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芦竹笋

芦竹笋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芦竹笋


芦竹笋

“芦竹笋”在《中药大辞典》

“芦竹笋”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芦竹笋

  【出处】《重庆草药》

  【拼音名】Lú Zhú Sǔn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竹的嫩苗。

  【性味】《重庆草药》:"味苦,性寒,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治肺热吐血,骨蒸潮热,头晕,热淋,聤耳,牙痛。

  ①《分类草药性》:"笋汁治耳疼。"

  ②《岭南采药录》:"嫩笋捣烂能拔腐骨。"

  ③《重庆草药》:"清火解热,适用于多种烧热症侯。治骨蒸潮热,火牙痛,头晕,火淋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0.5~2两;捣汁或熬膏。外用:捣汁滴耳。

  【附方】①治肺热吐血:芦竹笋一斤。捣取汁加白糖服。

  ②治中耳炎:芦竹笋捣汁加冰片滴耳心。

  ③治用脑过度,精神失常:芦竹笋熬膏加白糖服,每服一茶匙。(选方出《重庆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芦竹笋

  【出处】出自《重庆草药》。

  【拼音名】Lú Zhú Sǔn

  【英文名】Giantreed shoot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芦竹的嫩苗。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undo donax L.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洗净,鲜用。

  【原形态】芦竹,多年生草本。具根茎,须根粗壮。秆直立,高2-6m,径1-1.5cm,常具分枝。叶鞘较节间为长,无毛或其颈部具长柔毛,叶舌膜质,截平,长约1.5mm,先端具短细毛;叶片扁平,长30-60cm,宽2-5cm,嫩时表面及边缘微粗糙。圆锥花序较紧密,长30-60cm,分枝稠密,斜向上升,小穗含2-4花;颖披针形,长8-10mm,具3-5脉;外稃亦具3-5脉,中脉延伸成长1-2mm的短芒,背面中部以下密被略短于稃体的白柔毛,基盘长约0.5mm,内稃长约为外稃的一半。花期10-12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溪旁及屋边较潮湿的深厚的土壤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华南及江苏、浙江、湖南等地。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主肺热吐血;骨蒸潮热;头晕;热淋;聤耳;牙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品15-60g;或捣汁,或熬膏。外用:适量,捣汁滴耳。

  【各家论述】1.《分类草药性》:笋汁治耳疼。

  2.《岭南采药录》:嫩笋捣烂能拔腐骨。

  3.《重庆草药》:清火解热,适用于多种烧热症候。治骨蒸潮热,火牙痛,头晕,火淋等。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潮热 骨蒸 骨蒸潮热 解热 清火 清热泻火 热淋 热泻 聤耳 头晕 泻火


芦竹笋的功效 芦竹笋的用途 芦竹笋可以治疗 芦竹笋的用法 芦竹笋的用量 芦竹笋主要治疗 芦竹笋能够治疗的疾病 芦竹笋的用法 芦竹笋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辣蓼草

    “辣蓼草”在《中药大辞典》 “辣蓼草”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辣蓼草   【出处】《江苏植药志》   【拼音名】Là Liǎo Cǎo   【来源】为蓼科植物柳叶蓼的全草。   【原形态】柳叶蓼,又名:绵毛酸模叶蓼。  
  • 林背子

      【出处】《贵州草药》   【拼音名】Lín Bèi Zǐ   【别名】野漆树根(《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木蜡树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   【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米。树皮灰褐色,初平滑后呈纵裂。单数羽状复叶,多聚
  • 老熊花

      【拼音名】Lǎo Xiónɡ Huā   【别名】豹子眼睛花、芙蓉花、豹子眼睛果。   【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华苘麻的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butilon sinense Oliv.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剥取根皮,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 绿花耧斗菜

      【别名】血见愁[内蒙古]   【来源】毛茛科绿花耧斗菜Aquilegia viridiflora Pall.,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东北、山西、河北、内蒙古。   【性味】微苦、辛,凉。   【功能主治】调经止血,清热解毒。主治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痢疾,腹
  • 莲房

    “莲房”在《中国药典》 “莲房”在《中药大辞典》 “莲房”在《中华本草》 《中国药典》:莲房   【拼音名】Lián Fánɡ   【英文名】RECEPTACULUM NELUMBINIS   【别名】莲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