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紫荆皮

紫荆皮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紫荆皮


紫荆皮

“紫荆皮”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紫荆皮”在《中药大辞典》

“紫荆皮”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荆皮

  【拼音名】Zǐ Jīnɡ Pí

  【来源】木兰科南五味子属植物南五味子Kadsura longepedunculata Fin. et Gagnep.;千屈菜科紫薇属植物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及豆科紫荆属植物紫荆Cercis chinensis Bunge等的树皮。春秋采集,晒干。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消肿止痛,解毒。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腹痛,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咽喉肿痛;外用治痔疮肿痛,虫蛇咬伤

  【用法用量】2~3钱。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粉调敷患处。

  【备注】(1)南五味子的根皮,北京市通称为“川槿皮”。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紫荆皮

  【出处】《日华子本草》

  【拼音名】Zǐ Jīnɡ Pí

  【别名】肉红、内消(《纲目》),紫荆木皮(《本草经疏》),白林皮(《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豆科植物紫荆的树皮。7~8月采收树皮,刷去泥沙,晒干。

  【原形态】紫荆(《日华子本草》),又名:满条红(《群芳谱》),乌桑、箩筐树、紫金盘、扁头翁。

  落叶乔木或大灌木,高达15米。小枝无毛,有多数皮孔。单叶互生;叶片近于圆形,长6~13厘米,宽5.2~12.5厘米,基部深心形,先端渐尖,无毛,全缘;托叶矩形,早落。花先叶开放,4~10朵簇生于老枝上;花萼钟状,上缘有5钝齿;花冠蝶形,紫红色,花瓣5,大小不一;雄蕊10,分离,基部附着于萼内,花丝细长;雌蕊1,子房光滑无毛,有柄,花柱上部弯曲,柱头短小,呈压扁状。荚果扁带形,红紫色,顶端稍稍收缩而带短喙,沿腹逢线的边上有翅,有明显的网状脉。种子圆而扁,近于黑色。花期5月。

  本植物的根皮(紫荆根皮)、木部(紫荆木)、花(紫荆花)、果实(紫荆果)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或栽培于庭园,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主产四川、河南、湖南、湖北、江西等地。

  【性状】干燥树皮呈长圆筒状或槽状的块片,均向内卷曲,长约6~25厘米,宽约3厘米,厚约3~6毫米,外表灰棕色,有皱纹,内表面紫棕色,有细纵纹理。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灰红色。对光照视,可见细小的亮星。气无,味涩。以条长、皮厚、坚实者为佳。

  【化学成份】紫荆含鞣质。种子含微量游离的赖氨酸和天门冬氨酸。

  【药理作用】紫荆皮对京科PR-1病毒有抑制作用,对孤儿病毒能延缓其病变。试管内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长。

  【炮制】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块晒干。

  《滇南本草》:"烧酒炒过用。"

  【性味】苦,平。

  ①《开宝本草》:"味苦,平,无毒。"

  ②《滇南本草》:"性温,味辛苦,有毒。"

  【归经】①《滇南本草》:"入肝、脾二经。"

  ②《纲目》:"入手、足厥阴血分。"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消肿解毒。治风寒湿痹,妇女经闭、血气疼痛,喉痹,淋疾,痈肿,癣疥,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①《开宝本草》:"主破宿血,下五淋,浓煮服之。"

  ②《日华子本草》:"通小肠。"

  ③《滇南本草》:"治筋骨疼痛,风寒湿痹,麻木不仁,瘫痪痿软,暖筋,止腰痛,治妇人血寒腹痛。"

  ④《纲目》:"活血行气,消肿解毒,治妇人血气疼痛,经水凝涩。"

  ⑤《分类草药性》:"治跌打损伤,咽喉、牙痛,女人月经不调,红崩白带,散血止痛,癣疮。"

  ⑥《四川中药志》:"治喉痹,外用涂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浸酒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注意】孕妇忌服。

  【附方】①治筋骨疼痛,痰火痿软,湿气流痰:紫荆皮二两(酒炒),秦(当)归五钱,川牛膝三钱,川羌活二钱,木瓜三钱。上好酒五斤,重汤煎一炷香为度,露一夜,去火毒用。(《滇南本草》)

  ②治鹤膝风挛:真紫荆皮。老酒煎,候温常服。(《仁斋直指方》)

  ③治妇人血气:紫荆皮为末,醋糊丸,樱桃大。每酒化服一丸。(《妇人良方补遗》)

  ④治产后诸淋:紫荆皮五钱。半酒半水煎,温服。(《妇人良方补遗》)

  ⑤治一切痈疽、发背、流注、诸肿毒冷热不明者:川紫荆皮(炒)五两,独活(去节,炒)三两,赤芍药(炒)二两,白芷(生)一两,木蜡(又名望见消、阳春雪,随加减妙,即石菖蒲)。为末,用葱汤调热敷。(《集验方">仙传外科集验方》冲和仙膏,又名黄云膏、仙膏)

  ⑥内消初生痈肿:白芷、紫荆皮。酒调。(《集验方">仙传外科集验方》一胜膏)

