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大火草根

大火草根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大火草根


大火草根

“大火草根”在《中药大辞典》

“大火草根”在《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中药大辞典》:大火草根

  【出处】《重庆草药》

  【拼音名】Dà Huǒ Cǎo Gēn

  【别名】野棉花根、土白头翁(《重庆草药》),大头翁(《陕西植药调查》)。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大火草的根。春季或秋季挖取根,去净茎叶,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150厘米,全株被白色茸毛。3出复叶;基生叶具长柄,中央小叶卵圆形或为不规则卵圆形,长10~16厘米,宽7.5~14匣米,2裂,各裂片又具浅裂,先端钝,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上面疏生硬白毛,下面密生白色茸毛,小叶柄长2~6厘米;两侧小叶较小,基部斜,小叶柄长1~3厘米;茎生叶每节2~3,对生或轮生,似基生叶。花梗细长,被白色茸毛;花被片5,倒卵形,先端圆、凹或凸,白色或带粉红色,表面无毛,背面被白色茸毛;雄蕊多数,无毛;雌蕊多数,头状,柱头倾斜,有毛。瘦果长约3毫米,密生长绵毛,花期7~10月。

  【生境分布】生于坡地、山沟、路旁。分布山西、河北、陕西、河南、甘肃、四川、云南等地。产于四川、甘肃、陕西等地。

  【性状】干燥根圆柱形,弯曲,多数碎断。外表灰棕色至红棕色,粗糙,有沟纹,外皮呈剥落状;根头部较租,常连着数个茎基及黄棕色叶柄,密生白色绵毛。质较轻松,坚韧性,折断面不平坦,呈裂片状;平整的横断面皮部红棕色,木质部发达,射线红棕色,通常将木质部的导管部分隔成2个扇形的群束。有烟叶气,味涩而苦。

  【性味】苦,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化痰,散瘀,截疟,杀虫。治疮疖痈肿,顽癣,秃疮,疟疾,痢疾,劳伤咳喘,小儿疳疾,跌打损伤。

  ①《重庆草药》:"化痰,止咳,除毒。治痰饮咳嗽,气喘,痒子。"

  ②《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排脓生肌,消肿散瘀,消食化积,截疟,杀虫。治各种顽癣,秃疮,疮疖痈肿,无名肿毒,疟疾,痢疾,小儿疳积,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外用:捣烂敷。

  【注意】《陕西中草药》:"孕妇禁用。"

  【附方】①治劳伤咳嗽:大火草根、红猪毛七各一两。炖五花肉半斤服。(《重庆草药》)

  ②治毒疮痒子:大火草根、土茯苓、夏枯草、银花、蒲公英。煎汤服。(《重庆草药》)

  【备注】本品在四川、甘肃等地作白头翁使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大火草根

  【出处】出自《重庆草药》

  【拼音名】Dà Huǒ Cǎo Gēn

  【英文名】Root of Hairy Anemone, Root of Tomentose

  【别名】野棉花根、土白头翁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大火草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emone tomentosa(Maxim.) Péi[A.japonica(Thunb.)Sieb.et Zucc.var.tomentosa Maxim.;A.vitifolia Buch.-Ham.ex DC.var.tomentosa(Maxim.)Finet et Gagnep.]

  采收和储藏:春季或秋季挖取根,去净茎叶,晒干。

  【原形态】大火草,多年生草木,高40-150cm。根茎粗0.5-2cm。基生叶3-4;叶柄长16-48cm,密被白色短绒毛;三出复叶,间或有1-2叶为单叶;小叶卵形,长9-16cm,宽7-12cm,先端急尖,基部心形或圆形,3裂,边缘有不规则小裂片和锯齿,上面有糙伏毛,下面密被白色绒毛,中央小叶柄长5.2-7.5cm;侧生小叶稍斜,形状似中央小叶,但叶柄较短。聚伞花序二至三回分枝,密被白色短绒毛;苞片3,轮生,叶状,不等大,有时为1,3深裂;花梗长3.5-6.8cm,有短绒毛;花两性,萼片5,花瓣状,粉红色或白色,倒卵形或宽倒卵形,长1.5-2.2cm,宽1-2cm,下面被短绒毛;花瓣无;雄蕊多数,长约为萼片长的1/4;心皮400-500,长约1mm,密被绒毛。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3400m的山地草坡或路边阳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西部、山西、陕西、甘肃、青海东部、河南西部、湖北西部、四川西部和东北部。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较粗短,直径达2cm;上端可见茎基、干枯的叶基或棕褐色毛状物。根呈不规则锥形或条形,稍弯曲,长10-20cm,直径0.8-1.2cm;表面棕褐色,粗糙,可见不规则的纵直皱纹及少数须根痕;根端常分为数股。质坚脆,易折断,断面棕色。气微,味苦、辛。有毒。

  【性味】苦;温;有小毒

  【归经】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化痰;散瘀;消食化积;截疟;解毒;杀虫。主劳伤咳喘;跌打损伤;小儿疳积;疟疾;疮疖痈疖;顽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研粉服。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孕妇慎服。

  【各家论述】1.《重庆草药》:化痰,止咳,除毒。治痰饮咳嗽,气喘,痒子。2.《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排脓生肌,消肿散瘀,消食化积,截疟,杀虫。治各种顽癣,秃疮,疮疖痈肿,无名肿毒,疟疾,痢疾,小儿疳积,跌打损伤。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治疗疾病: 疮疖 疮疖痈肿 疳积 化痰 截疟 咳喘 咳嗽 劳伤 痢疾 疟疾 排脓 排脓生肌 气喘 散瘀 杀虫 生肌 痰饮 秃疮 顽癣 无名肿毒 小儿疳积 消食 消食化积 消肿散瘀 痈疖 痈肿 止咳 肿毒


大火草根的功效 大火草根的用途 大火草根可以治疗 大火草根的用法 大火草根的用量 大火草根主要治疗 大火草根能够治疗的疾病 大火草根的用法 大火草根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大瓦韦膜叶星蕨

      【出处】本品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石草类,以“大风草”为名,云:“大风草,石韦之类,而叶长尺许,薄脆,横直纹,皆类蕉叶,背有白绿点。盖无风自摇者。”所述及附图,其原植物与本品相符。   【拼音名】Dà Wǎ Wéi Mó Yè Xīnɡ Jué   【别名】大风草、爬山姜、断骨粘、
  • 毒蛆草

      【别名】透骨草、一马光、接生草、老婆子针线   【来源】毒蛆草科(透骨草科)毒蛆草Phryma leptostachya L. var. asiatica Hara,以全草、叶入药。   【生境分布】黑龙江、陕西、山东、河北、山西、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   【化学成
  • 大羽铁角蕨

      【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   【拼音名】Dà Yǔ Tiě Jiǎo Jué   【英文名】Largepinna Spleenwort   【别名】萃补   【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大羽铁角蕨的全草或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p
  • 地乌

    “地乌”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地乌”在《中药大辞典》 “地乌”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乌   【拼音名】Dì Wū   【别名】林阴银莲花、黑地雷、地雷、金串珠   【来源】毛茛科地乌Anemone flacc
  • 大红菇

    “大红菇”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大红菇”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红菇   【别名】蘑菇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大红菇Russula alutacea (Pers.) Fr.,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布】夏秋两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