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蚱蝉

蚱蝉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蚱蝉


蚱蝉

“蚱蝉”在《中药大辞典》

“蚱蝉”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蚱蝉

  【出处】《本经》

  【拼音名】Zhà Chán

  【别名】鸣蜩(《诗经》),蝒、马蜩(《尔雅》),螃(《方言》),鸣蝉(《唐本草》),秋蝉(《圣惠方》),蜘蟟(《七修类稿》),蚱蟟(《中药志》),知了(《江苏药材志》)。

  【来源】为蝉科昆虫黑蚱的全虫。6~7月间捕捉,捕得后蒸死,晒干。

  【原形态】雄虫体长而宽大,长4.4~4.8厘米,翅展12.5厘米,雌虫稍短;黑色,有光泽。头部横宽,中央向下凹陷,颜面顶端及侧缘淡黄褐色。复眼1对,大而横宽,呈淡黄褐色;单眼3个,位于复眼中央,排列呈三角形。触角短小,位于复眼前方。前胸背板两侧边缘略扩大,中胸背板有2个隐约的中央线状淡赤褐色的锥形斑。翅2对,透明有反光,翅脉显明,前缘淡黄褐色,翅基室1/3为黑色,亚前缘室呈黑色,并有一淡黄褐色斑点。后翅基部2/5为黑色。雄虫具鸣器,雌虫则无。足3对,淡黄褐色,腿节上的条纹、胫节基部及端部均黑色。腹部各节黑色,末端略尖,呈钝角。雄虫腹盖发达,不及腹部的一半,外缘呈弧形隆起;腹盖的外缘与后缘、各腹节的后缘以及分布在腹面分散的点,均为淡黄褐色。雌虫腹盖不发达,产卵器显著。

  生活史长,一个世代要经12~13年。若虫进入土内,吸取树根汁液,经几次蜕皮羽化为成虫。

  本昆虫的蜕壳(蝉蜕)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布】成虫多栖于柳、插、枫杨及苹果、梨、桃、杏等阔叶树木上。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性味】咸甘,寒。

  ①《本经》:"味咸,寒。"

  ②《别录》:"甘,无毒。"

  【归经】《本草汇言》:"入手太阴、足厥阴经。"

  【功能主治】清热,熄风,镇惊。治小儿惊风,癫痫,夜啼。

  ①《本经》:"主小儿惊痫,夜蹄,癫病,寒热。"

  ②《别录》:"主惊悸,妇人乳难,胞衣不出,又堕胎。"

  ③《药性论》:"主小儿惊哭不止,杀疳虫,去壮热,治肠中幽幽作声。"

  ④《唐本草》:"主小儿痫绝不能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个;或入丸、散。

  【附方】①治小儿风热惊悸:蚱蝉半两(去翅、足,微炒),茯神半两,龙齿三分(细研),麦门冬半两(去心,焙),人参三分(去芦头),钩藤三(二)分,牛黄二钱(细研),蛇蜕皮五寸(烧灰),杏仁二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捣罗为散。每服以新汲水调下半钱,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圣惠方》蚱蝉散)

  ②治小儿初生百日内发痫:蚱蝉(煅)、赤芍药各三分,黄芩二分。为末。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服。(《普济方》蚱蝉散)

  ③治诸风痫,胸中痰盛:干蚱蝉七枚(微炙),白藓皮一两,钩藤、细辛(去土)、川芎(锉,微炙)、天麻、牛黄(别研)各一分,蛇蜕五寸许(炙令黄)。上捣罗为末,同牛黄拌匀。每服一钱,水八分,入人参、薄荷各少许,煎五分,去滓,稍热服。(《普济方》蚱蝉汤)

  ④治小儿天钓,眼目搐上,筋脉急:蚱蝉一分(微炒),干蝎七枚(生用),牛黄一分(细研),雄黄一分(细研)。上药细研为散。不计时候,以薄荷汤调下一字,量儿大小加减服。(《圣惠方》蚱蝉散)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蚱蝉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1.《名医别录》:(蚱蝉)五月采,蒸干之,勿令蠹。

  2.《本草衍义》:蚱蝉,夏月身与声皆大者是。始终一般声,仍皆乘昏夜方出土中,升高处,背壳拆,蝉出。所以皆夜出者,一以畏人,二畏日炙干其壳而不能蜕也。至时寒则坠地。

  3.《纲目》:蝉,诸蜩总名也。夏月始鸣。大而色黑者,炸蝉也。曰蝒,曰马蜩,《诗》五月鸣蜩者是也。头上有花冠,曰螗蜩,曰蝘,曰胡蝉,《荡诗》如蜩如

  【拼音名】Zhà Chán

  【英文名】Cicada

  【别名】碉、鸣蜩、蝒、马蜩、蟧、鸣蝉、秋蝉、蜘蟟、炸蟟

  【来源】药材基源:为蝉科动物黑蚱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yptotympana pustulata Fabr