  ⑦治痔疮肿痛:紫荆皮五钱。新水食前煎服。(《仁斋直指方》)

  ⑧治伤眼青肿:紫荆皮。小便浸七日,晒研,用生地黄汁、姜汁调敷,不肿用葱汁。(《永类钤方》)

  【各家论述】《本草述》:"诸味之活血者多属辛温,以血得温则行也。其解毒者多属苦寒,以毒为辛热之所结也。兹味(紫荆)能活血而解毒,则必非苦寒,亦非苦温,本草所谓气平者是也。但先哲谓平即凉,或者于解毒之用切乎。濒湖氏谓取蜀产其苦味如胆者,盖察其性非辛温,故以极苦者为功,苦主涌泄故也。此味活血解毒,功能并奏,则血瘀而有热者,岂非适宜之善物乎。"

  【备注】除上述品种外,尚有同属植物云南紫荆,叶呈心形或近于心形,下面被较少的短柔毛。总状花序,有8~24朵花,花玫瑰红色,长15毫米。荚果较短,有种子1~2粒(分布云南、四川、湖北、陕西)。其根皮亦同等入药。药材呈圆筒状或块状,外表皮橙红色或橙黄色,有横纹,内表面深棕色具纵纹。产于云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紫荆皮

  【出处】出自《日华子本草》。

  1.《纲目》:紫荆,其皮入药,以川中厚而紫色味苦如胆者为胜。

  2.《植物名实图考》:紫荆,《开宝本草》始着录,处处有之。又《本草拾遗》有紫荆,子圆紫如珠,别是一种,湖南亦呼为紫荆。《梦溪笔谈》未能博考,李时珍(紫荆、紫珠)并为一条, 亦踵误。

  【拼音名】Zǐ Jīnɡ Pí

  【英文名】Bark of Chinese Redbud, Kadsura Root-bark

  【别名】肉红、内消、紫荆木皮、白林皮。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紫荆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rcis chinensis Bunge

  采收和储藏:7-8月剥取树皮,晒干。

  【原形态】紫荆 落叶乔木或大灌木,栽培的常呈灌木状,高可达15m。树皮幼时暗灰色而有光滑,老时粗糙而作片裂。幼枝有细毛。单叶互生;叶柄长达3cm;叶片近圆形,长6-14cm,宽5-14cm,先端急尖或骤尖,基部深心形,上面无毛,下面叶脉有细毛,全缘。花先叶开放,4-10朵簇生于老枝上;小苞片2,阔卵形,长约2.5mm;花梗细,长约6-15mm;花萼钟状,5齿裂;花玫瑰红色,长约1.5-1.8cm,花冠蝶形,大小不等;雄蕊10,分离,花丝细长;雌蕊1,子房无毛,具柄,花柱上部弯曲,柱头短小,呈压扁状。荚果狭长方形,扁平,长5-14cm,宽约1-1.5cm,沿腹缝线有狭翅,暗褐色。种子2-8颗,扁,近圆形,长约4mm。花期4-5月,果期5-7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溪边、灌丛中。通常栽培于庭园向阳的地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性喜光、向阳,耐寒。宜肥沃土壤,怕涝、萌蘖性强。

  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育苗移栽为主,也可用分蘖、压条繁殖法。种子繁殖:种子用湿沙层积贮藏,播种时用60℃温水浸泡2d,幼苗移栽1次,追肥2-3次,3年生苗定植。

  病虫害防治 ①立枯病:危害幼苗,可喷硫酸铜液防治。②刺蛾:夏、秋季为害。

  【性状】性状鉴定 树皮呈筒状或槽状或不规则的块片,向内卷曲,长约6-25cm,宽约3cm,厚约3-6mm,外表灰棕色,粗糙,有皱纹,常显鳞甲状;内表面紫棕色,或红棕色,有细纵纹理。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灰红棕色。对光照视,可见细小的亮点。气无,味涩。

  显微鉴定 皮横切面:木栓层数列细胞,棕色。皮层中有石细胞群和纤维束及晶纤维束,石细胞壁较薄。射线嗽叭状,韧皮部有纤维及晶纤维束散在。薄壁细胞内充满淀粉粒。粉末特征:红棕色。①晶鞘纤维长450-700μm,直径20-35μm,草酸钙棱晶直径20-30μm。②石细胞类圆形,直径60-200μm。③淀粉粒众多。

  【化学成份】紫荆含鞣质。种子含微量游离的赖氨酸和天门冬氨酸。根含挥发油腔滑调1.10%,油中主要有α-蒎烯、β-蒎烯、苎烯、龙脑(borneol)、乙酸龙脑酯(bornylacetate)等于25种成分。

  【药理作用】1.抗炎镇痛作用 本品树皮煎剂20g/kg灌服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及角叉菜胶所致小鼠足肿胀均有显着抑制作用。并能明显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表明有明显抗炎、镇痛作用。但对戊巴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数均无协同效果,表明无镇痛作用。2.对肠道平滑肌的影响 本品树皮煎剂40mg/ml浓度可抑制离体大鼠十二指肠平滑肌的自发运动,使收缩幅度降低,频率减电。20mg/ml还显着拮抗乙酰胆碱、氯化钡所致肠管痉挛,表明的解痉作用。

