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鸱鸺

鸱鸺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鸱鸺


鸱鸺

“鸱鸺”在《中药大辞典》

“鸱鸺”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鸱鸺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Chī Xiū

  【别名】怪鸱(《尔雅》),钩鵅(《本草拾遗》),大头鹰(《便民食疗》),角鸱、毂辘鹰、鵋鶀、呼咵鹰、夜食鹰(《纲目》),猫头鹰(《本经逢原》),鬼鸠(《本草求原》),夜猫子(《中国动物图谱·鸟类》),横虎、恨狐、老兔(《吉林中草药》)。

  【来源】为鸱鸮科动物红角鸮等的肉或骨。

  【原形态】体长可达20厘米。嘴暗绿色,下嘴先端近黄。虹膜黄色。上体包括两翼和尾的表面大多灰褐色,布满虫毒状黑褐色细纹;头和背部还杂以白色沾棕的斑点;耳羽延长突出,羽基棕色,羽端与头顶同色;脸盘淡灰褐色,密杂以纤细的黑纹;脸盘周围绕以不明显的淡棕色领圈;眼先羽毛基部棕白,端部黑色。外侧肩羽的外翈大多棕白;羽端黑褐;所有飞羽除最内侧者以外,其外翈大多黑褐,并缀以棕白或淡灰褐色,仿佛形成横斑;翼缘白色或稍沾棕。尾上有不完整的棕白色横斑。颏棕白色;下体余部灰白色,密杂以灰褐色纤细横斑;胸与两胁还具黑褐色羽干纹,并缀以棕栗色;腋羽和翼下覆羽几纯棕白色;覆腿羽淡棕色,密布以褐斑:趾肉灰色。

  【生境分布】栖息山地,昼伏夜出,主食昆虫。营巢于树洞中。分布我国东部,西抵四川。

  【性味】①《本经逢原》:"酸微咸,小毒。"

  ②《本草求原》:"酸咸,寒。"

  【功能主治】祛风,定惊,解毒。治眩晕,癫痫、瘰疬、疟疾、噎食。

  ①《纲目》:"治疟疾。"

  ②《本经逢原》:"治劳瘵。"

  ③《吉林中草药》:"解毒,定惊。治鼠疮,噎食,羊痫风。"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烧存性研末,2~3钱;或焙研入丸、散。

  【附方】①治风虚眩晕,大头鹰闭杀去毛,煮食;以骨烧存性,酒服。(《便民食疗》)

  ②治羊痫风:猫头鹰一只,用泥糊厚,放灶坑内烟熏一百天,取出研末。每次三钱,日服二次。

  ③治淋巴结结核(鼠疮):猫头鹰一只。烧吃。

  ④治噎食:未生毛的小猫头鹰二只。用黄泥包上,煅存性,研细末。温酒冲服,每次二钱,日服二次。(②方以下出《吉林中草药》)

  ⑤治疟疾:鸱鸺一只。去毛、肠,油煠食之。(《纲目》)

  ⑥治劳瘵:鸱鸺酒煮焙干,同大鳗鲡七条,摊薄荷上蒸烂,和薯蓣一斤,捣焙细末为丸,空腹酒下三钱。(《本经逢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鸱鸺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拼音名】Chī Xiū

  【英文名】Owl as food or owl bone

  【别名】怪鸱、鸱旧、旧留、老菟、角鸱、呼咵鹰、夜食鹰、猫头鹰、夜猫、鬼鸠

  【来源】药材基源:为鸱鸮科动物红角鸮的肉或骨。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tus scops Linnaeus

  

  【原形态】红角鸮,体长可达20m。眼先羽毛基部棕白色,端部黑色。上体包括两翼和尾的表面大多灰褐色,布满虫囊状黑褐色细纹,头和背部还杂以白色沾棕的斑点;耳羽延长突出;脸盘淡灰褐色,密杂以z纤细的黑色横纹,脸盘周围绕以不明显的淡棕色领圈;胸和两肋还被褐色羽干纹,腋羽和翼下覆羽几纯棕白色;两腿被淡棕色羽至趾基,密布以褐斑。虹膜黄色。嘴暗绿色,下嘴先端近黄色,趾肉红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栖息于针叶林、针阔昆交林和阔叶林中昼伏夜出,营巢于树穴中以小型的啮齿类的姬鼠和棕背(鼠乎)等以及昆虫类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东部,西抵四川等地。

  【性味】味酸;微咸;性寒;小毒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滋阴补虚;截疟。主肺结核;风虚眩晕;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烧存性;研末;或入丸剂。

  【附方】①治风虚眩晕:大头鹰闭杀去毛,煮食;以骨烧存性,酒服。(《便民食疗》)②治羊JIAN风:猫头鹰一只。用泥糊厚,放灶坑内涸熏一百天,取出研末。每次三钱,日服二次。③治淋巴结结核(鼠疮):猫头鹰一只。烧吃。④治噎食:未生毛的小猫头鹰二只。用黄泥包上,煅存性,研细末。温酒冲服,每次二钱,日服二次。(②方以下出《吉林中草药》)⑤治疟疾:鸱鸺一只。去毛、肠,油DIE食之。(《纲目》)⑥治劳瘵:鸱鸺酒煮焙干,同大鳗鲡七条,摊藩荷上蒸烂,和薯蓣一斤,捣焙细末为丸。空腹酒下三钱。(《本经逢原》)

  【各家论述】1.《纲目》:治疟疾。

  2.《本经逢原》:治劳瘵。

  3.《吉林中草药》:解毒,定惊。治鼠疮,噎食,羊角风。

  【摘录】《中华本草》

  • 相关书籍记载:
  • 《本经逢原》:鸱鸺

相关中药

  • 葱叶

      【出处】《食疗本草》   【拼音名】Cōnɡ Yè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葱的叶。   【化学成份】叶含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及多种低果聚糖,又含少量淀粉、半纤维素、α-纤维素和木质素。   【药理作用】100%的葱煎剂,试管内(环杯法试验)对志贺氏痢疾
  • 鸱骨

    “鸱骨”在《中药大辞典》 “鸱骨”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鸱骨   【出处】《纲目》   【拼音名】Chī Gǔ   【来源】为鹰科动物白尾鹞的翅骨。   【功能主治】《圣惠方》:"治鼻衄不止。老鸱翅关大骨,微炙,捣细罗为
  • 川谷根

    “川谷根”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川谷根”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川谷根   【别名】尿珠子根、五谷子根、数珠子根、打碗子根、野薏米根   【来源】禾本科薏苡属植物川谷Coix lachrymajobi L.,以根及根状茎入药。秋季采收根部
  • 刺槐花

    “刺槐花”在《中药大辞典》 “刺槐花”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刺槐花   【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拼音名】Cì Huái Huā   【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槐的花。6~7月采。   【原形态】刺槐,又名:
  • 长节耳草

      【别名】黑头草、小绣球、一扫光   【来源】茜草科长节耳草Hedyotis uncinella Hook. et Arn.[Oldenlandia uncinella (Hook. et Arn.) O. Kuntze.],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云南。   【性味】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