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鹿梨

鹿梨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鹿梨


鹿梨

“鹿梨”在《中药大辞典》

“鹿梨”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鹿梨

  【出处】《本草图经》

  【拼音名】Lù Lí

  【别名】檖(《诗经》),赤罗(《毛诗传》),罗(《尔雅》),山梨、杨檖、鼠梨、赤萝(陆玑《诗疏》),树梨(《纲目》),酸梨(《植物名实图考长编》),野梨(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豆梨的果实。

  【原形态】落叶乔木或灌木,高可达9米。树皮灰黑色;小枝光滑;冬芽有细毛。单叶互生,或于短枝上簇生,阔卵形或卵形,长4~8厘米,宽3.3~5.5厘米,先端短锐尖,基部圆形至阔楔形,边缘有细而圆钝的锯齿,两面无毛;叶柄长2~4厘米。伞房花序呈总状,有花6~12朵,花径2~2.5厘米;花梗长1.5~3厘米;萼片5,披针形,稍短于萼筒),外面无毛,内面有稀毛;花瓣5,卵圆形,白色有短爪;雄蕊20;花柱2,稀为3。梨果球形,径约1~2厘米,黑褐色,有斑点,萼裂片脱落;果柄细长。种子黑褐色。花期4月。果期9月。

  【生境分布】生于溪旁、路边及杂木林中,分布广东、江西、浙扛、江苏、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地。

  【化学成份】含水分75~80%,糖约15~20%。

  【性味】《纲目》:"酸涩,寒,无毒。"

  【功能主治】《本草图经》:"煨食治痢。"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鹿梨

  【出处】出自《本草图经》。

  【拼音名】Lù Lí

  【英文名】Fruit of Callery Pear

  【别名】檖、赤罗、罗、山梨、阳檖、鼠梨、赤萝、树梨、酸梨、野梨、糖梨、杜梨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豆梨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yrus calleryana Decne.

  采收和储藏:8-9月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

  【原形态】豆梨 乔木,高5-8m。小枝粗壮,圆柱形,幼嫩时有绒毛,二年生枝条灰褐色。单叶互生;叶柄长2-4cm,无毛;托叶纸质,线状披针形,长4-7mm,无毛;叶片宽卵形至卵形,稀长椭卵形,长4-8cm,宽3.5-6cm,先端渐尖,稀短尖,基部圆形至宽楔形,边缘有钝锯齿,两面无毛,花两性;伞房总状花序,具花6-12朵,直径4-6mm,总花梗和花梗均无毛,花梗长1.5-3cm;苞片膜质,线状披针形,长8-13mm,内面具绒毛;花直径2-2.5cm;萼筒无毛;萼片5,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长约5mm,外面无毛,内面具绒毛,边缘较密;花瓣5,卵形,长约13mm,宽约10mm,基部具短爪,白色;雄蕊20,稍短于花瓣;花柱2,稀3,基部无毛。梨果球形,直径约1cm,黑褐色,有斑点,有细长果梗。花期4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1800m的山坡、平原或山谷杂草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湖北等地。

  【性状】果实类球形,直径约1cm。表面黑褐色,光滑,少有皱缩纹,先端微凹,周边不突起,基部有长2-4cm的果梗。质坚硬,果肉薄,褐色,横切面可见2-3室。气微,味酸、微甜。

  【化学成份】含水分75-80%,糖约15-20%。

  【性味】酸涩;寒;无毒

  【归经】大肠经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涩肠止痢。主饮食积滞,泻痢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本草图经》:煨食治痢。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健脾消食 涩肠止痢 涩肠 食积 消食 泻痢 饮食积滞 止痢


鹿梨的功效 鹿梨的用途 鹿梨可以治疗 鹿梨的用法 鹿梨的用量 鹿梨主要治疗 鹿梨能够治疗的疾病 鹿梨的用法 鹿梨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裂叶堇菜

      【拼音名】Liè Yè Jǐn Cài   【别名】疔毒草   【来源】堇菜科裂叶堇菜Viola dissecta Ledeb.,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吉林。   【性味】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肿。主治无名
  • 鹿肾

    “鹿肾”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鹿肾”在《中药大辞典》 《全国中草药汇编》:鹿肾   【拼音名】Lù Shèn   【别名】鹿鞭、鹿冲   【来源】为鹿的阴茎及睾丸部分。将鹿的阴部割下后除去残肉及油脂风干而成。   【性
  • 雷丸

    “雷丸”在《中国药典》 “雷丸”在《中药大辞典》 《中国药典》:雷丸   【拼音名】Léi Wán   【英文名】OMPHALIA   【别名】竹苓、雷实、竹铃芝   【来源】本品为白蘑科真菌雷丸Omphalia lap
  • 辽东栎皮

      【出处】《宁夏中草药手册》   【拼音名】Liáo Dōnɡ Lì Pí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辽东栎的根皮和树皮。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收敛,止泻。治久痢,水泻,恶疮,痈肿   【附方】①治久痢、水泻:辽东栎壳斗
  • 蜡梅花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1.《救荒本草》:蜡梅花,多生南方,今北土亦有之。其树枝条颇类李,其叶似桃叶而宽大,纹微粗,开淡黄花。   2.《纲目》:蜡梅,此物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蜡梅,小树、丛枝、尖叶。种凡三种:以子种出不经接者,腊月开小花而香谈,名狗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