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藏荆芥

藏荆芥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藏荆芥


藏荆芥

  【拼音名】Cánɡ Jīnɡ Jiè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藏荆芥的地上部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peta angustifolia C.Y.Wu

  

  【原形态】藏荆芥,多年生草本,高约60cm。茎直立,多分枝,四棱形,具细条纹,被向下而近于卷曲的微柔毛。叶对生;无柄;茎叶线状披针形,长2-4cm,宽0.7-0.8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边缘近全缘,或疏生1-3对锯齿,两面均具微柔毛及腺点;苞叶与茎叶同形,略近于钻形,向上渐小,短于轮伞花序,全缘。轮伞花充了腋生,1-5花;苞片线形,长5-10mm,宽约1mm,两面被微柔毛;花梗被微柔毛;花萼管状,二唇形,连齿在内长1.5cm,管长8mm,脉15,明显,后3齿三角形,前2齿下弯,具硬刺尖;花冠蓝色或紫色,长2.5-3cm,外面被微柔毛,管筒长2-2.5cm,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先端2裂,裂片达中部,边缘波状,下唇反卷,3裂,中裂片最大,先端凹陷,边缘波状;雄蕊4,前对较短,内藏,后对较长,花丝先端有极突出的附属物,花药2室,水平叉开。小坚果长圆状卵形,先端圆,具成丛柔毛。花期7-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0m以下的宅旁或灌丛中,亦有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山东、河南、湖北、西藏等地。

  【性味】味辛;性凉

  【功能主治】息风止痉;消肿止痛。主癫痫抽搐;创伤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研末。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创伤 癫痫 消肿 消肿止痛 止痉 止痛 肿痛


藏荆芥的功效 藏荆芥的用途 藏荆芥可以治疗 藏荆芥的用法 藏荆芥的用量 藏荆芥主要治疗 藏荆芥能够治疗的疾病 藏荆芥的用法 藏荆芥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柽乳

      【出处】《开宝本草》   【拼音名】Chēnɡ Rǔ   【来源】为柽柳科植物柽柳、桧柽柳或多枝柽柳的树脂。   【功能主治】合质汗药,治金疮   【摘录】《中药大辞典》
  • 茨黄连

      【出处】《分类草药性》   【拼音名】Cí Huánɡ Lián   【别名】十大功劳根(《植物名实图考》),土黄连(《贵州民间方药集》),土黄柏(《福建民间草药》),石黄连(《陆川本草》),刺黄连(《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阔
  • 川黔鸭脚木

      【拼音名】Chuān Qián Yā Jiǎo Mù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短序鹅掌柴的茎皮和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efflera bodinieri(Levl.)Rehd,[Heptapleurum bodinieri Levl.]   采收和储藏:夏、
  • 赤小豆叶

    “赤小豆叶”在《中药大辞典》 “赤小豆叶”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赤小豆叶   【出处】《别录》   【拼音名】Chì Xiǎo Dòu Yè   【别名】赤小豆藿(《别录》)   【来源】为豆科植物赤
  • “莼”在《中药大辞典》 “莼”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莼   【出处】《别录》   【拼音名】Chún   【别名】茆((诗经》),屏风(《楚辞》),凫葵(《毛诗传》),虊(《说文》),水葵(陆玑《诗疏》),水芹(《齐民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