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竹叶莲

竹叶莲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竹叶莲


竹叶莲

“竹叶莲”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竹叶莲”在《中药大辞典》

“竹叶莲”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叶莲

  【拼音名】Zhú Yè Lián

  【别名】地藕

  【来源】鸭跖草科杜若属植物杜若Pollia japonica Thunb.,以全草和根入药。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性味】辛,微温。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疏风消肿。用于胸胁气痛,胃痛,腰痛,头肿痛,流泪;外用治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2~4钱;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竹叶莲

  【出处】《湖南药物志》

  【拼音名】Zhú Yè Lián

  【别名】地藕(《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竹叶花的根茎或全草。

  【原形态】竹叶花,又名:杜若。

  多年生草本。地下茎横走,白色,节上生多数须根。茎直立,连花序高30~80厘米。叶互生,长椭圆形至广倒披针形,长20~30厘米,宽3~6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渐成短鞘抱茎,全缘,草质,上面粗糙,暗绿色,下面淡绿色,散生细毛。圆锥花序顶生,有白色细毛,花梗轮生,通常有3~6轮;苞片狭卵形,膜质;花白色;花被6,外3片肥厚,内3片倒卵形,薄质;雄蕊6,花丝长,无毛;雌蕊子房3室,各室有少数胚珠。果实球形,稍肉质不开裂,成熟时蓝色,光亮而脆。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生于山谷林缘阴湿地。分布江西、湖南、四川等地。

  【功能主治】根茎:补肾。治腰痛,跌打损伤。全草:解毒消肿。

  ①《峨嵋药植》:"根茎:治跌打损伤,将根浸酒,半月后饮之。"

  ②《湖南药物志》:"根茎:养肾,益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浸酒。外用:捣敷。

  【附方】①治腰痛:竹叶莲根茎三钱,煮猪肉食。(《湖南药物志》)

  ②治虫、蛇咬伤:竹叶莲全草捣烂,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竹叶莲

  【出处】出自《湖南药物志》

  【拼音名】Zhú Yè Lián

  【英文名】Rhizome of Japanese Pollia

  【别名】地藕、水芭蕉、竹叶菜、莲花姜、山竹壳菜、石竹、包谷七

  【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竹叶花的根茎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lia japonica Thun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竹叶花,多年生草本。高30-90cm。有香气。根茎细长横生,白色。茎较粗壮,节明显,被短柔气,不分枝。叶互生;叶柄成鞘状抱茎;叶片长椭圆形,长20-30cm,宽3-7cm,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成鞘,全缘,上面粗糙,暗绿色,下面淡绿色,散生细毛。聚伞花序组成顶生圆锥花序,窄长如总状,花序梗长15-30cm;总苞片卵状披针形,膜质;花梗长约5mm;萼片3,圆形,肥厚,长约5mm;花白色,3瓣,倒卵形,长约3mm,质薄;雄蕊6;子房3室。果实球形,浆果状,蓝黑色,径约5mm,光亮,干时不裂。种子数颗,五面体形。花期5-6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沟林边阴湿处及溪边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解毒消肿。主小便黄赤;热淋;疔痈疖肿;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峨嵋药植》:根茎:治跌打损伤。将根浸酒,半月后饮之。

  2.《湖南药物志》:根茎:养肾,益阴。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虫咬伤 理气止痛 清热利尿 全草 热淋 蛇虫咬伤 疏风 痈疖


竹叶莲的功效 竹叶莲的用途 竹叶莲可以治疗 竹叶莲的用法 竹叶莲的用量 竹叶莲主要治疗 竹叶莲能够治疗的疾病 竹叶莲的用法 竹叶莲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走马风

    “走马风”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走马风”在《中药大辞典》 “走马风”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走马风   【拼音名】Zǒu Mǎ Fēnɡ   【别名】六耳苓、吊钟黄   【来源】菊科艾纳香属植物六耳铃Blumea laci
  • 皂柳

      【拼音名】Zào Liǔ   【别名】毛狗条、山杨柳   【来源】杨柳科皂柳Salix wallichiana Anders.,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   【性味】辛、酸、涩,凉。   【功能主
  • 皂荚子

    “皂荚子”在《中药大辞典》 “皂荚子”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皂荚子   【出处】《雷公炮炙论》   【拼音名】Zào Jiá Zǐ   【别名】皂角子(《千金方》),皂子、皂儿(《博济方》),皂角核(《妇人良方》)。
  • 紫荆丫

      【出处】《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Zǐ Jīnɡ Yā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通花梗的果实或花。   【原形态】灌木,高达2米,幼枝有短柔毛。叶对生,卵形、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8厘米,先端尖锐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疏生小锯齿,绿色有光泽,背脉上疏生白色微毛;
  • 榛蘑

    “榛蘑”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榛蘑”在《中药大辞典》 《全国中草药汇编》:榛蘑   【拼音名】Zhēn Mó   【别名】蜜环菌、蜜色环蕈、蜜蘑、栎蘑、根索蕈、根腐蕈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白蘑科蜜环蕈属植物蜜环蕈Armil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