  采收和储藏:6-7月间捕捉,捕后蒸死、晒干。

  【原形态】黑蚱,体大色黑而有光泽;雄虫长4.4-4.8cm,翅展约12.5cm,雌虫稍短。复眼1对,大形,两复眼间有单眼3只,触角1对。口顺发达,刺吸式,唇基梳状,上唇宽短,下唇延长成管状,长达第3对足的基部。胸部发达,后胸腹板上有一显着的锥状突起,向后延伸。足3对。翅2对,膜质,黑褐色,半透明,基部染有黄绿色,翅静止时覆在背部如屋脊状。腹总值发7节,雄蝉腹部第1节间有特殊的发音器官,雌蝉同一部位有听器。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栖于杨、柳、榆、槐、枫杨等树上。经过一个世代往往要12-13年。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辽宁以南的大部分地区。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呈长圆形,长4-4.5cm,宽1.8-2cm。表面大部分黑色,腹面各部边缘呈淡黄褐色,有光泽。头部宽扁,复眼1对,椭圆状球形,黄褐色,半透明。胸背部具膜质翅,透明,翅脉淡黄褐色,多已破碎。胸腹部上端具足3对,多断落。雄虫下端有1对心形鸣器,雌虫无鸣器,腹部较小,有产卵器。尾端呈三角形钝尖,背部和腹部具环节。体轻,质脆。气微腥,味淡。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性味】味咸;甘;性寒

  【归经】肝;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熄风;镇惊。主小儿发热;惊风抽搐;癫痫;夜啼;偏头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个;或入丸、散。

  【附方】①治小儿风热惊悸:蚱蝉半两(去翅、足,微炒),茯神半两,龙齿三分(纲研),麦门冬半两(去心,焙),人参三分(去芦头),钧藤三(二)分,牛黄二钱(细研),蛇蜕皮五寸(烧灰),杏仁二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捣罗为散。每服以新汲水调下半钱,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圣惠方》蚱蝉散)②治小儿初生百日内发: 蚱蝉(煅)、赤芍药各三分,黄芩二分。为末。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服。(《普济方》蚱蝉散)③治诸风痫,胸中痰盛: 干蚱蝉七枚(微炙), 白藓皮一两,钩藤、细辛(去土)、川芎(锉,微炙)、天麻、牛黄(别研)各一分,蛇蜕五寸许(炙令黄)。上捣罗为末,同牛黄拌匀。每服一钱,水八分,入人参、薄荷各少许,煎五分,去滓,稍热服。 (《普济方》蚱蝉汤)④治小儿天钓,眼目搐上,筋脉急: 蚱蝉一分(微炒),干蝎七枚(生用),牛黄一分(细研),雄黄一分(细研)。上药细研为散。不计时候,以薄荷汤调下一字,量儿大小加减服。(《圣惠方》蚱蝉散)

  【各家论述】1.《本经》:主小儿惊痫,夜啼,癫病,寒热。

  2.《别录》:主惊悸,妇人乳难,胞衣不出,又堕胎。

  3.《药性论》:主小儿惊哭不止,杀疳虫,去壮热,治肠中幽幽作声。

  4.《唐本草》:主小儿痫绝不能言。

  【摘录】《中华本草》

  • 相关书籍记载:
  • 《本草纲目》:蚱蝉
  • 《千金翼方》:蚱蝉
  • 《本草经集注》:蚱蝉
  • 《新修本草》:蚱蝉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蚱蝉
  • 《本草衍义》:蚱蝉
  • 《本草蒙筌》:蚱蝉
  • 《冯氏锦囊秘录》:蚱蝉
  • 《本草乘雅半偈》:蚱蝉
  • 《名医别录》:蚱蝉
  • 《本草崇原》:蚱蝉
  • 《本经逢原》:蚱蝉

相关中药

  • 走茎丹参

      【出处】《广西药植名录》   【拼音名】Zǒu Jīnɡ Dān Shēn   【别名】乌痧草(《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湖广草的全草。夏、秋采全草,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茎匍匐,基部丛生3~4枝,四方形,略被绒毛。单叶对生
  • 皱巴坚螺

      【拼音名】Zhòu Bā Jiān Luó   【别名】天螺、圆螺   【来源】药材基源:为肋齿螺科动物皱巴坚螺的贝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aena cicatricosa(Muller)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捕,捕得后,沸水中略煮,去肉取壳,晒干。  
  • 猪蹄

    “猪蹄”在《中药大辞典》 “猪蹄”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猪蹄   【出处】《千金·食治》   【拼音名】Zhū Tí   【别名】猪四足(《本草经集庄》)。   【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蹄。   【原形态】
  • 棕树根

      【出处】《滇南本草》   【拼音名】Zōnɡ Shù Gēn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根。全年可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棕榈皮"条。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涩,无毒。"   【功能主
  • 紫背菜

      【别名】红番苋、红毛番、红背菜、红菜、叶下红、红玉菜、血皮菜、血匹菜、当归菜、观音菜、木耳菜   【来源】菊科土三七属植物紫背菜Gynura bicolor (Roxb.) DC.,以全草或茎、叶入药。全年可采。因茎、叶富含水汁,难以晒干,一般多鲜用。   【性味】甘、辛,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