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豆叶参

豆叶参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豆叶参


豆叶参

“豆叶参”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豆叶参”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豆叶参

  【别名】川南报春

  【来源】报春花科报春花属植物鄂西粗叶报春花Primula epilosa Craib,以根入药。7~9月采集,晒干。

  【性味】甘、辛,凉。

  【功能主治】清湿热,祛风痰。用于头昏,耳聋,湿热黄疸,尿少色黄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豆叶参

  【拼音名】Dòu Yè Shēn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二郎山报春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epilosa Craib

  采收和储藏:7-9月挖取根茎,除去须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具粗短的根茎和多数粗长须根。叶基生,开花时当年生新叶基部有鳞片,鳞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6-20mm,于时褐色;叶柄长5-25mm,有宽翼;叶片长圆状倒卵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开花时新叶常未充分发育,老叶长5-10cm,宽2-4cm,先端圆形,基部渐狭,边缘具胼胝质尖头的三角形牙齿,干时近革质,上面深绿色,粗糙,下面淡绿色,仅沿叶脉被稀疏黄毛,中肋稍宽。花葶高3.5-14cm,顶生伞形花序具花2-5朵;苞片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3-10mm,膜质;花梗长4-20mm,被黄色毛;花萼钟状,长7-11mm,5裂,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外面被黄色毛;花冠淡紫蓝色,有稀疏的暗紫色条纹,5裂,裂片阔倒卵形,宽达12mm,先端深2裂;长花柱花:冠筒长约10mm,雄蕊距冠筒基部约4mm着生,花柱微伸出筒口;短花柱花:冠筒长14-17mm,雄蕊近冠筒口着生,花柱长4-5.5mm。蒴果球形,包于增大宿存花萼内。种子多数,圆形,黑色,有小的疣状突起。花期4-5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2900m的林缘和阴湿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和四川西部(天全、沪定)。

  【性味】甘;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湿热黄疸;小便色黄涩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8g。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耳聋 黄疸 利湿 清热利湿 清湿热 祛风痰 湿热黄疸 头昏


豆叶参的功效 豆叶参的用途 豆叶参可以治疗 豆叶参的用法 豆叶参的用量 豆叶参主要治疗 豆叶参能够治疗的疾病 豆叶参的用法 豆叶参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地精草

      【出处】《滇南本草》   【拼音名】Dì Jīnɡ Cǎo   【别名】筋骨菜(《峨嵋药植》),单背叶、青姑草、金缠菜(《昆明药植调查报告》),抽筋草、被单草、滇繁缕(《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石生繁缕的全草。夏、秋采收,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 大苞芹

      【拼音名】Dà Bāo Qín   【别名】大天胡荽、双叉草、山荷叶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马蹄芹的带根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ckinsia hydrocotyloides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
  • 吊吊果

    “吊吊果”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吊吊果”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吊吊果   【别名】山花椒、云南五味子   【来源】木兰科吊吊果Schisandra henryi Clarke var. yunnanensis A. C. Smith,以
  • 东北溲疏

      【出处】始载于《东北植物索检表》。   【拼音名】Dōnɡ Běi Sōu Shū   【英文名】Leaf or root of Amur Deutzia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虎耳草科东北溲疏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utzia parviflo
  • 地柑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拼音名】Dì Gān   【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Globulebearing Pothos   【别名】葫芦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地柑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thos p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