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辫子草根

辫子草根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辫子草根


辫子草根

“辫子草根”在《中药大辞典》

“辫子草根”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辫子草根

  【出处】《云南中草药》

  【拼音名】Biàn Zi Cǎo Gēn

  【来源】为豆科植物小叶三点金的根。夏、秋采收。

  【性味】江西《草药手册》:"甘,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血,通络。治黄疸,痢疾,小便淋痛,风湿痛,咯血,崩漏,白带,痔疮,跌打损伤。

  ①《云南中草药》:"消炎止血,利湿通络。治产后流血,红崩白带,经闭,虚弱盗汗,痢疾,风湿,尿路感染,痔疮,脱肛,跌打损伤。"

  ②江西《草药手册》:"清热明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泡酒。

  【附方】①治小儿疳积,小叶三点金根三至四钱,水煎,去渣,酌加红糖调服。

  ②治黄疸:小叶三点金根一两,水煎,去渣,酌加红糖调服。

  ③治肺痨咳嗽、咯血、颈淋巴结结核:小叶三点金根七钱,用猪瘦肉三两煮汤煎药服。

  ④治陈伤:小叶三点金根二至三两,珍珠菜根、八角枫根各二钱,水煎,冲红糖、黄酒,早晚饭前各服一次。(选方出江西《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辫子草根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拼音名】Biàn Zi Cǎo Gēn

  【英文名】Root of Smalleaf Desmodium

  【别名】爬地香;小叶三点金根。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小叶三点金草Desmodium microphylLum(Thunb.)DC.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smodium microphyllum(Thunb.)DC.[Hedysarum microphyllum Thun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小叶三点金草 草本,平卧或直立。根粗,木质。茎分枝,纤细,无毛。托叶披针形;三出复叶,顶生小叶长圆形,长2-9mm,宽约4mm,先端圆钝,微凹,有短尖,基部圆形,上面无毛,下面具白色长柔毛,侧生小叶稍小。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花梗有开展短毛;花萼浅钟状,萼齿披针形,较萼筒长,有白色柔毛;花冠淡紫色,旗瓣近圆形,基部狭,无爪,龙骨瓣与翼瓣等长;雄蕊10,二体。荚果有荚节2-4,有毛荚节长约4mm,宽约3mm。花、果期5-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小草多缠绕成团。根粗壮有分枝,木化。茎较细,小叶3,顶端小叶较大,2-9mm,可达17mm,宽约4mm,椭圆形,先端圆形具短尖,基部圆形,全缘,绿色,下表面具柔毛,两侧小叶很小。有时可见总状花序或荚果,荚果长8-16mm,直径约3mm,有荚节2-4,节处有缢缩,表面被短毛。气特异。

  【性味】甘;苦;凉

  【归经】肝;膀胱;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咳平喘;消肿解毒。主石淋;胃痛;黄疸;痢疾;咳嗽;哮喘;小儿疳积;毒蛇咬伤;痈疮瘰疬;漆疮;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熏洗。

  【附方】①治小儿疳 积:小叶三点金根三至四钱,水煎,去渣,酌加红糖调服。②治黄疸:小叶三点金根一两,水煎,去渣,酌加红糖调服。③治肺痨咳嗽、咯血、颈淋巴结结核:小叶点金根七钱,用猪瘦肉三两煮汤煎药服。④治冻伤:小叶三点金根二至三两,珍珠菜根、八角枫根各二钱。水煎,冲红糖、黄酒,早晚饭前各服一次。(选方出江西《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1.《云南中草药》:消炎止血,利湿通络。治产后流血,红崩白带,经闭,虚弱盗汗,痢疾,风湿,尿路感染,痔疮,脱肛,跌打损伤。

  2. 江西《草药手册》:清热明目。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白带 崩漏 盗汗 跌打 跌打损伤 毒蛇 毒蛇咬伤 风湿 风湿痛 疳积 红崩 红崩白带 黄疸 解毒 经闭 咯血 咳嗽 痢疾 淋痛 利湿 瘰疬 明目 尿路感染 平喘 漆疮 清热 清热利湿 清热明目 蛇咬 蛇咬伤 石淋 通络 脱肛 胃痛 小便淋痛 哮喘 小儿疳积 消炎 消肿 消肿解毒 痈疮 痔疮 止咳 止咳平喘 止血

辫子草根


辫子草根的功效 辫子草根的用途 辫子草根可以治疗 辫子草根的用法 辫子草根的用量 辫子草根主要治疗 辫子草根能够治疗的疾病 辫子草根的用法 辫子草根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半拉子

    “半拉子”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半拉子”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拉子   【别名】见风干   【来源】榛科鹅耳枥属植物千金榆Carpinus cordata Blume.,以果穗入药。秋季采,晒干。   【性味】甘、淡,平。
  • 波罗蜜树液

    “波罗蜜树液”在《中药大辞典》 “波罗蜜树液”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波罗蜜树液   【出处】《广西中草药》   【拼音名】Bō Luó Mì Shù Yè   【来源】为桑科植物木波罗树干中流出的
  • 白山苔

    “白山苔”在《中药大辞典》 “白山苔”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白山苔   【出处】《吉林中草药》   【拼音名】Bái Shān Tái   【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细叶杜香的叶。全年可采,阴干,或采鲜叶熬膏。  
  • 北丝石竹

      【拼音名】Běi Sī Shí Zhú   【别名】商陆、银柴胡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草原石头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ypsophila davurica Turcz.ex Fenzl.   采收和储藏:立秋至秋分之间,将根挖出,去掉根茎,剪去须根,洗
  • 变叶美登木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拼音名】Biàn Yè Měi Dēnɡ Mù   【英文名】Variable-leaved Mayten   【别名】变叶裸实、刺仔木、咬眼刺(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变叶美登木的地上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