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赤芍

赤芍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赤芍


赤芍

“赤芍”在《中国药典》

“赤芍”在《中华本草》


《中国药典》:赤芍

  【拼音名】Chì Sháo

  【英文名】RADIX PAEONIAE RUBRA

  【别名】山芍药、草芍药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 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稍弯曲,长5~40cm,直径0.5~3cm。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纵沟及皱纹,并有须根痕及横向凸起的皮孔,有的外皮易脱落。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气微香,味微苦、酸涩。

  【鉴别】(1) 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棕色细胞。皮层薄壁细胞切向延长。韧皮部较窄。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较宽,导管群作放射状排列,导管旁有木纤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并含淀粉粒。

  (2) 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振摇 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 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 1ml含 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 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紫色斑点。

  【炮制】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本品为类圆形切片,直径0.5~3cm,厚0.3~0.5cm,周边棕褐色,切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照上述[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含芍药苷(C23H28O11)不得少于1.5%。

  【性味】苦,微寒。

  【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用法用量】6~12g。

  【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备注】(1)赤芍能清血分实热,散瘀血留滞。本品功能与丹皮相近,故常与丹皮相须为用。但丹皮清热凉血的作用较佳,既能清血分实热,又能治阴虚发热;而赤芍只能用于血分实热,以活血散瘀见长。

  【摘录】《中国药典》


《中华本草》:赤芍

  【出处】赤芍为芍药的一种。芍药始载于《本经》中品,陶弘景始分赤、白两种。现今药材赤芍都为芍药组多种野生植物的根,经直接晒干而得。考证详见"白芍"条。

  【拼音名】Chì Sháo

  【别名】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草芍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芍药科植物芍药、川芍药、草芍药、毛叶草芍药、美丽芍药、窄叶芍药和块根芍药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aeonia lactiflora Pall.[P.albifloraPall.]2.Paeonia veitchii Lynch3.Paeonia obovata Maxim.4.Paeonia obovata Maxim.var.willmottiae(Siapf)Stern[P.willmottiaeStapf]5.Paeonia mairei Levl.[P.oxypetalaHand.Mazz.;P.maireiLevl.f.oxypetala(Hand.Mazz.)Fang]6.Paeonia anomalaL.[P.anomalaL.var.nudicarpaHuth]7.Paeonia anomala L.var.intermedia(C.A.Mey.)O.etB.Fedtsch.[P.intermediaC.A.Mey.exLedeb.;P.hybridaPall.]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挖,去除地上部分及泥土,晾晒至半干时,捆成小捆,晒至足干。

  【原形态】1.芍药 多年生草本,高40-70cm,无毛。根肥大,纺锤形或圆柱形,黑褐色。茎直立,上部分枝,基部有数枚鞘状膜质鳞片。叶互生;叶柄长达9cm,位于茎顶部者叶柄较短;茎下部叶为二回三出复叶,上部叶为三出复叶;小叶狭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长7.5-12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偏斜,边缘具白色软骨质细齿,两面无毛,下面沿叶脉疏生短柔毛,近革质。花两性,数朵生茎顶和叶腋,直径7-12cm;苞片4-5,披针形,大小不等;萼片4,宽卵形或近圆形,长1-1.5cm,宽1-1.7cm,绿色,宿存;花瓣9-13,倒卵形,长3.5-6cm,宽1.5-4.5cm,白色,有时基部具深紫色斑块或粉红色,栽培品花瓣各色并具重瓣;雄蕊多数,花丝长7-12mm,花药黄色;花盘浅杯状,包裹心皮基部,先端裂片钝圆;心皮2-5,离生,无毛。蓇葖果卵形或卵圆形,长2.5-3cm,直径1.2-1.5cm,先端具椽,花期5-6月,果期6-8月。

