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白牛胆

白牛胆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白牛胆


白牛胆

“白牛胆”在《中药大辞典》

“白牛胆”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白牛胆

  【出处】《泉州本草》

  【拼音名】Bái Niú Dǎn

  【别名】毛老虎(《生草药性备要》),猪耳风、大力黄(《广西野生资源植物》),白叶菊(《广西中兽医药植》),大麻香、毛柴胡、白面风、土蒙花(《湖南药物志》),大刀药、白背风、白羊耳、华耳木、金边草、上大黄(《广西药植名录》),过山香(《广西民间常用草药》),羊耳茶、毛茶(《福建中草药》),山白芷(《广东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羊耳菊的全草。全年可采。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至1米多,直立,枝条粗壮,被绵毛。单叶互生;狭矩圆形至近倒卵形,长7~10厘米,先端渐尖至钝形,边缘有小锯齿,基部浑圆至广楔形,叶面绿色,有腺点,被粗毛,背白色,密被绢毛或绵毛。头状花序顶生或近顶的腋生,组成稠密的伞房花丛;总苞片数列,矩形至广披针状,长3~7毫米,宽1毫米,被短毛,边缘膜质.成熟后反卷;花托秃裸,有窝点;舌状花冠前端每为3裂,管状花冠5裂,黄色;雄蕊5枚,花药基部矢形,有长尾;子房下位,1室,柱头2裂。瘦果长约1.5毫米,被绢毛;冠毛白色带浅黄色。花期7~8月。果期11~12月。

  【生境分布】生于荒山、丘陵、山腰以下草丛中,或灌木丛中。分布江西、福建、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地。

  【化学成份】含挥发油、黄酮、甾醇和酚类等。

  【药理作用】小鼠腹腔注射煎剂有止咳作用(氨水喷雾法),但无祛痰(小鼠酚红法)及平喘作用(豚鼠组织胺喷雾法)。

  【性味】①《泉州本草》:"味苦微辛,性子,无毒。"

  ②《湖南药物志》:"辛,温,无毒。"

  【归经】《泉州本草》:"入肝、肺、脾、胃诸经。"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行气,化滞。治风湿关节疼痛,胸膈痞闷,疟疾,痢疾,泄泻,产后感冒,肝炎,痔疮,疥癣。

  ①《广西野生资源植物》:"治痢疾,水泻。"

  ②《泉州本草》:"行气止痛,开胸利膈,泻肝明目,利湿消食。"

  ③《实用中草药》:"疏风解表,祛湿利水。治产后感冒、瘀血痛,妊娠小便不通,肝炎,胃痛。消化不良,腹痛,齿漏,颈淋巴结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者1~2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附方】①治腰腿痛:羊耳菊一两,胡枝子根六钱,大风藤三钱,当归六钱。水煎,一日二次分服。(《常用中草药配方》)

  ②治疟疾:白牛胆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③治痢疾:白牛胆干叶一两。水煎泡乌糖服。

  ④治溏泄:白牛胆干叶一两半。水煎服。

  ⑤治目痛:白牛胆鲜叶一两。水煎服。(③方以下出《泉州本草》)

  ⑥杀灭微丝蚴:㈠羊耳茶二两,槟榔五钱。水煎服,连服七剂。㈡羊耳茶四两。水煎服,连服六至七剂。(《福建中医药》(4):1,1959)

  ⑦治产后伤风:羊耳菊六钱,华荆芥三钱,木芙蓉四钱,煎服。(《常用中草药配方》)

  ⑧治胆结石及胆囊炎:羊耳菊,白花蛇舌草、牛皮消各五钱,连钱草一两,石菖蒲二钱,皂角一钱。水煎三次分服。(《常用中草药配方》)

  ⑨治痔疮、疥癣:羊耳菊二两。煎水洗患处。(《湖南药物志》)

