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獐肉

獐肉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獐肉


獐肉

“獐肉”在《中药大辞典》

“獐肉”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獐肉

  【出处】《别录》

  【拼音名】Zhānɡ Ròu

  【来源】为鹿科动物獐的肉。

  【原形态】獐(《吕氏春秋》),又名:麕(《诗经》),麇(《说文》),麏(《经典释文》),河麂。

  体长约1米,体重约15公斤。雌雄兽均无角,耳直立,基部有2条软骨质的脊突,顶端较尖。鼻端裸露。眶下腺小。雄兽上犬齿发达,向下延伸成獠牙,突出口外。四肢壮而有力,蹄不长。尾极短。体毛粗而长,体侧及腰部的冬毛长达40毫米,呈波状弯曲。体背和体侧毛棕黄色,口唇与鼻端鼠灰色,额、后头、脸旁淡黄褐色,喉上部白色,下部灰黄色。腹部中央和鼠蹊部淡黄色,四肢棕黄色。幼兽身上有纵列的白色斑点。

  栖息于有芦苇的河岸或湖边,亦有在山边、耕地或有长草的旷野。善于隐藏。性喜水,能游泳。以青草为食。

  本动物的骨(獐骨)、骨髓或脊髓(獐髓)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分布长江流域各地。

  【性味】甘,温。

  ①《千金·食治》:"味甘,温,无毒。"

  ②崔禹锡《食经》:"味咸,温,无毒。"

  【功能主治】①《别录》:"补益五脏。"

  ②崔禹锡《食经》:"主大风冷气,口僻,消渴。"

  ③《子母秘录》:"主乳无汁,獐肉(作)膳食。"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

  【注意】①《金匮要略》:"獐肉不可合虾及生菜、梅、李果食之,皆病人。"

  ②陶弘景:"麕肉不可合鹄肉食之,成症痼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獐肉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1.《本草图经》:獐之类甚多,麇其总名也。有有牙者,有无牙者,用之皆同。

  2.《纲目》:獐,秋冬居山,春夏居泽。似鹿而小,无角,黄黑色,大者不过二、三十斤。雄者有牙出口外,俗称牙獐。

  【拼音名】Zhānɡ Ròu

  【英文名】River deer

  【来源】药材基源:为鹿科动物獐之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dropotes inermis Swinhoe

  采收和储藏:捕杀后,剔骨取肉,鲜用或干燥。

  【原形态】獐,小型鹿类,外表比麋大,重约15kg,体长约1m,四肢粗壮发达,尾甚短,几被臀部的毛所遮盖。雌雄均无角,雄性獠牙显露,侧扁,向下延伸,突出口外。耳中等大,基部有两条软骨质的脊突,顶端较尖。眼前方有狭袋形的眶下腺。鼠蹊部有一对鼠蹊腺,没有跗腺和脚腺。体毛多棕黄色,浓密粗长。体侧及腰部冬毛长达40mm,呈波形弯曲。幼兽身上有纵行排列的白色斑点。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活于山地草坡灌丛中,不上高山,喜欢在河岸、湖边等湖湿地或沼泽地的芦苇丛中生活。以植物为食。

  资源分布: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各省的丘陵河谷地带。

  【化学成份】肉含蛋白质(protein),肽类(peptide),氨基酸(amino acids),脂类(lipids),糖类(carbohydrates),血红蛋白(hemoglobin)。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补虚;祛风。主外病虚损;消渴;乳少;口僻;腰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100-200g。

  【注意】1.《金匮要略》:獐肉不可合虾及生菜、梅、李果食之,皆病人。

  2.陶弘景:麇肉不可合鹄肉食之,成痼也。

  【各家论述】1.《别录》:补益五脏。

  2.崔禹锡《食经》:主大风冷气,口僻,消渴。

  3.《子母秘录》:主乳无汁,獐肉(作)食。

  【摘录】《中华本草》

  • 相关书籍记载:
  • 《饮膳正要》:獐肉
  • 《医学入门》:獐肉

    治疗疾病: 补益 乳少 消渴


    獐肉的功效 獐肉的用途 獐肉可以治疗 獐肉的用法 獐肉的用量 獐肉主要治疗 獐肉能够治疗的疾病 獐肉的用法 獐肉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竹柏根

      【拼音名】Zhú Bǎi Gēn   【来源】药材基源:为罗汉松科植物竹柏的根或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docarpus nagi(Thunb.)Zoll.et Mor.ex Zoll.[Myrica nagi Thunb.]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季采挖根部或剥取树皮
  • 紫燕草

    “紫燕草”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紫燕草”在《中药大辞典》 “紫燕草”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燕草   【拼音名】Zǐ Yàn Cǎo   【别名】大将军   【来源】桔梗科紫燕草Lobelia hybrida
  • 竹沥

    “竹沥”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竹沥”在《中药大辞典》 “竹沥”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沥   【拼音名】Zhú Lì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Lodd.)Munr
  • 泽芹

      【拼音名】Zé Qín   【来源】伞形科泽芹Sium suave Walt.,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东北、华北、华东。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散风寒,止头痛,降血压。主治感冒头痛,高血压   【用法用量】4~5钱。   【摘录】《全
  • 紫荆花

    “紫荆花”在《中药大辞典》 “紫荆花”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紫荆花   【出处】《日华子本草》   【拼音名】Zǐ Jīnɡ Huā   【来源】为豆科植物紫荆的花。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荆皮"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