  2.川赤芍 多年生草本,高30-120cm。根圆柱形,单一或分歧,直径1.5-2m。茎直立,有粗而钝的棱,无毛。叶互生;叶柄长3-9m;茎下部叶为二回三出复叶,叶片轮廓呈宽卵形,长7.5-20cm;小叶成羽状分裂,裂片窄披针形或披针形,宽4-16mm,先端渐尖,全缘,上面深绿色,沿叶脉疏生短柔毛,下面淡绿色,无毛,叶脉明显。花两性,2-4朵,生茎顶端和叶腋,常仅1朵开放,直径4.2-10cm;苞片2-3,披针形,长3-7cm,分裂或不裂;萼片4,宽卵形,长1.7m,宽1-1.4cm,绿色,宿存;花瓣6-9,倒卵形,长2.3-4cm,宽1.5-3m,紫红色或粉红色;雄蕊多数,花丝长5-10mm,花药黄色;花盘肉质,仅包裹心皮基部;心皮2-5,离生,密被黄色绒毛,柱头宿存。蓇葖果长1-2m,密被黄色绒毛,成熟果实开裂,常反卷。花期5-6月,果期7-8月。

  3.草芍药 多年生草本,高30-70cm。根粗大,多分歧,长圆形或纺锤形,褐色。茎直立,有时呈微红紫色,无毛,基部生数枚鞘状鳞片,叶互牛,纸质;叶柄长5-12cm;茎下部叶为二回三出复叶;叶片长14-28cm;顶生小叶倒卵形或宽椭圆形,长9.5-14cm,宽4-10cm,先端短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无毛或有时沿叶脉疏生柔毛,小叶柄长1-2cm;侧生小叶比顶生小叶小,倒卵形或宽椭圆形,长5-10cm,宽4.5-7cm,具短柄或近无柄;茎上部叶为三出复叶或单叶。花两性,单朵顶生,直径7-10cm;萼片3-5,宽卵形、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2-1.5cm,绿色,宿存;花瓣6,倒卵形,长3-5.5cm,宽1.8-2.8cm,白色、红色或紫红色;雄蕊多数,长1-2cm,花丝淡红色,花药长圆形,黄色;花盘浅杯状,包裹心皮基部;心皮1-5,离生,无毛,柱头大,扁平,宿存。蓇葖果卵圆形,长2-3cm,成熟果实开裂,反卷,内面呈鲜红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

  4.毛叶草芍药 本植物的形态特征与草芍药的主要区别在于小叶背面密生长柔毛或绒毛;花瓣白色。

  5.美丽芍药 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茎直立,无毛。叶互生,纸质;时柄长4-9cm,无毛;叶为二回三出复叶;叶片长15-23cm;顶生小叶长圆状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9-16cm,宽3-6.5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楔形常下延,全缘,两面无毛;侧生小叶长圆状狭卵形,长7-9cm,宽3-3.5cm,基部偏斜,全缘,两面无毛;小叶柄长10-15mm。花两性,单生茎顶,直径6.5-9cm;苞片线状披针形,比花瓣长;萼片5,宽卵形,长1-1.5cm,宽9-12mm,绿色,宿存;花瓣7-9,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3.5-6.5cm,宽2-4.5cm,红色或玫瑰色,先端圆形,有时稍具短尖头,基部楔形;雄蕊多数,长约1cm,花丝淡红色,无毛,花药黄色;花盘浅杯状,包裹心皮基部;心皮2-4,离生,密被黄褐色短毛,少有无毛,花柱短,柱头外弯。蓇葖果长3-3.5cm,直径1-1.2cm,被黄褐色短毛或近无毛,先端具外弯的喙。花期4-5月,果期6-8月。

  6.窄叶芍药 多年生草本,高50-70cm。块根纺锤形或近球形,直径1.2-3cm。茎直立,无毛。叶互生;叶柄长1.5-9cm;叶为一至二回三出复叶,叶片轮廓宽卵形,长9-17cm,宽8-18cm;小叶羽状分裂,裂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6-16cm,宽3-8mm,很少达1cm以上,先端渐尖,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无毛。花两性,单朵顶生,直径5.5-7cm;苞片3,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4-10cm,宽3-15mm;萼片3,宽卵形,长1.5-2.5cm,带红色,先端具尖头,宿存;花瓣9,长圆形,长3.5-4cm,宽1.2-2cm,紫红色,先端啮蚀状;雄蕊多数,花丝长4-5mm,花药长圆形;花盘不明显;心皮2(-3),离生,幼时被疏毛或无毛。蓇葖果,无毛,花期5-6月,果期7-8月。

