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丁茄

丁茄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丁茄


丁茄

  【拼音名】Dīnɡ Qié

  【别名】癫茄、大癫茄、野颠茄、野西红柿、钮茄根、山马铃、刺丁茄、番鬼茄

  【来源】为茄科属植物丁茄Solanum surattense Burm. f.,以根、果或全草入药。夏、秋采全草,鲜用或晒干用。秋季采根、果,洗净,鲜用或干用。

  【原形态】亚灌木,高30-60厘米。茎有劲直的长刺,幼嫩部混生刺毛。叶互生,具有刺长柄;叶片宽卵形,长5-12厘米,宽5-10厘米,5-7羽状浅裂,两面均被紧贴的硬毛,脉上均有长刺。夏、秋开花,聚伞花序腋生,花少数或单生;萼先端5裂有长刺;花冠辐状,白色,裂片披针形。雄蕊5,子房上位。浆果球形,直径2.5-4厘米,光滑,基部有带刺的宿萼,成熟时橙红色,有很多种子。

  【生境分布】生于村旁、路旁、园边、半阴湿肥沃的地方。分布于长江以南至福建、台湾、广西、广东、云南等省。

  【栽培】喜温暖、向阳环境,不耐寒,北方可在温暖季节栽培。对土壤不甚选择,但于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生长更为繁茂。种子繁殖,春季3/4月播种,穴播,每穴播种3~5粒,覆土约半寸,播种后如土壤保持湿润,约二周左右出苗,苗高2~3寸时需间苗一次,每穴留壮苗1株。生长期间注意管理,如发现蚜虫可用6%可湿性六六六1斤加水200斤喷杀。

  【化学成份】全草含生物碱:茄碱(solanine),以未成熟果实中含量最多。又谓从浆果中分离出茄解碱(澳洲茄碱 solasonine,C45H73O16N)、澳洲茄边碱(solamargine)、澳洲茄新碱(solasurine)。

  【性味】苦、辛,微温。有毒。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镇痛麻醉。跌打损伤,风湿腰腿痛,痈疮肿毒,冻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或煎水外洗。

  【注意】一般只作外用,不可内服。

  【附方】冻疮:丁茄全草适量,煎水熏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治疗疾病: 疮肿 冻疮 风湿腰腿痛 活血散瘀 麻醉 散瘀 腰腿痛 痈疮 痈疮肿毒 镇痛 肿毒

丁茄


丁茄的功效 丁茄的用途 丁茄可以治疗 丁茄的用法 丁茄的用量 丁茄主要治疗 丁茄能够治疗的疾病 丁茄的用法 丁茄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地朝阳

      【拼音名】Dì Zhāo Yánɡ   【别名】棉毛倒提壶、鬼马石、倒提壶、野葵花、野烟、野叶子烟、挖耳子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棉毛尼泊尔天名精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pesium nepalense Less. Var. Lanatum (Hook
  • 大泡通叶

    “大泡通叶”在《中药大辞典》 “大泡通叶”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大泡通叶   【出处】《贵州民间药》   【拼音名】Dà Pào Tōnɡ Yè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穗序鹅掌柴的叶。   【功能主
  • 大黑蒿

    “大黑蒿”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大黑蒿”在《中药大辞典》 “大黑蒿”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黑蒿   【拼音名】Dà Hēi Hāo   【别名】密花艾纳香   【来源】菊科大黑蒿Blumea densiflo
  • 大叶楠根

    “大叶楠根”在《中药大辞典》 “大叶楠根”在《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中药大辞典》:大叶楠根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拼音名】Dà Yè Nán Gēn   【来源】为樟科植物大叶楠的根。
  • 大叶紫苏

      【拼音名】Dà Yè Zǐ Sū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大叶香薷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sholtzia flava(Benth.)Benth.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大叶香薷,直立半灌木,高0.6-2.6m。茎枝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