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鲎尾

鲎尾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鲎尾


鲎尾

“鲎尾”在《中药大辞典》

“鲎尾”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鲎尾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Hòu Wěi

  【来源】为鲎科动物东方鲎的尾部。

  【功能主治】①《本草拾遗》:"尾灰断产后痢。"

  ②《日华子本草》:"烧焦治肠风泻血,并崩中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烧存性,研末。

  【附方】①治产后痢:鲎骨及尾,烧为黑灰,米饮下,先服生地黄、蜜等煎讫,然后服尾。(《本草拾遗》)

  ②治肠风下血:鲎尾烧灰,米泔送服。(《泉州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鲎尾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拼音名】Hòu Wěi

  【英文名】King crab tail, Horseshoe crab tail

  【来源】药材基源:为鲎科动物中国鲎的尾。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chypleus tridentatus (Leach)

  采收和储藏:捕杀后将尾取下,洗净,晒干。

  【原形态】中国鲎,体似瓢形,深褐色,全长可达70cm,宽约30cm,雌性成体一般体重都在2kg以上。头胸部背甲广阔略呈马蹄形,自其前缘至左右两侧缘成半圆形,两侧向后突出成刺。背面突起较高(雄者稍扁平),中央有一纵脊,其前端有单眼1对,两侧各有纵脊1条,其上各有复眼1对,腹面凹陷,有口,有附肢6对,前面2对为头部的附肢,第1对短小,由3节组成,是为螯肢;第2对长大,由6节组成,称为脚须,幼体及雌体的末端2节均呈钳状,雄体的末端呈弯钩状,为抱接器;另4对称为胸肢,位于口两侧,基节常有倒刺,用以帮助摄食,又称颚肢,前3对末2节亦呈钳状,而后1对适于在沙土上挖洞及爬行。腹部略呈六角形,雄者两侧缘有6对可活动的倒刺,前3对较大,但雌者的第4、第5、第6对缘刺已退化成很短;腹面有条板状附肢6对,第1对左右相连盖住生殖孔,故称生殖厣,其余各对的外肢节内侧都有150-200页薄板状的书鳃,其内有血管网,可进行气体交换,另在头胸部有1对四叶的基节腺,用以排泄。腹部末端有一条呈三角棱锥形的尾剑,于上棱角及下侧两棱角基部均有锯齿状小刺,尾剑长度与背甲大致相等。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平时生活于水深40m以内的泥沙质海底,以蠕虫、环节动物、腕足动物及软体动物为食,昼伏夜出,5-8月为繁殖季节,雌雄成对爬到潮间带,通常雄性在雌体背上,6-7月为产卵盛期,雌鲎在产卵前在沙滩上挖穴,将卵产在穴中,每穴产卵100-1000粒,接着雄体把精液撒在其上而受精。袂孵出的幼鲎,体长仅7-8mm,没有剑尾,身体仅分中央及两侧三部分,与三叶虫的成虫极相似,故称三叶幼虫。要经20多次的蜕壳,共历8年左右,才达性成熟期。

  资源分布:分布的北界是浙江舟山外侧(岱山东南)海域。现已进行人工饲养。

  【性味】味咸;涩;性平

  【归经】肝;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止血;止痢。主肺结核咯血;鼻衄;胃出血;肠风下血;赤白久痢;崩漏带下;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3-10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附方】①治产后痢: 鲎骨及尾,烧为黑灰,米饮下,先服生地黄、蜜等煎讫,然后服尾。(《本草拾遗》)②治肠风下血: 鲎尾烧灰,米泔送服。 (《泉州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尾灰断产后痢。

  2.《日华子本草》:烧焦治肠风泻血,并崩中带下。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崩漏 崩漏带下 崩中 崩中带下 鼻衄 肠风 肠风下血 肠风泻血 带下 肺结核 肺结核咯血 久痢 咯血 下血 止痢

鲎尾


鲎尾的功效 鲎尾的用途 鲎尾可以治疗 鲎尾的用法 鲎尾的用量 鲎尾主要治疗 鲎尾能够治疗的疾病 鲎尾的用法 鲎尾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黑珠芽薯蓣

      【拼音名】Hēi Zhū Yá Shǔ Yù   【别名】野胭脂、毛狗卵   【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黑珠芽薯蓣的块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melanophyma Pramet Burkill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
  • 黑根药

      【拼音名】Hēi Gēn Yào   【别名】威灵仙、草威灵、黑头晕、千里光紫菀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狗舌紫菀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senecioides Franch.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根,除去上部分,洗净晒干。   【原形态】狗
  • 黑脂麻

      【出处】《纲目》   【拼音名】Hēi Zhī Má   【别名】胡麻、巨胜(《本经》),狗虱(《吴普本草》),鸿藏(《别录》),乌麻、乌麻子(《千金方》),油麻(《食疗本草》),交麻(《大业拾遗录》),黑芝麻(《三元延寿书》),巨肚子(《品汇精要》),小胡麻(《中国药学
  • 黑三棱

    “黑三棱”在《中药大辞典》 “黑三棱”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黑三棱   【拼音名】Hēi Sān Lénɡ   【别名】京三棱、草三棱、鸡爪棱、黑三棱、石三棱   【来源】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干燥块茎。   【性味】苦
  • 华萝藦

      【别名】奶浆藤   【来源】萝藦科华萝藦Metaplexis hemsleyana Oliv.,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陕西、河北、江西、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功能主治】补肾强壮。主治肾亏遗精,少乳,肢力劳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