  7.块根芍药 本植物的形态特征与窄叶芍药的主要区别在于心皮(2)-3,密被淡黄色柔毛;果密被黄色柔毛。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山坡草地和林下。

  2.川芍药根生于海拔1800-3700m山坡疏林或林边路旁。

  3.草芍药根生于海拔800-2600m的山坡草地、林下和腐殖质较深厚的土壤。

  4.毛叶草芍药根生于海拔1500-2000m的山坡林下。

  5.美丽芍药根生于海拔1500-2700m的山坡、林缘阴湿地。

  6.窄叶芍药根生于海拔1200-2000m的针叶林下或山坡阴湿地。

  7.块根芍药根生于海拔1100-1700m的山坡草地或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及甘肃。各城市和村镇多有栽培。

  2.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四川和西藏等地。

  3.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4.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河南和四川等地。

  5.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贵州和云南。

  6.分布于新疆西北部阿尔泰山及天山山区。

  7.分布于新疆。

  【性状】1.性状鉴别 (1)芍药根 圆柱形,稍弯曲,长10-40cm,直径0.6-3cm。表面褐色或黑棕色,粗糙,有粗而略扭曲的纵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外皮易脱落。质硬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粉白色或黄白色,皮部窄,色较深,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时具裂隙。气微香,味微苦、涩。

  (2)川赤芍根 长5-20cm,直径0.5-2.5cm。表面棕色或暗棕色,偶有落皮层形成的斑痕。质松,易折断,断面皮部黑褐色,木部黄白色。味微苦、涩。

  (3)草芍药根 类圆锥形,直径约至1.5cm。表面棕褐色或棕红色,有细密纵皱纹。质硬脆,断面皮部类白色,木部色较深,有放射状纹理。味微甜、涩。

  (4)毛叶草芍药根 长圆柱形,扭曲,直径0.6-2.6cm。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具纵皱纹及横向突起皮孔。断面类黄色或黄白色,放射状纹理明显。气微香,味微苦、涩。

  (5)美丽芍药根 圆锥形,扭曲,长5-17cm,直径0.5-2.6cm。表面纵皱纹细密,有落皮层形成的大块斑痕,皮孔不明显。质硬脆,断面棕褐色。气微香,昧微苦、涩。

  (6)窄叶芍药根 纺锤状或类球形,长2-8cm,直径1-2cm。表面褐色,有纵皱纹。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紫色,有明显的放射状裂隙,其间可见白色片状膜。味微甜、涩。

  (7)块根芍药根 纺锤形或类球形,长2.5-10cm,直径1-3cm。表面褐色,具纵皱纹。质硬,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紫色,具放射状裂隙。味微甜、涩。以条粗长、断面粉白色、粉性大者为佳。

  2.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1)芍药根木栓细胞5-10列,棕色。皮层为10余列薄壁细胞,外侧的细胞角隅处增厚,有的可见大型纹孔,有的有分隔形成母子细胞。韧皮部筛管群于近形成层处较明显,有的筛管群与其相对应的形成层内侧无导管。形成层明显,呈微波状环。本质部约占根直径的7/10;木射线宽7-49列细胞;导管成群或与木纤维切向交互排列。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簇晶。

