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百尾笋

百尾笋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百尾笋


百尾笋

  【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拼音名】Bǎi Wěi Sǔn

  【别名】石竹根(《草木便方》),竹林梢、万花梢(《分类草药性》),黄牛尾巴(《贵州民间方药集》),竹林霄(《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万寿竹之根茎及根。夏,秋间采收。

  【原形态】万寿竹,又名:宝铎草。多年生草本。根茎长而肥白,有时匍匐。茎直立,高30~60厘米。上方稍斜倾。叶长椭圆形至宽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稍尖,长4~8厘米,宽1.3~4.7厘米;叶柄很短。伞形花序;花1~3朵,顶生,下垂,花梗长1.5~3厘米;花白色,上方绿色;花被6,先端急尖,有时为凸端,基部渐次狭窄,下半部边缘及内面有短毛;雄蕊6,花丝无毛,长达2厘米,药宽线形;雌蕊1,子房椭圆形,3室,花柱无毛,上部3裂。浆果黑色,球形,径约6毫米。花期3月。

  【生境分布】生于低山区林下阴处。分布贵州、四川等地。

  【性状】干燥根茎,分支,上有残茎痕,须状根较租,稀疏,外表棕黄色,弯曲,长约15~30厘米,直径约3毫米。质硬脆,易断,断面平整,中间有黄色柔韧的木心,周围浅黄白色。气无,味淡而粘。

  产贵州、四川等地。

  【药理作用】用四种不同方法提取的制剂(Ⅰ、Ⅱ、Ⅲ、Ⅳ),给麻醉蛙皮下注射(37.5克/公斤),有朋显的强心作用;Ⅱ、Ⅲ、Ⅳ给麻醉兔静脉注射(4.69克和9.38克/公斤),也有同样效果;不麻醉犬用Ⅲ、Ⅳ静脉注射(4.69克、9.38克和14.1克/公斤),能使心音显着增强,心率减慢较其他强心甙明显;Ⅲ大量(14.1克/公斤)注射时出现过早搏动,呕吐和排便,给药7~12天内有食欲减退,反应迟钝,轻度共济失调。

  【性味】甘,平。

  ①《草木便方》:"温。"

  ②《天宝本草》:"甘淡,微温。"

  ③《贵阳民间药草》:"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健脾消积。治虚损咳喘,痰中带血,肠风下血,食积胀满。

  ①《草木便方》:"治劳伤气血虚损,耳鸣,清火化痰,消气肿痞满积聚。"

  ②《分类草药性》:"治虚咳,清气火。"

  ③《天宝本草》:"补脾,润肺,壮筋。治肠风下血,痔。"

  ④《四川中药志》:"治胸腹胀及小儿食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附方】①治咳嗽痰中带血:百尾笋五钱,蒸冰糖服。(《贵阳民间药草》)

  ②治肺气肿:竹林霄、白鲜皮、鹿衔草,炖鸡服."四川冲药志》)

  ③治病后体虚遗尿:百尾笋一两,岩白菜一两,大苋菜一两。炖肉吃。(《贵阳民间药草》)

  ④接骨:百尾笋、水冬瓜、野葡萄根、泽兰,加酒共捣烂包伤处。(《贵阳民间药草》)

  【备注】百尾笋药材,除上述品种外,尚有同属植物广东万寿竹的根及根茎,亦同等使用。参见"竹叶参"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治疗疾病: 补脾 肠风 肠风下血 耳鸣 腹胀 化痰 健脾 健脾消积 积聚 咳喘 劳伤 清火 润肺止咳 润肺 食积 食积胀满 痰中带血 小儿食积 消积 下血 虚咳 胀满 止咳


百尾笋的功效 百尾笋的用途 百尾笋可以治疗 百尾笋的用法 百尾笋的用量 百尾笋主要治疗 百尾笋能够治疗的疾病 百尾笋的用法 百尾笋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半枫荷

      【拼音名】Bàn Fēnɡ Hé   【别名】翻白叶树、红半枫荷、大叶半枫荷、白背枫、阴阳叶、铁巴掌、半梧桐、番张麻、米纸   【来源】为梧桐科翅子树属植物异叶翅子木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 hance,以根或茎枝入药。全年可采,分别
  • 白附子

    “白附子”在《中国药典》 “白附子”在《中华本草》 《中国药典》:白附子   【拼音名】Bái Fù Zǐ   【英文名】RHIZOMA TYPHONII   【别名】禹白附子、独角莲、独脚莲、牛奶白附、鸡心白附、疔毒豆、麻芋
  • 波缘假瘤蕨

      【拼音名】Bō Yuán Jiǎ Liú Jué   【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波缘假瘤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matopsis engleri(Luerss.)H.Ito[Polypodium engleri Luerss.]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
  • 蚌壳草根

    “蚌壳草根”在《中药大辞典》 “蚌壳草根”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蚌壳草根   【出处】《红河中草药》   【拼音名】Bànɡ Ké Cǎo Gēn   【别名】咳嗽草、大铁扫把   【来源】为豆科植物半灌木千斤
  • 白芥子

    “白芥子”在《中药大辞典》 “白芥子”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白芥子   【出处】《唐本草》   【拼音名】Bái Jiè Zǐ   【别名】辣菜子(《中药志》)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种子。夏末、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