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地黄瓜

地黄瓜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地黄瓜


地黄瓜

“地黄瓜”在《中药大辞典》

“地黄瓜”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地黄瓜

  【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拼音名】Dì Huánɡ Guā

  【别名】白蒂黄瓜、铧嘴菜(《贵州民间方药集》),曲角堇(《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黄瓜香(《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堇菜的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主根深长。茎高约20厘米,斜上或倾斜。叶三角状心脏形或近圆心脏形,长1~6厘米,宽1~4厘米,先端锐尖或圆,基部心脏形,边缘具锯齿,齿尖有腺,两面有棕色点,无毛;托叶线状披针形。边缘栉齿状;茎基部通常有宿存托叶;根生。叶的叶柄较长,茎生叶渐向上而叶柄渐短。花梗从根部抽出或由茎分枝,长6~10厘米;花淡紫色,径约2厘米,萼片5,绿色,披针形,基郎附属体半圆形;花瓣5,狭长,有棕色点,下面一片有距,长囊状稍曲;雄蕊5;子房上位,柱头尖,稍弯曲,不分裂。蒴果,无毛。花期4月。

  【生境分布】生长于水边草丛中或林下湿地。分布华东及西南等地.

  【性味】《贵州民间药物》:"性凉,味微苦,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化瘀。治咽喉红肿,疔疮肿毒,刀伤出血,跌打损伤。

  ①《贵州民间方药集》:"消疮肿疔毒。治黄水疮,无名肿毒,又可止刀伤出血。"

  ②《贵州民间药物》:"治红肿疮毒。"

  ③《贵州草药》:"清热解毒,止血,化瘀,消肿。"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烧存性研末撒。内服:煎汤。

  【附方】①治慢性喉痛红肿:地黄瓜捣烂,调蜂糖水含咽。(《贵州民间药物》)

  ②治无名肿毒:地黄瓜(新鲜全草)捣烂,包在疮上。(《贵州民间药物》)

  ③治黄水疮:地黄瓜(烧存性)一钱,枯矾五分。研成细末,混合,敷布患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④治刀伤:地黄瓜拌淘米水,捣烂,敷于伤处。(《贵州民间药物》)

  ⑤治疝气:地黄瓜,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⑥治跌打肿痛:鲜地黄瓜一两,捣绒,加酒少许拌匀,包患处。(《贵州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地黄瓜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方药集》

  【拼音名】Dì Huánɡ Guā

  【英文名】Purpleflower Violet

  【别名】肾气草、黄瓜香、犁头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堇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ola grypoceras A. Gray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具发达主根。根茎短粗,垂直,褐色;地上茎数条,花期高5-20cm,果期高可达30cm,直立或斜生。基生叶叶片心形宽心形,长1-4cm,宽1-3cm,先端印或微尖,基部弯缺狭,边缘具钝锯齿,两面密被褐色腺点;茎生叶三角状心形或狭卵状心形,长1-6cm;基生叶柄长达8cm,茎生叶叶柄较短;托叶褐色,狭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具流苏状长齿。花淡紫色,无芳香;花梗自茎基部或戈尔巴乔夫生叶的叶腋抽出,长6-11cm,远超出于叶;萼片5,披针形,被褐色腺点,基部附属物末端截形,具 浅齿;花瓣5,狭长,有褐色腺点,距长6-7mm,通常向下弯;子房无毛,柱头弯曲成短喙,喙端具较宽柱头孔。蒴果椭圆形,长约1cm,密被褐色腺点,先端短尖。花期4-5月,果期6-8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水边草丛或林下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各地。

  【性状】性状鉴 多皱缩成团。湿润展开后,具细长的根,植株较高,其生叶较小,茎生叶较大,三解状心形,叶柄基部有披针形托叶。花由茎生叶的叶腋中或基部抽出,淡棕此色。气微,味微苦。

  【性味】凉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凉血止血。主疮痈咽喉红肿;乳痈;急怀结膜炎;刀伤出血;跌打损伤;便血;刀伤出血;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贵州民间方药集》:消疮肿疔毒,治黄水疮,无名肿毒,又可止刀伤出血。2.《贵州民间药物》:治红肿疮毒。

  3.《贵州草药》:清热解毒,止血,化瘀,消肿。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便血 疮毒 疮痈 疮肿 出血 刀伤 刀伤出血 疔疮 疔疮肿毒 疔毒 黄水疮 化瘀 结膜炎 凉血 凉血止血 乳痈 散瘀 散瘀消肿 蛇咬 蛇咬伤 无名肿毒 消疮肿 咽喉红肿 肿毒


地黄瓜的功效 地黄瓜的用途 地黄瓜可以治疗 地黄瓜的用法 地黄瓜的用量 地黄瓜主要治疗 地黄瓜能够治疗的疾病 地黄瓜的用法 地黄瓜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独龙

      【别名】板薯、地儿多、蓑衣包、麻药、网脉三叶薯   【来源】薯蓣科独龙Dioscorea triphylla L. var. reticulata Prain et Burk.,以块茎入药。   【生境分布】云南。   【性味】甘、涩,平。有毒。   【功能主治】拔毒消
  • 倒心叶桃叶珊瑚

      【拼音名】Dǎo Xīn Yè Táo Yè Shān Hú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倒心叶珊瑚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ucuba obcordata(Rehd.)Fu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倒心叶珊瑚,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 倒扣草

    “倒扣草”在《中药大辞典》 “倒扣草”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倒扣草   【出处】《岭南采药录》   【拼音名】Dǎo Kòu Cǎo   【别名】牛舌大黄、牛舌头、鱼鳞菜(《岭南采药录》),倒钩草、倒梗草(《广州植物志》),破
  • 滇常山

    “滇常山”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滇常山”在《中药大辞典》 “滇常山”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滇常山   【拼音名】Diān Chánɡ Shān   【别名】臭牡丹、矮桐子、臭茉莉、滇赪桐   【来源】马鞭草科赪
  • 大萼鹿角藤

    “大萼鹿角藤”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大萼鹿角藤”在《中药大辞典》 “大萼鹿角藤”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萼鹿角藤   【拼音名】Dà è Lù Jiǎo Ténɡ   【别名】藤仲、土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