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宝盖草

宝盖草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宝盖草


宝盖草

“宝盖草”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宝盖草”在《中药大辞典》

“宝盖草”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宝盖草

  【拼音名】Bǎo Gài Cǎo

  【别名】接骨草[昆明]、蜡烛扦草、莲台夏枯草、佛座草、灯笼草

  【来源】唇形科野芝麻属植物宝盖草Lamium amplexicaule L.的全草。春夏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辛、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祛风,消肿解毒。用于黄疸型肝炎,淋巴结结核,高血压,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外用治跌打伤痛,骨折,黄水疮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研粉撒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宝盖草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拼音名】Bǎo Gài Cǎo

  【别名】接骨草、莲台夏枯、毛叶夏枯,灯龙草(《滇南本草》),珍珠莲(《植物名实图考》),佛座(《植物学大辞典》),风盏、连钱草、大铜钱七(《广西中兽医药植》),蜡烛扦草(苏医《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宝盖草的全株。

  【原形态】一年生直立草本。茎软弱,方形,常带紫色,被有倒生的稀疏毛,高10~60厘米。叶肾形或圆形,基部心形或圆形,边缘有圆齿和小裂,两面均有毛;根出叶有柄,茎生叶无柄,基部抱茎。花轮有花2至数朵,花无柄,腋生,无苞片;花萼管状,长5~6毫米,有5齿,外面和齿缘均有长细毛;花冠紫红色,长9~17毫米,外面被绒毛,冠筒细,基部无毛环,喉部扩张,上辱直立,长圆形,盔状,下唇3裂,中裂片扇形,先端深凹,侧裂片宽三角形;雄蕊4,2强,花药朱红色;花柱2裂,针形。小坚果长圆形,具3棱,顶端截形,褐黑色,有白色鳞片状突起。花期3~4月。果期6月。

  【生境分布】生于路边、荒地。分布东北、江苏、浙江、四川、江西、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湖北、西藏等地。

  【化学成份】叶含环臭蚁醛类葡萄糖甙:野芝麻甙、去乙酰野芝麻甙、野芝麻新甙、去羟野芝麻新甙。鲜叶中野芝麻新甙的含量约为0.02%。

  【性味】辛苦,温。

  ①《滇南本草》:"味苦,性温。"

  ②《滇南本草图说》:"温,辛。"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消肿,止痛。治筋骨疼痛,四肢麻木,跌打损伤,瘰疬。

  ①《滇南本草》:"治筋骨痰火疼痛,手足麻木不仁。祛周身游走之风,散瘰疬手足痰核。治跌打损伤,接骨。止脑漏鼻渊。包痰火红肿疼痛。"

  ②《植物名实图考》:"养筋,活血,止遍身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散剂。外用:捣敷。

  【附方】①治从高坠损,骨折筋伤:接骨草二两,紫葛根一两(锉),石斛一两(去根锉),巴戟一(二)两,丁香一两,续断一两,阿魏一两(面裹,煨面熟为度)。上药,捣粗罗为散。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二钱。(《圣惠方》接骨草散)

  ②治跌打损伤,足伤,红肿不能履地:接骨草、苎麻根、大蓟。用鸡蛋清、蜂蜜共捣烂敷患处,一宿一换,若日久疼痛,加葱、姜再包。

  ③治痰火,手足红肿疼痛:接骨草五钱,鸡脚刺根二钱,土黄连二钱。共捣烂,点烧酒包患处三次。肿消痛止后加苍耳、白芷、川芎,去黄连、鸡脚刺根,点水酒煎服三次。

  ④治女子两腿生核,形如桃李,红肿结硬:接骨草三钱。水煎,点水酒服。又发,加威灵仙、防风、虎掌草,三服。(②方以下出《滇南本草》)

  ⑤治淋巴结结核:㈠宝盖草嫩苗一两,鸡蛋二只,同炒食。㈡宝盖草二至三两,鸡蛋二至三只。同煮,蛋熟后去壳,继续煮半小时,食蛋饮汤。㈢鲜宝盖草二两。捣烂取汁,药汁煮沸后服。均隔日一次,连服三至四次。(苏医《中草药手册》)

  ⑥治口歪,半身不遂:接骨草、防风、钩藤、胆星。水煎,点水酒、烧酒各半服。(《滇南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宝盖草