  (2)川赤芍根 落皮层有的可见。皮层、韧皮部中有时可见管状封闭组织,其中央薄壁细胞含棕红色分泌物。

  (3)草芍药根 木质部中心有导管束2-3个,向外作扇状或放射状分叉;导管多径向整齐排成1-2列或单个散在、数个成群,或切向相集与木纤维交互排列。

  (4)毛叶草芍药根 落皮层有时可见。皮层、韧皮部常可见管状封闭组织。根头部有近无色的石细胞。

  (5)美丽芍药根 形成层区呈深波状环。木质部导管束发达,略作多次分叉;木纤维较少,多单个或2-3个位于导管旁。

  (6)窄叶芍药根 皮层石细胞群断续排列成环,石细胞不规则长圆形或类多角形,黄绿色,壁极厚,孔沟树状分枝。导管成群或被木纤维分隔而散在,近形成层处较多,向内稀疏径向排列,近中心有导管束3个,中央有稀疏导管群和木纤维。草酸钙簇晶主要分布于皮层。

  (7)块根芍药根 木栓细胞4-10列,甚扁平。皮层有断续成环的石细胞群,石细胞黄绿色,壁极厚,孔沟呈树状分枝。韧皮部筛管群于近形成层处较明显。木质部占根直径的4/5,导管于近形成层较多,向内渐稀疏径向排列,近中心有3个导管群;木纤维散列于导管间。根中央有稀疏导管群和木纤维,有的可见石细胞。本品草酸钙簇晶主要分布于皮层。

  3.粉末特征:(1)芍药根 粉末棕褐色。①草酸钙簇晶众多,散在或存在于延长的具分隔的薄壁细胞中,每子细胞通常含簇晶:1个,少2个,直径8-40μm。另有方晶,长约至36μm。②木纤维主要为纤维管胞,长梭形,末端长尖、斜尖或钝圆,直径15-28μm,壁厚4-8μm,具缘纹孔,纹孔斜裂缝状;韧型纤维长梭形,直径14-24μm,壁厚4-9μm,具斜纹孔。③导管主要为具缘纹孔或网状、梯状具缘纹孔导管,直径25-70μm,穿孔板有1-4个穿孔。④木栓细胞棕色或紫棕色,表面观多角形或类长方形,长18-125μm,壁较薄,平直或微波状弯曲,有的含棕红色物。⑤淀粉粒单粒卵圆形,直径3-15μm,脐点、层纹均不明显;复粒少,多由2分粒组成。

  (2)川赤芍根 褐色。①管状封闭组织多破碎,断面观可见由4-8列木栓细胞围成的类圆形腔,其内薄壁细胞含红棕色物质。②草酸钙簇晶直径12-43μm。③纤维管胞直径为15-30μm,壁厚4-10μm;韧型纤维直径14-36μm,壁厚4-12μm。④梯状或网状具缘纹孔导管直径25-75μm,穿孔板具1-4个穿孔。

  (3)草芍药根 淡褐色。①草酸钙簇晶直径16-57μm。②纤维管胞直径18-34μm,壁厚4-8μm;韧型纤维直径约16-27μm,壁厚6-11μm。③网状或梯状具缘纹孔导管直径30-70μm,穿孔板具l-5个穿孔。④异型木纤维类三角形,石细胞状,长至137μm,壁厚6-15μm,纹孔类圆形。⑤异型导管分子不规则多角形、长圆形或类三角形,有网状具缘纹孔。

  (4)毛叶草芍药根 淡灰褐色。①草酸钙簇晶直径11-43μm。②石细胞类方形或长圆形,长约至195μm,壁厚8-25μm,孔沟及层纹明显。③纤维管胞直径17-39μm,壁厚约3-8μm;韧型纤维直径13-36μm,壁厚3-10μm,有的壁具斜向条状增厚。

  (5)美丽芍药根 褐灰色。①草酸钙簇晶直径20-71μm。②纤维管胞直径14-30μm,壁厚4-11μm;韧型纤维直径14-22μm,壁厚6-10μm。③网状或梯状具缘纹孔导管直径25-81μm,穿孔板具1-5穿孔。

  (6)窄叶芍药根 褐灰色。①草酸钙簇晶直径15-40μm。②石细胞类方形、类长方形、类三角形、长条形,有的具突起,壁极厚,层纹明显,纹孔细密,孔沟树状分枝。③纤维管胞直径15-36μm,壁厚4-8μm;韧型纤维直径14-33μm,壁厚5-10μm。④具缘纹孔或网状具缘纹孔导管直径20-60μm,穿孔板具1-3穿孔。