  【临床应用】治疗早期血吸虫病:取山白芷(全草)、苍耳草(全草去果、叶)干品各1两,每日1剂煎服。1个月为一疗程。治疗早期血吸虫病患者28例,治后进行即期疗效观察,结果粪孵3次复查有9例阴转。服药后一般都有轻度头昏,个别持续数小时,未经处理自行消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牛胆

  【出处】出自《泉州本草》。

  【拼音名】Bái Niú Dǎn

  【英文名】Sheepear Inula Herb, all-grass of Sheepear Inula

  【别名】毛老虎、猪耳风、大力黄、大力王、白叶菊、大刀药、白背风、白羊风、白羊耳、华耳木、金边草、上大黄、过山香、大麻香、毛柴胡、白面风、土蒙花、羊耳茶、毛茶、白头翁、飞扬药、观音茶、羊仔耳、白面猫子骨、壮牛浪、八面风、蜡毛香、羊耳风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羊耳菊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nula cappa (Buch.-Ham.) DC.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羊耳菊 亚灌木,高70-200cm,根茎粗壮,多分枝。茎直立,粗壮,全株被污白色或浅褐色绢状或棉状密茸毛,上部或从中部起有分枝。下部叶在花期脱落后留有被白色或污白色绵毛的腋芽。叶互生;中部叶有长约0.5cm的柄,上产叶无柄;叶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中部叶长10-16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圆形或近楔形,边有小尖头细齿或浅齿,上面被基部疣状的密糙毛,中脉毛较密,下面被白色或污白色绢状厚茸毛。头状花序倒卵形,直径5-8mm,多数密集于茎和枝端成聚伞圆锥状;总苞片5层,外层较内层短3-4倍,被白色或带褐色茸毛;小花黄色,长4-5.5mm,外围花舌片短小或无舌片;中央筒状花狭漏斗状。瘦果长圆柱形,被白以长绢毛,冠毛褐色黄,约与筒状花等长,有50余条糙毛。花期6-10月,果期8-12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3200m的亚热带、热带低山或亚高山的湿润或干燥的丘陵地、荒地、灌丛或草地,在酸性土,、砂土及粘土上常见。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长90-150cm。茎圆柱形,少分枝,直径0.3-1cm,表面灰褐色至暗褐色,有细纵纹及凸起的椭圆形皮孔,叶痕明显,半月形,皮层易剥离。质硬,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叶片易脱落,常卷曲,展开后呈狭短圆形或近倒卵形,长7-9cm,宽1.5-2cm,边缘有小锯齿,先端渐尖或钝形,基部浑圆形广楔形,上表面黄绿色,具黄色粗毛,下表面黄白色,被白色绢毛。偶带有顶生或腋生的头状花序组成的伞房花丛。花小,为舌状花和管状花,瘦果具棱,有冠毛。气香,味辛微苦。

  以茎粗壮、叶多者为佳。

  显鉴别 叶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排列紧密,细胞类圆形,外有非腺毛,偶见腺毛;主体上、下表皮内侧各有4-7列厚角细胞,维管束9-10个,排成弧状,分上下两层维和束外韧型,上层维管束木质部在下方,韧皮部在上方。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呈不规则长圆柱形或多角形,无气孔,具非腺毛。下表皮细胞呈多角形,壁波状弯曲,气孔多,不定式或不等式,副卫细胞4-6,外具非腺毛。

  粉末特征:灰白色。①非遥毛众多,为2-7细胞,长180-250-420μm。②偶凶腺毛。腺头单细胞,腺柄4-9细胞。③冠毛穗状。④花粉粒呈类球形,外壁刺状,直径22-28μm。⑤石细胞类圆形、椭圆形、类方形或类长方形,直径12-25-20μm,壁厚5-10-05μm,木化,孔沟明显。⑥导管螺纹、孔纹,直径20-30μm。纤维两头平截或梭状,直径20-25μm,壁厚5-10μm。⑦气孔不定式、不等式。

