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红榔木

红榔木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红榔木


红榔木

“红榔木”在《中药大辞典》

“红榔木”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红榔木

  【出处】《文山中草药》

  【拼音名】Hónɡ Lánɡ Mù

  【别名】棉榔树

  【来源】为榆科植物毛白榆的树皮。全年可采。削除外皮,取第2层皮,晒干研粉用。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10~15米。树皮粗糙,嫩枝有薄毛。单叶互生;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6厘米,宽3~4厘米,先端尖,边缘有锯齿,有10~13对侧脉,主脉略偏斜。果实倒卵形,先端有深凹口。

  【生境分布】生于山下、河边、土质肥沃的地方。分布于云南等地。

  【性味】苦涩,平。

  【功能主治】接骨,消肿,止血

  【附方】①治外伤出血:红棉木粉末适量,敷于创面,加压后包扎。

  ②治骨折(复位后,小夹板固定):红梅木研粉,加酒调为糊状,敷患处,三天换药一次。

  ③治跌打肿痛:红榔水粉末一至二钱酒冲服,日服二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红榔木

  【出处】出自《文山中草药》。

  【拼音名】Hónɡ Lánɡ Mù

  【别名】大树皮

  【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毛榆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lmus adrossowii Litw.var.virgata(Planch.)Grudz.[U.virgata Wall.ex Planch.;U.Pumila L.var.pilosa Rehd.]

  采收和储藏:四季可采,去外皮,取第2层皮,晒干研粉。

  【原形态】落叶乔木。树皮纵裂;当年生枝密被柔毛。叶互生;叶柄长0.3-0.7cm;托叶早落;叶片卵形、椭圆形,稀菱形或倒卵形,长3-8cm,宽2-3.5cm,先端渐尖,基部斜宽楔形,上面密生硬毛,粗糙,下面有柔毛,尤以脉上显着,有时无毛,但至少脉腋有簇生毛,边缘具重锯齿。翅果圆形或近圆形,长8-15mm,宽6-12mm,无毛,果翅淡绿色,果核部分淡红色,位于翅果中部,果梗被毛。花、果期2-3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2400m的坡地及山谷阔叶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止血止痛。主骨折;跌打伤痛;外伤出血;胃肠出血;尿血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3-6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肠出血 跌打伤 跌打伤痛 化瘀 活血化瘀 接骨 尿血 止血止痛


红榔木的功效 红榔木的用途 红榔木可以治疗 红榔木的用法 红榔木的用量 红榔木主要治疗 红榔木能够治疗的疾病 红榔木的用法 红榔木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核桃楸果

    “核桃楸果”在《中药大辞典》 “核桃楸果”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核桃楸果   【出处】《河北药植志》   【拼音名】Hé Tɑo Qiū Guǒ   【别名】胡桃楸、马核果(《中国树木分类学》),楸马核果(《中国药植图鉴》)。
  • 红杉皮

    “红杉皮”在《中药大辞典》 “红杉皮”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红杉皮   【出处】《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Hónɡ Shān Pí   【来源】为松科植物红杉的树干内皮。   【原形态】落叶大乔木,高达30
  • 黑红菇

    “黑红菇”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黑红菇”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红菇   【别名】稀褶黑菇、大黑菇、黑蘑菇、蘑菇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黑红菇Russula nigricans (Bull.) Fr.,以子实体入药。
  • 红牛尾七

    “红牛尾七”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红牛尾七”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牛尾七   【别名】小黄   【来源】蓼科红牛尾七Rheum forrestii Diels,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云南。   【性味】苦,凉。
  • 海星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拼音名】Hǎi Xīnɡ   【英文名】Starfish   【别名】五角星   【来源】药材基源:为槭海星科动物镶边海星及他种海星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aspidaster hesperus (Mul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