  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本品树皮煎剂于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以及红色毛癣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曾报告还可抑制流感病毒,并延缓埃可病毒所致细胞病变。

  4.毒性 本品树皮煎剂灌服对小鼠的LD50为100.5±10.8g/kg。

  【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10ml,振摇10分钟,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5%香醛硫酸溶液2-3滴,即显紫红色,放置后颜色加深。(检查挥发油)

  【炮制】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块晒干。《滇南本草》:烧酒炒过用。

  【性味】苦;平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活血,通淋,解毒。主妇女月经不调,瘀滞腹痛,风湿痹痛,小便淋痛,喉痹,痈肿,疥癣,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注意】孕妇忌服。

  【附方】①治筋骨疼痛,痰火痿软,湿气流痰: 紫荆皮二两(酒炒),秦(当)归五钱,川牛膝三钱,川羌活二钱,木瓜三钱。上好酒五斤,重汤煎一炷香为度,露一夜,去火毒用。(《滇南本草》)②治鹤膝风挛: 真紫荆皮。老酒煎,候温常服。 (《仁斋直指》)③治妇人血气: 紫荆皮为末,醋糊丸,樱桃大。每酒化服一丸。 (《妇人良方补遗》)④治产后诸淋: 紫荆皮五钱。半酒半水煎, 温服。 (《妇人良方补遗》)⑤治一切痈疽、发背、流注、诸肿毒冷热不明者: 川紫荆皮(炒)五两,独活(去节,炒)三两,赤芍药(炒)二两,白英(生)一两,木蜡(又名望见消、阳春雪,随加减妙,即石菖蒲)。 为末,用葱汤调热敷。 (《集验方">仙传外科集验方》冲和仙膏,又名黄云膏、仙膏)⑥内消初生痈肿): 白芷、紫荆皮。酒调。(《集验方">仙传外科集验方》一胜膏)⑦治痔疮肿痛: 紫荆皮五钱。新水食前煎服。 (《仁斋直指方》)⑧治伤眼青肿: 紫荆皮。小便浸七日,晒研,用生地黄汁、姜汁调敷,不肿用葱汁。(《永类钤方》)

  【各家论述】1.《本草述》:诸味之活血者多属辛温,以血得温则行也。其解毒者多届苦寒,以毒为辛热之所结也。兹味(紫荆)能活血而解毒,则必非苦寒,亦非苦温,本草所谓气平者是也。但先哲谓平即凉,或者于解毒之用切乎。濒湖氏谓取蜀产其苦陈如胆者,盖察其性非辛温,故以极苦者为功,苦主涌泄故也。此味活血解毒,功能并奏,则血瘀而有热者,岂非适宜之善物乎。

  2.《开宝本草》:主破宿血,下五淋,浓煮服之。

  3.《日华子本草》:通小肠。

  4.《滇南本草》:治筋骨疼痛,风寒湿痹,麻木不仁,瘫痪痿软,暖筋,止腰痛,治妇人血寒腹痛。

  5.《纲目》:活血行气,消肿解毒,治妇人血气疼痛,经水凝涩。

  6.《分类草药性》:治跌打损伤,咽喉、牙痛,女人月经不调,红崩白带,散血止痛。癣疮。

  7.《四川中药志》:治喉痹,外用涂蛇虫咬伤。

  【摘录】《中华本草》

  • 相关书籍记载:
  • 《中药炮制》:紫荆皮
  • 《得配本草》:紫荆皮
  • 《本经逢原》:紫荆皮

相关中药

  • 紫石英

    “紫石英”在《中国药典》 “紫石英”在《中药大辞典》 “紫石英”在《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中国药典》:紫石英   【拼音名】Zǐ Shí Yīnɡ   【英文名】FLUORITUM   【别名】萤石、氟石   【来
  • 锥栗果壳

      【出处】《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拼音名】Zhuī Lì Guǒ Ké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桂林栲的果实外壳。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锥粟"条。   【性味】苦涩,平。   【功能主治】治湿热腹泻   【用
  • 猪蹄甲

    “猪蹄甲”在《中药大辞典》 “猪蹄甲”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猪蹄甲   【出处】《纲目》   【拼音名】Zhū Tí Jiǎ   【别名】猪悬蹄(《本经》),猪悬蹄甲(《千金·食治》),猪蹄合子(《圣济总录》),猪爪
  • 直萼黄芩

    “直萼黄芩”在《中药大辞典》 “直萼黄芩”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直萼黄芩   【出处】《云南中草药》   【拼音名】Zhí è Huánɡ Qín   【别名】半枝莲、滇紫花地丁(《云南中草药》)
  • 总状绿绒蒿

      【拼音名】Zǒnɡ Zhuànɡ Lǜ Rónɡ Hāo   【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总状绿绒蒿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conopsis horridula Hcok.f.et Thoms.var.racemosa(Maxim.)Prain[M.racemosa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