  【化学成份】1.全草含(2R,3R)-5-甲氧基-3,5,7,2-甲羟基黄酮[(2R,3R)-5-metho-xy-3,5,7,2-tetrahydroxyflavone],(2S)-5,7,2,5-甲羟基黄烷酮[(2S)-5,7,2,5-tetrahydroxyflavanone],7,5-二甲氧基-3,5,2-三羟基黄酮(7,5-dimethoxy-3,5,2-trihydroxyflavone)[1,2]。

  2.aangelate),L-肌醇-2,3,5,6-四当归酸酯(L-inositol-2,3,5,6-tetraangelate),几醇-1,3,4,6-四当归酸酯(myoinositol-1,3,4,6-tetraagnelate),几醇-2,4,5,6-四当归酸酯(myoinositol-2,4,5,6-tetraagnelate),百里香酚(thymol),异百里香酚(isothymol),β-金合欢烯(β-farnesene),角鲨烯(squalene),1β,10α-环氧-,10-二氢丁香烯(1β,10α-epoxy-1,10-dihydrocaryophyllene)[3],2,3-二羟基-9-当归氧基大牻牛儿烯内酯(2,3-dihydroxy-9-angeloxyger-macra-4-en-6,12-olide)[4]。

  3.皮含羽扇豆醇(lupe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二十四烷酸(ligeoceric acid),油酸(ole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癸酸(capr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月桂酸(lauric acid),辛酸(caprylic acid)[5,6]。

  【药理作用】小鼠腹腔注射煎剂有止咳作用(氨水喷雾法),但无祛痰(小鼠酚红法)及平喘作用(豚鼠组织胺喷雾法)。

  【性味】味辛;甘;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行气利湿;解毒消肿。主风寒感冒;咳嗽;风湿痹痛;泄痢;肝炎;乳腺炎;痔疮;湿疹;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水煎洗。

  【注意】用药期间禁食酸、辣食物。

  【各家论述】1.《广西野生资源植物》:治痢疾,水泻。

  2.《泉州本草》:行气止痛,开胸利膈,泻肝明目,利湿消食。

  3.《实用中草药》:疏风解表,祛湿利水。治产后感冒、瘀血痛,妊娠小便不通,肝炎,胃痛,消化不良,腹痛,齿漏,颈淋巴结肿。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痹痛 风寒感冒 风湿 风湿痹痛 风湿关节疼痛 腹痛 感冒 肝炎 关节疼痛 解表 解毒 解毒消肿 疥癣 咳嗽 痢疾 利湿 利水 明目 疟疾 祛风 祛风散寒 祛湿 乳腺炎 散寒 湿痹 湿疹 疏风 疏风解表 水泻 疼痛 胃痛 小便不通 消化不良 消食 消肿 泄痢 泄泻 行气 行气止痛 瘀血 痔疮 止痛


白牛胆的功效 白牛胆的用途 白牛胆可以治疗 白牛胆的用法 白牛胆的用量 白牛胆主要治疗 白牛胆能够治疗的疾病 白牛胆的用法 白牛胆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白云瓜花

      【拼音名】Bái Yún Guā Huā   【来源】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蓝花土瓜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rremiayunnanensis(Courch.etGagnep.)R.c.Fang   采收和储藏:花期采收,阴干。   【原形态】蓝花土瓜 多年生缠绕草
  • 拔毒草

      【拼音名】Bá Dú Cǎo   【别名】筋骨草、散血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大籽筋骨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juga macrosperma Wall. Ex Benth.   采收和储藏:2-3月花开时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 白花丁香

      【拼音名】Bái Huā Dīnɡ Xiā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白花欧丁香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ringa vulgarisL.f.alba(Weston)Vass.[S.vulgaris L.var.alba Weston]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
  • 白草

      【拼音名】Bái Cǎo   【别名】倒生草、白花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白草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 Tzvel.[Pen-nisetum ongolicum Franch.;P.flaccidumauc
  • 芭茅果

      【拼音名】Bā Máo Guǒ   【别名】牛草果、苦芦骨。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芭茅根茎部叶鞘内的虫瘿。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scanthus floridulus (Labill.)Warb.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   【原形态】芭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