主治】治疳积,疔疮。  
  • 六轴子

    “六轴子”在《中药大辞典》 “六轴子”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六轴子   【出处】《饮片新参》   【拼音名】Liù Zhóu Zǐ   【别名】土连翘(《本草从新》),山芝麻(《百草镜》),闹羊花子(汪连仕《采药书》
  • 落叶梅

      【拼音名】Luò Yè Méi   【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裸茎碎米荠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damine scaposa Franch.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挖,洗净,鲜用。   【原形态】裸茎碎米荠 多年生草本,高6-15cm。全株无毛。根状茎短,
  • 蝲蛄石

    “蝲蛄石”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蝲蛄石”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蝲蛄石   【拼音名】Là Gū Shí   【别名】东北蝲蛄[东北螯虾]、蝲蛄   【来源】甲壳纲蝲蛄科东北蝲蛄Cambaroides da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