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赤小豆芽

赤小豆芽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赤小豆芽


赤小豆芽

“赤小豆芽”在《中药大辞典》

“赤小豆芽”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赤小豆芽

  【出处】《纲目》

  【拼音名】Chì Xiǎo Dòu Yá

  【来源】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种子经水罨发芽而成的豆芽。

  【功能主治】治便血,妊娠胎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入散剂。

  【附方】①治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并治下血,先血后便之近血: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当归(《千金方》用量作三两)。上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金匮要赂》赤小豆当归散)

  ②治妊娠数月,月犹经水时时来者,名曰漏胞。若因房室劳有所去,名曰伤胎:赤小豆五升,湿地种之,令生芽,干之。上一物,下筛。以温酒服方寸匕,日三,得效便停。(《小品方》小豆散)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赤小豆芽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拼音名】Chì Xiǎo Dòu Yá

  【英文名】Rice bean sprouts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赤小豆Vigna umbellata (Thunb.)Ohwi et Ohashi或赤豆Vigna angularis (Willd.)Owhwi et Ohashi的芽。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Vigna umbellata (Thunb.)Ohwi et Ohashi[Dolichos umbellatus Thunb.;phaseolus calcaratus Roxb.]2.Vigna angularis (Willd.)Owhwi et Ohashi [Dolichos angularis Willd.;Phaseolus (Willd.)W.F.Wight]

  采收和储藏:将成熟的种子发芽后,晒干。

  【原形态】1.赤小豆 一年生半攀援草本。茎长可达1.8m,密被倒毛。三出复叶;叶柄长8-16cm;托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小叶3枚,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长6-10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阔三角形或近圆形,全缘或具3浅裂,两面均无毛,纸质;小叶具柄,脉3出。总状花序腋生,小花多枚,花柄极短;小苞2枚,披针状线形,长约5mm,具毛;萼短钟状,萼齿5;花冠蝶形,黄色,旗瓣肾形,顶面中央微凹,基部心形,翼瓣斜卵形,基部具渐狭的爪,龙骨瓣狭长,有角状突起;雄蕊10,二体,花药小;子房上位,密被短硬毛,花柱线形。荚果线状扁圆柱形。种子6-10颗,暗紫色,长圆形,两端圆,有直而凹陷的种脐。花期5-8月,果期8-9月。

  2.赤豆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90cm。茎上有白色长硬毛。三出复叶;托叶披针形,被白色长柔毛,小托叶线形;叶柄长达20cm,被疏长毛;顶生小叶卵形,例生小叶斜方状卵形,长5-10cm,宽3.5-7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三角形或近圆形,全缘或微3裂,两面被疏长毛;小叶柄很短;基出脉3条。花2-6朵,着生于腋生的总花梗顶部,黄色;小苞片线形,较萼长;萼钟状,5齿裂,萼齿三角形;旗瓣扁圆形或近肾形,常稍歪斜,顶端凹,翼瓣宽于龙骨瓣,具短爪及耳,龙骨瓣上端弯曲近半卷,其中一片在中下部有一角状突起,基部有爪;雄蕊10枚,分成9与1二体;于房线形,花柱弯曲,近先端有毛。荚果圆柱形稍扁,成熟时种子间缢缩,含种子6-10粒。种子椭圆形,两端截形或圆形,暗红色,种脐白色,不凹。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栽培或野生。

  资源分布:1.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南方各地普遍栽培。

  2.全国广为栽培。

  【性味】味甘;性微凉

  【归经】肝;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安胎。主肠风便血;肠痈赤白痢疾;任娠胎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散剂;或鲜品炒熟食用。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安胎 便血 肠风 肠风便血 肠痈 赤白痢 赤白痢疾 痢疾 清热解毒 止血

赤小豆芽


赤小豆芽的功效 赤小豆芽的用途 赤小豆芽可以治疗 赤小豆芽的用法 赤小豆芽的用量 赤小豆芽主要治疗 赤小豆芽能够治疗的疾病 赤小豆芽的用法 赤小豆芽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草玉梅

      【别名】土黄芩   【来源】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二歧银莲花Anemone dichotoma L.,以根状茎入药。秋季挖根,晒干。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解毒止痢,舒筋活血。用于痢疾,疮疖痈毒,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1~3钱。外用适量。   【摘
  • 刺参

    “刺参”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刺参”在《中药大辞典》 “刺参”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参   【拼音名】Cì Shēn   【别名】刺仙茅、川参   【来源】川续断科刺参属植物大花刺参Morina bulley
  • 楮皮间白汁

    “楮皮间白汁”在《中药大辞典》 “楮皮间白汁”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楮皮间白汁   【出处】《本草经集注》   【拼音名】Chǔ Pí Jiān Bái Zhī   【别名】谷枝汁(《近效方》),谷树汁、五金胶漆(《
  • 川乌头

    “川乌头”在《中药大辞典》 “川乌头”在《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中药大辞典》:川乌头   【出处】侯宁极《药谱》   【拼音名】Chuān Wū Tóu   【别名】川乌(《金匮要略》)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栽培品
  • 葱须

    “葱须”在《中药大辞典》 “葱须”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葱须   【出处】《食疗本草》   【拼音名】Cōnɡ Xū   【别名】葱根(《别录》)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葱的须根。   【性味】《食疗本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