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芦竹沥

芦竹沥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芦竹沥


芦竹沥

“芦竹沥”在《中药大辞典》

“芦竹沥”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芦竹沥

  【出处】《重庆草药》

  【拼音名】Lú Zhú Lì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竹的茎秆经烧炙而沥出的液汁。

  【性味】《重庆草药》:"味苦,性寒,无毒。"

  【功能主治】《重庆草药》:"治小儿高烧惊风。"

  【用法用量】内服:开水冲。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芦竹沥

  【出处】出自《重庆草药》。

  【拼音名】Lú Zhú Lì

  【英文名】Giantreed juice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芦竹茎秆经烧炙而沥出的液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undo donax L.

  采收和储藏:取鲜芦竹竿,截成30-50cm长,两端去节,劈开,架起,中部用火烤之,两端即有液汁流出,以器盛之。

  【原形态】芦竹,多年生草本。具根茎,须根粗壮。秆直立,高2-6m,径1-1.5cm,常具分枝。叶鞘较节间为长,无毛或其颈部具长柔毛,叶舌膜质,截平,长约1.5mm,先端具短细毛;叶片扁平,长30-60cm,宽2-5cm,嫩时表面及边缘微粗糙。圆锥花序较紧密,长30-60cm,分枝稠密,斜向上升,小穗含2-4花;颖披针形,长8-10mm,具3-5脉;外稃亦具3-5脉,中脉延伸成长1-2mm的短芒,背面中部以下密被略短于稃体的白柔毛,基盘长约0.5mm,内稃长约为外稃的一半。花期10-12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溪旁及屋边较潮湿的深厚的土壤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华南及江苏、浙江、湖南等地。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镇惊。主小儿高热惊风

  【用法用量】内服:开水冲,15-30g。

  【各家论述】《重庆草药》:治小儿高烧惊风。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高热 惊风 清热镇惊 小儿高热 镇惊


芦竹沥的功效 芦竹沥的用途 芦竹沥可以治疗 芦竹沥的用法 芦竹沥的用量 芦竹沥主要治疗 芦竹沥能够治疗的疾病 芦竹沥的用法 芦竹沥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竻苋菜

      【出处】《岭南采药录》   【拼音名】Lè Xiàn Cài   【英文名】野苋菜、土苋菜、猪母菜(《福建民间草药》),野勒苋(《广西中药志》),刺刺草(《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苋科植物刺苋的根或全草。夏、秋可采。   【原形态】
  • 亮叶冬青

    “亮叶冬青”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亮叶冬青”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亮叶冬青   【别名】青皮子樵、猪黑樵、鸡子樵、大叶帽子   【来源】冬青科亮叶冬青Ilex var. viridis Champ.,以叶入药。   【生境分布】华
  • 驴断肠

      【别名】透骨草、白拉拉秧   【来源】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芹叶铁线莲Clematis aethusaefolia Turcz.,以全草入药。夏季采收,晒干。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解毒止痛。用于风湿筋骨疼痛,下肢浮肿,痈疖肿毒   【用法用量】1
  • 林荫千里光

      【拼音名】Lín Yīn Qiān Lǐ Guānɡ   【别名】黄菀   【来源】菊科林荫千里光Senecio nemorensis L.,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我国北部、中部、东部、东北部、西北部。   【性味】苦、辛,寒。   【功能主治】
  • 老龙皮

    “老龙皮”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老龙皮”在《中药大辞典》 “老龙皮”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老龙皮   【拼音名】Lǎo Lónɡ Pí   【别名】石龙皮、石龙衣、癞肚皮、蛇皮苔、石花   【来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