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丁蛎

丁蛎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丁蛎


丁蛎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拼音名】Dīnɡ Lì

  【英文名】T-shaped shellfish

  【别名】白丁蛎、螺蛟、丁字贝、海丁子

  【来源】药材基源:为钳蛤科丁蛎的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leus malleus(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捕捉,捕得后去肉取壳,洗净,晒干。

  【原形态】丁蛎,贝壳呈丁字形,壳质坚厚,一般高121-186mm,长52-63mm(不计翼状突起)。两壳相等,右壳较平,左壳稍凸,壳顶极小,位于中央,稍向前倾。壳顶前、后各具一翼状的大型突起,使整个贝壳呈丁字镐形。背腹两侧边缘具有大型的波状弯曲鳞片,生长线粗糙,但鳞片状重叠不显着。两壳面颜色相同,均为黄白色。壳内面被内脏块所占的位置为棕黑色,具珍珠光泽。其余部分的颜色与外壳相似。铰合线长,无齿,韧带宽;紫褐色,槽大,近三角形,稍斜。闭壳肌痕长卵圆形,棕黑色,位于前部背侧。足丝孔很小,足丝毛发状。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活于低潮线附近或潮下带的浅海泥沙质海底,壳顶埋在泥沙中,后端露出沙面,渔民拖网或干潮时均可采到。

  资源分布:我国分布于南海。

  【性状】性状鉴别 贝壳呈“丁”字形,略显波状弯曲,长约15cm,高约 5.2cm。两壳相等,但右壳平,左壳稍凸。壳顶极小,位于中央,其前、后各具一翼状的大型突起,使整个贝壳呈锤形。外表面黄白色,同心生长纹粗糙,略呈鳞片状,内表面被骨脏所占的位置为棕团体色,其余与上表面相同,具珍珠样光泽。铰合线长分无齿。质坚硬,断面层状。气微,味咸。

  【性味】味甘;咸;性寒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湿疮;疖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剂,5-15g;或研末。外用:适量,研末撒或磨水涂。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治湿疮、疖肿。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疖肿 湿疮

丁蛎


丁蛎的功效 丁蛎的用途 丁蛎可以治疗 丁蛎的用法 丁蛎的用量 丁蛎主要治疗 丁蛎能够治疗的疾病 丁蛎的用法 丁蛎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大麦

    “大麦”在《中药大辞典》 “大麦”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大麦   【出处】《本草经集注》   【拼音名】Dà Mài   【别名】麰(《广雅》),倮麦,麰麦(陶弘景),牟麦(《纲目》),饭麦、赤膊麦(《医林纂要》)。
  • 大独叶草

    “大独叶草”在《中药大辞典》 “大独叶草”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大独叶草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拼音名】Dà Dú Yè Cǎo   【别名】化血丹   【来源】为菊科植物大独叶草的
  • 杜鹃花果实

      【拼音名】Dù Juān Huā Guǒ Shí   【别名】映山红子   【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花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R·in-dicum Sweet var.simsii Maxim;R.in
  • 大青盐

    “大青盐”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大青盐”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青盐   【拼音名】Dà Qīnɡ Yán   【别名】青盐、石盐、戎盐   【来源】为一种结晶性石盐。全年可采,自盐湖中取出,晒干。   
  • 单叶血盆草

      【出处】《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Dān Yè Xuè Pén Cǎo   【别名】破罗子(《峨帽药植》),反背红、朱砂草(《贵州民间方药集》),红肺筋、红五匹、血盆草(《四川中药志》),红青菜(《贵州草药》)。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单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