  (7)块很芍药根 褐灰色。①草酸钙簇晶直径约至40μm。②石细胞黄绿色,类方形、类长方形、类三角形或长条形,有的有突起,长41-178μm,壁极厚、稍厚或较厚,层纹明显,孔沟分枝。③木纤维主力纤维管胞,直径约至36μm,壁厚约至10μm。④具缘纹孔或网状具缘纹孔导管直径20-60μm,穿孔板有1-3个穿孔。此外有棕色木栓细胞及细小淀粉粒。

  【化学成份】1.芍药根含芍药甙(paeoniflorin),氧化芍药甙(oxy-paeoniflorin),苯甲酰芍药甙(benzoylpaooniflorin),白芍甙(albi-florin),芍药甙无酮(paeoniflorigenone),没食子酰芍药甙(galloylpaeoniflorin),β-蒎-10-烯基-β-巢菜甙(z-1s,5R-β-pinen-10-yl-β-vicianoside),芍药新甙(lacioflorin),芍药内酯(paeoni-lactone)A、B、C,β-谷甾醇(β-siiosi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还从根的鞣质中分得1,2,3,6-四没食子酰基葡萄糖(1,2,3,6-tetra-O-galloyl-β-D-glucose),1,2,3,4,6-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1,2,3,4,6-penta-O-galloyl-β-D-glucose)及相应的六没食子酰基葡萄糖和七没食子酰基葡萄糖等。又含右旋儿茶精(catechin)及挥发油。挥发油主要含苯甲酸(benzoic acid),牡丹酚(paeonol)及其他醇类和酚类成分共33个。

  2.川赤芍 根含芍药甙(paooniflorin),四川产品还含微量的苯甲酰芍药甙(benzoyl paeoniflorin)。

  3.草芍药 根含芍药甙,北京地区产品还含氧化芍药甙(oxrpaeoniflorin)和牡丹酚原甙(paeonolide)。还含苯甲酸(benzoic acid),挥发油,脂肪油,树脂,鞣质,糖,淀粉,粘液质,蛋白质等。

  4.美丽芍药 根含芍药甙,氧化芍药甙,苯甲酰芍药甙,牡丹酚原甙。

  5.窄叶芍药 根含芍药甙,苯甲酰芍药甙,氧化芍药甙,牡丹酚原甙,苯甲酸,水杨酸(salicylic acid),没食子酸(gallicacid),β-香树脂醇(β-amyr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还含挥发油及环烯醚萜类(iridoid)物质。

  6.块根芍药 根含芍药甙、氧化芍药甙。

  【药理作用】芍药甙的药理参阅"白芍"条。

  1.抗血栓形成作用 赤芍煎剂15-20g(生药)/kg给大鼠灌胃,使血栓形成时间明显延长,长度缩短,重量减轻;凝血酶原时间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表明对血凝有显着抑制作用。赤芍提取液125-250mg(生药)/ml,除使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外,250mg(生药)/ml也明显抑制凝血酶凝集牛纤维蛋白原,在500~1000mg/ml时均完全不凝。此外能激活纤溶酶原,使凝固的纤维蛋白溶解,因此赤芍通过抑制凝血酶和激活纤溶酶原而发挥抗血栓作用。赤芍精(d-儿茶精,d-catechin)200mg/只灌服,每日1次,连续46日,使高脂饲料饲养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时间,血小板血栓形成时间和血栓形成时间显着延长,血栓长度和湿重显着低于对照组。赤芍精对高粘滞血冠心病患者也有改善血液流变性作用,使中、低切速下全血粘度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血小板聚集性降低,草芍药浸膏片能使肺原性心脏病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血细胞比容明显降低。

