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臭黄荆根

臭黄荆根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臭黄荆根


臭黄荆根

“臭黄荆根”在《中药大辞典》

“臭黄荆根”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臭黄荆根

  【出处】《分类草药性》

  【拼音名】Chòu Huánɡ Jīnɡ Gēn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黄荆的根。9~10月采。

  【性味】①《分类草药性》:"性凉。"

  ②《四川中药志》:"性凉,味苦,无毒。"

  【功能主治】治久痢,虚肿,痔疮,脱肛,牙痛。

  ①《分类草药性》:"清火,治牙痛。"

  ②《四川中药志》:"除风湿,清邪热。治痢疾日久肿胀,痔疮,脱肛,牙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炖肉。

  【附方】①治红白痢疾:臭黄荆根、红斑鸠窝各一两。煎水服。

  ②治虚肿:臭黄荆根四两,小茴香根一两。炖肉吃。

  ③治痔疮:臭黄荆根、八月瓜根、黑丁香根(鲜)各一斤。切成片,炖猪大肠头服。五天一剂,治愈为限。(选方出《重庆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臭黄荆根

  【出处】出自《分类草药性》

  【拼音名】Chòu Huánɡ Jīnɡ Gēn

  【英文名】Root of Privet-like Premna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黄荆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emna ligustroides Hemsl.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臭黄荆,灌木,植株高1-3m。多分枝,细弱,幼时有短柔毛,老时无毛。单叶对生;有短柄或近无柄;叶片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1.5-8cm,宽1-3cm,基部楔形,全缘或中部有3-5钝齿,先端急尖至尾状尖,两面疏生柔毛,背面有紫红色腺点。聚伞花序顶生,呈圆锥花序状,被柔毛,长3.5-6cm,宽2-3cm;花萼杯状,长约2mm,5浅裂,裂片长约1mm,圆形或三角形;花冠黄色,长3-5mm,两面均被茸毛和黄色腺点,先端4裂,略呈二唇形,上唇1裂片宽,先端截平或微凹,下唇3裂片稍不相等;雄蕊4,2枚稍长;子房无毛,上部有黄色腺点。核果倒卵球形,长2.5-5mm,宽2.5-4mm。花、果期5-7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000m的山坡林中或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湖北、四川、贵州。

  【性味】味苦;性凉

  【归经】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痢疾;痔疮;脱肛;牙痛;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附方】①治红白痢疾:臭黄荆根、红斑鸠窝各一两。煎水服。②治虚肿:臭黄荆根四两,小茴香根一两。炖肉吃。③治痔疮:臭黄荆根、八月瓜根、黑丁香根(鲜)各一斤。切成片,炖猪大肠头服。五天一剂,治愈为限。(选方出《重庆草药》)

  【各家论述】1.《分类草药性》:清火,治牙痛。

  2.《四川中药志》:除风湿,清邪热。治痢疾曰久肿胀,痔疮,脱肛,牙痛。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除风 除风湿 风湿 久痢 痢疾 利湿 清火 水肿 脱肛 虚肿 牙痛 痔疮

臭黄荆根


臭黄荆根的功效 臭黄荆根的用途 臭黄荆根可以治疗 臭黄荆根的用法 臭黄荆根的用量 臭黄荆根主要治疗 臭黄荆根能够治疗的疾病 臭黄荆根的用法 臭黄荆根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刺竹茹

      【拼音名】Cì Zhú Rú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车简竹的茎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mbusa sinospinosa Mc Clur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砍取茎竿,刮去外层皮,然后将中间层刮成丝状,晒干。   【原形态】
  • 刺桐叶

    “刺桐叶”在《中药大辞典》 “刺桐叶”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刺桐叶   【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拼音名】Cì Tónɡ Yè   【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桐的叶片。   【功能主治】治小
  • 藏报春

      【出处】藏报春之名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藏报春,滇南圃中植之。叶如蜀葵,叶多尖叉,就根生叶,长柄肥柔。春初抽葶开花,如报春稍大,附下作苞,花出苞上,一掌数层,一层四五苞,与报春同时而不如报春繁缛耐久,滇近藏,凡花以藏名者,异之也。"以上所述形态及附图特征,与今报春花科藏报春相同。
  • 鸱骨

    “鸱骨”在《中药大辞典》 “鸱骨”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鸱骨   【出处】《纲目》   【拼音名】Chī Gǔ   【来源】为鹰科动物白尾鹞的翅骨。   【功能主治】《圣惠方》:"治鼻衄不止。老鸱翅关大骨,微炙,捣细罗为
  • 茨黄连

      【出处】《分类草药性》   【拼音名】Cí Huánɡ Lián   【别名】十大功劳根(《植物名实图考》),土黄连(《贵州民间方药集》),土黄柏(《福建民间草药》),石黄连(《陆川本草》),刺黄连(《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