  【出处】出自《植物名实图考》

  【拼音名】Bǎo Gài Cǎo

  【英文名】Herb of Henbit Deadnettle, Henbit Deadnettle

  【别名】接骨草、莲台夏枯、毛叶夏枯、灯龙草、珍珠莲、佛座、风盏、连钱草、大铜钱七、蜡烛扦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宝盖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mium amplexicaule 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全草,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0-50cm。茎丛生,基部稍斜升,细弱,四棱形,常带紫色,被倒生疏毛。叶对生;有短柄,向上渐无柄,抱茎;叶片肾形或近圆形,先端圆,基部心形或圆形,边有圆齿或浅裂,两面均被细毛。轮伞花序6-10花,其中常有闭花授精的花;除基部一对叶外,其余叶腋部均有花,花外被长毛;花萼管状,裂齿5,长而锥尖;花冠紫红色或粉红色,管部细长,近直立,内无毛环,上唇亦近直立,长圆形,稍盔状,下唇平展,有3裂片,中裂片倒心形,先端有深凹;雄蕊4,与花柱近等长,均内藏,花药平叉形,有毛。小坚果长圆形,具3棱,褐黑色,有白色鳞片状突起。花期3-5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路边、草丛、庭园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西北、华东、华中和西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茎呈方柱形,长5-45cm,表面略带紫色,被稀疏毛茸。叶多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肾形或圆形,基部心形或圆形,边缘具圆齿或小裂,两面被毛;茎生叶无柄,根出叶具柄。轮伞花序。小坚果长圆形,具3棱,先端截形,褐黑色,表面有白色疣突。质脆。报导微,味苦。

  【化学成份】含多种环烯醚萜甙类:野芝麻甙(lamioside),7-去乙酰野芝麻甙(lamiol),野芝麻酯甙(lamiide),野芝麻新甙(ipolamiide),7-去甲-6-羟基山栀甙甲酯(almlabid),山栀甙甲酯(shanzhiside Me ester),假杜鹃素(barlerin),7-乙酰基野芝麻新甙(ipolamiidoside),5-脱氧野芝麻甙(5-deoxylamioside),6-脱氧野芝麻甙(6-deoxylamioside)[1].

  【性味】味辛;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解毒消肿。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面竣;黄疸;鼻渊;瘰疬;肿毒;黄水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治筋骨痰火疼痛,手足麻木不仁。祛周身游走之风,散瘰疬手足痰核。治跌打损伤,接骨。止脑漏鼻渊,包痰火红肿疼痛。

  2.《植物名实图考》:养筋,活血,止遍身疼痛。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半身不遂 鼻渊 跌打 跌打伤 跌打伤痛 跌打损伤 肝炎 高血压 骨折 黄疸 黄疸型肝炎 黄水疮 活血 活血祛风 活血通络 解毒 解毒消肿 接骨 筋骨疼痛 淋巴结结核 利湿 瘰疬 麻木 麻木不仁 面神经麻痹 清热 清热利湿 祛风 手足麻木 四肢麻木 痰核 疼痛 通络 消肿 消肿解毒 治跌打 止痛 肿毒


宝盖草的功效 宝盖草的用途 宝盖草可以治疗 宝盖草的用法 宝盖草的用量 宝盖草主要治疗 宝盖草能够治疗的疾病 宝盖草的用法 宝盖草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白枪杆

    “白枪杆”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白枪杆”在《中药大辞典》 “白枪杆”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枪杆   【拼音名】Bái Qiānɡ Gǎn   【别名】根根药、对节木、狗骨头树   【来源】木犀科白蜡树属植物白
  • 白竻薳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拼音名】Bái Lè Yuǎn   【别名】白茨叶(《分类草药性》),白竻花叶(《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白竻的嫩枝叶。全年可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刺三甲"条。  
  • 扁蕾

    “扁蕾”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扁蕾”在《中药大辞典》 “扁蕾”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扁蕾   【拼音名】Biǎn Lěi   【别名】沼生扁蕾   【来源】龙胆科扁蕾属植物湿生扁蕾Gentianopsis paludos
  • 斑鸠

    “斑鸠”在《中药大辞典》 “斑鸠”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斑鸠   【出处】《嘉佑本草》   【拼音名】Bān Jiū   【别名】斑鵻、锦鸠(《范汪方》),斑鹪(《本草衍义》),鹁鸠(《六书故》),祝鸠(《纲目》)。   【来源】
  • 巴豆叶

    “巴豆叶”在《中药大辞典》 “巴豆叶”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巴豆叶   【出处】《南宁市药物志》   【拼音名】Bā Dòu Yè   【别名】双眼龙叶(《岭南采药录》),大叶双眼龙叶(《岭南草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