  2.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赤芍提取物在体外对肾上腺素、二磷酸腺苷(ADP)、烙铁头蛇毒(TMVA)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显着抑制作用,并使血小板粘附与血小板第三因子活性降低,血小板内cAMP含量升高。赤芍成分及其衍生物801、802在5×l0-4~5×l0-3ml/L时对ADP和胶原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802作用最强,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尚有解聚作用。3药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与降低大鼠肝线粒体氧耗量、呼吸控制率和减少磷/氧(P/O)比值等作用颇为一致,表明3药的抗血小板作用与干扰血小板的能量代谢有关。赤芍精抑制兔富血小板血浆(PRP)与AA孵育时血栓烷A2(TXA2)样物质的生物合成,使其生成物对兔主动脉条的收缩幅度显着降低,表明赤芍精抑制血小板聚集与对抗TXA2的促聚集作用有关。给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静滴赤芍精可使扩大聚集型血小板的百分数与聚集数显着减少,表明能使增高的血小板表面活性和聚集性明显降低。上述实验表明,赤芍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机制可能与干扰血小板的能量代谢,抑制TXA2的生物合成及提高血小板内cAMP含量等有关。

  3.降血脂和抗动脉硬化作用 赤芍浸膏片5g(生药)/kg,每日服1次,连用10-15星期,使高脂血兔的血浆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h)显着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及HDL2-Ch显着高于对照组;Tch/HDL-Ch,Tch/HDL2-Ch,LDL-Ch/HDL-Ch和LDL-Ch/HDL2-Ch比值显着降低,同时使高脂血症所致血栓烷A2/前列环素(TXA2/PGI2)比值趋于正常。此外并可降低血浆过氧化脂质(LPO),动脉壁脂质、钙和磷脂及主动脉斑块面积。赤芍抗动脉硬化的机制可能与改善脂蛋白组分比值、降低血浆过氧化脂质、减少钙沉积于动脉壁,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TXA2/PGI2平衡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而增加动脉壁内cAMP浓度等有关。

  4.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赤芍(草芍药)煎剂对离体蟾蜍心脏和家兔在位心脏,小剂量(l:0.5,0.05ml)轻度抑制,使心率减慢,搏出量减少;大剂量(1:0.

治疗疾病: 崩带 闭经 肠风 肠风下血 疮疡 跌扑损伤 发斑 腹痛 活血 活血祛瘀 积聚 经闭 经闭痛经 凉血 淋浊 目赤 目赤肿痛 衄血 清热凉血 祛瘀 散瘀 散瘀止痛 疝瘕 痛经 吐血 吐血衄血 下血 胁痛 痈肿 痈肿疮疡 症瘕 止痛 肿痛


赤芍的功效 赤芍的用途 赤芍可以治疗 赤芍的用法 赤芍的用量 赤芍主要治疗 赤芍能够治疗的疾病 赤芍的用法 赤芍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刺槐

      【拼音名】Cì Huái   【别名】洋槐、刺儿槐   【来源】豆科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以花入药。   【生境分布】东北、西北、华北、华东。   【化学成份】叶含有刺槐甙(acaciin,C 28 H 32 O 13
  • 臭菘

      【拼音名】Chòu Sōnɡ   【别名】黑瞎子白菜   【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臭菘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mplocarpus foetidus(L.)Salisb.[Dracontiumf oetidum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
  • 粗腿羊肚菜

      【别名】皱柄羊肚菌、粗腿羊肚菌、羊肚菜   【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盘菌目马鞍菌科粗腿羊肚菜Morchella crassipes (Vent.) Pers.,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布】春夏之交雨后产生于混交林内地上。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益肠胃,
  • 刺针草

      【拼音名】Cì Zhēn Cǎo   【别名】鬼针草、盲肠草、一包针、粘身草、婆婆针、金盏银盘、跟人走、钢叉草   【来源】菊科刺针草属植物刺针草Bidens bipinnata L.及三叶刺针草B. pilosa L.,以全草入药。夏季开花时采收,切段,晒干。  
  • 椿树花

      【拼音名】Chūn Shù Huā   【别名】椿花、椿芽树花、春尖花。   【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香椿Toona sinensis(A.Juss.)Roem.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oona sinensis(A.Juss.)Roem.[Cedrela s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