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黄鹌菜

黄鹌菜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黄鹌菜


黄鹌菜

“黄鹌菜”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黄鹌菜”在《中药大辞典》

“黄鹌菜”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鹌菜

  【拼音名】Huánɡ ān Cài

  【别名】毛连连、野芥菜[福建]、黄花枝香草、野青菜

  【来源】菊科黄鹌菜属植物黄鹌菜Youngia japonica (L.) DC. [Crepis japonica (L.) Benth.],以全草或根入药。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甘、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痛。用于咽炎,乳腺炎,牙痛,小便不利,肝硬化腹水;外用治疮疖肿毒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黄鹌菜

  【出处】《救荒本草》

  【拼音名】Huánɡ ān Cài

  【别名】苦菜药、三枝香(《广西药植名录》),黄花菜、山芥菜、土芥菜、野芥菜、野芥兰、芥菜仔,臭头苦苴(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菊科植物黄鹌菜的全草或根。春、秋采收。

  【原形态】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须根肥嫩,白色。茎自基部抽出一至数枝,直立。基部叶丛生,倒披针形,提琴状羽裂,顶端裂片大,先端钝,边缘有不整齐的波状齿裂;茎生叶互生,稀少,通常1~2枚,少有3~5枚,叶片狭长,羽状深裂。头状花序小而多,排成聚伞状圆锥花丛;总苞片2层,外层苞片5枚,三角状或卵形,内层苞片约8枚,披针形;花冠黄色,边缘为舌状花,中心为管状花,瘦果棕红鱼,具棱11~13条,冠毛白色:花期4~5月。

  【生境分布】生于路边荒野。分布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广东、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甘微苦,凉,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感冒,咽痛,乳腺炎,结膜炎,疮疖,尿路感染,白带,风湿关节炎。

  ①《广西药植名录》:"消肿,止痛。治感冒。"

  ②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通结气,利咽喉。"

  ③《常见混淆中草药的识别》:"抗菌消炎。治疮疖,乳腺炎,扁桃体炎,尿路感染,白带,结膜炎,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品1~2两)。外用:捣敷或捣汁含漱。

  【附方】①治咽喉炎症:鲜黄鹤菜,洗净,捣汁,加醋适量含漱(治疗期间忌吃油腻食物)。

  ②治乳腺炎:鲜黄鹤菜一至二两。水煎酌加酒服,渣捣烂加热外敷患处。

  ③治肝硬化腹水:鲜黄鹤菜根四至六钱。水煎服。

  ④治胼胝:鲜黄鹤菜一至二两。水酒各半煎服,渣外敷。

  ⑤治狂犬咬伤:鲜黄鹤菜一至二两。绞汁泡开水服,渣外敷。(选方出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黄鹌菜

  【出处】出自《救荒本草》

  【拼音名】Huánɡ ān Cài

  【英文名】Herb of Japanese Youngia

  【别名】苦菜药、黄花菜、山芥菜、土芥菜、野芥菜、野芥兰、芥菜仔、臭头苦苴、野青菜、黄花枝香草、苦菜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黄鹌菜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Youngia japonica (L.) DC.[Crepis japonica (L.) Benth.]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全草,秋季采根,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黄鹌菜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5-80cm。植物体有乳汁,须根肥嫩,白色。茎直立,由基部抽出一至数枝。基生叶丛生,倒披针形,琴状或羽状半裂,长8-14cm,宽1-3cm,顶裂片较侧裂片稍大,侧裂片向下渐小,有深波状齿,无毛或被细软毛,叶柄具翅或有不明显的翅;茎生叶互生,少数,通常1-2片,少有3-5片,叶形同基生叶,等样分裂或不裂,小或较小;上部叶小,线形,苞片状;叶质薄,上面被细柔毛,下面被密细绒毛。头状花序小而窄,具长梗,排列成聚伞状圆锥花丛;总苞长4-7mm,无毛,外层苞片5,三角形或卵形,形小,内层苞片8,披针形;舌状花黄色,长4.5-10mm,花冠先端肯5齿,管长2-2.5mm,具细短软毛。瘦果红棕色或褐色,长约2mm稍扁平,具粗加细不匀的纵棱11-13条;冠毛白色,和瘦果近等长。花果期6-7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路旁、溪边、草丛、林内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陕西、台湾、西藏等地。

  【性味】味甘;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主感冒;咽痛;眼结膜炎;乳痈;疮疖肿毒;毒蛇咬伤;痢疾;肝硬化腹水;急性肾炎;淋浊;血尿;白带;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捣蛋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捣汁含

  【附方】①治咽喉炎症: 鲜黄鹌菜,洗净,捣计,加醋适量含漱(治疗期间忌吃油腻食物)。②治乳腺炎: 鲜黄鹌菜一至二两。水煎酌加酒服,渣捣烂加热外敷患处。③治肝硬化腹水: 鲜黄鹌菜根四至六钱。水煎服。④治胼胝: 鲜黄鹌菜一至二两。水酒各半煎服,渣外敷。⑤治狂犬咬伤: 鲜黄鹌菜一至二两。 绞汁泡开水服,渣外敷。 (选方出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1.《广西药植名录》:消肿,止痛。治感冒。

  2. 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通结气,利咽喉。

  3.《常见混淆中草药的识别》:抗菌消炎。治疮疖,乳腺炎,扁桃体炎,尿路感染,白带,结膜炎,风湿性关节炎。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白带 扁桃体炎 疮疖 疮疖肿毒 毒蛇 毒蛇咬伤 风湿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 腹水 肝硬化 肝硬化腹水 关节炎 结膜炎 疖肿 急性肾炎 利尿消肿 淋浊 利咽 利咽喉 尿路感染 乳腺炎 乳痈 肾炎 外用治疮疖 外用治疮疖肿毒 小便不利 消炎 血尿 眼结膜炎 咽痛 咽炎 牙痛

黄鹌菜


黄鹌菜的功效 黄鹌菜的用途 黄鹌菜可以治疗 黄鹌菜的用法 黄鹌菜的用量 黄鹌菜主要治疗 黄鹌菜能够治疗的疾病 黄鹌菜的用法 黄鹌菜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黄山梅

      【别名】少女花、铃钟三七   【来源】虎耳草科黄山梅Kirengeshoma palmata Yatabe,以根状茎入药。   【生境分布】浙江、安徽。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滋补强壮。主治疲劳过度,全身酸痛麻木   【用法用量】鲜品4~5钱,切薄片,加黄酒、红糖,
  • 黄花仔

      【出处】《闽南民间草药》   【拼音名】Huánɡ Huā Zǎi   【别名】吸血草(《闽南民间草药》),索仔草(《实用中草药》)。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粘毛黄花稔或心叶黄花稔的叶或根。   【原形态】①粘毛黄花稔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分枝,被粘毛
  • 黄三七

    “黄三七”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黄三七”在《中药大辞典》 “黄三七”在《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三七   【拼音名】Huánɡ Sān Qī   【别名】太白黄连、土黄连[陕西太白山]   【来源】毛
  • 和筋草

    “和筋草”在《中药大辞典》 “和筋草”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和筋草   【出处】《湖南药物志》   【拼音名】Hé Jīn Cǎo   【别名】大鸡肠草、鹅儿肠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日本狗筋蔓的全草。   【原
  • 核桃楸皮

    “核桃楸皮”在《中药大辞典》 “核桃楸皮”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核桃楸皮   【出处】《中药志》   【拼音名】Hé Tɑo Qiū Pí   【别名】楸树皮(《甘肃中药手册》),楸皮(《中药志》)。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