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游草

游草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游草


游草

“游草”在《中药大辞典》

“游草”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游草

  【出处】《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Yóu Cǎo

  【别名】田中游草(《分类草药性》),蓉草(《广州植物志》),西游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牛草(《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游草的全草。全年可采,以4~5月采者为多。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秆下部伏卧地面或倾斜,并于节处生根,直立部分高约40厘米,其节常具倒生微毛。叶鞘光滑或粗糙,上部者通常短于节间;叶舌膜质,长1~2毫米,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愈合;叶片扁平或卷折,披针形,粗糙,长5~20厘米,宽约4~6毫米。圆锥花序卵形或矩圆形,长5~10厘米,分枝较细,具角棱,长达4厘米;小穗长3~4毫米,宽约1.5毫米,具短柄;小穗含1花,无芒;颖退化;外稃具5脉,脊背与边缘均具刺毛;内稃具3脉,脊上有硬纤毛;雄蕊6,花药长约2.5毫米。颖果,长约2.5毫米。花、果期夏、秋季。

  【生境分布】生长于水边潮湿处。分布四川、广东、广西、贵州、台湾、福建等地。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涩,无毒。"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通经络,利小便。治感冒,头痛身疼,疟疾,痹痛麻木,白带。

  ①《分类草药性》:"治白带,通经。"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散寒解表,利水除湿。治四肢麻木。"

  ③《四川中药志》:"能散寒解表,通经络。治疟疾,感冒头身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8钱。

  【附方】①治疟疾长久不愈:游草、寒经草、野烟头。煎服。(《重庆草药》)

  ②治凉寒发烧身痛:游草、土地檎、马蹄草。煎服。(《重庆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游草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Yóu Cǎo

  【英文名】Herb of Clubhead Cutgrass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游草和假稻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eersia hexandra Sw. 2.Leersia japonica makino[Leersia hexandra Sw.var.japonica (Makino) Keng f.]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晒干。

  【原形态】1.秆下部伏卧地面或倾斜,并于节处生根,其节常具倒生微毛。叶鞘光滑或粗糙,上部者通常短于节间:叶舌膜质,长1-2mm,其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愈合;叶片扁平或卷折,披针形,粗糙,长3-12cm,宽约4-6mm。圆锥花序卵形或矩圆形,长5-10cm,分枝较细,具角棱,长达4cm;小穗长3-4mm,宽约1.5mm,具短柄,小穗含1花,无芒;颖退化;外稃具5脉,脊背与边缘均具刺毛;内秀具3脉,脊上有硬纤毛;雄蕊6,花药长约2.5mm。颖果,泛约2.5mm。花、果期夏、秋季。 2.假稻 多年生草本。秆下部伏卧地面,节上可生线形而多分枝的须根,上部向上斜升,高达80cm,其节密生倒毡地鞘通常短于节间,粗糙或平滑;叶舌长1-3mm,顶部截平,基部两侧与叶鞘愈合;叶片扁平,长5-15cm,宽4-8mm,粗糙,下面光滑。圆锥花序长9-12cm;分枝光滑,具角棱,较压扁,直立或斜升,长达6cm;小穗长4-6mm,草绿色或带紫色;外稃具5脉,脊具刺毛,内稃具3脉,中脉也具刺毛;雄蕊6,花药长约3mm。花、果期夏、秋季。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 2.假稻生于水边。

  资源分布:1. 2.假稻 分布于华东、华中及河北、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平;辛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利湿;通络止痛。主感冒;头痛身疼;疟疾;白带;下肢水肿;小便不利;痹痛麻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附方】①治疟疾长久不愈: 游草、寒经草、野烟头。煎服。 (《重庆草药》)②治凉寒发烧身痛: 游草、土地榆、马蹄草。煎服。(《重庆草药》)

  【各家论述】1.《分类草药性》:治白带,通经。

  2.《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散寒解表,利水除湿。治四肢麻木。

  3.《四川中药志》:能散寒解表,通经给。治疟疾,感冒头身疼痛。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解表散寒 利水除湿 利小便 散寒解表 疏风 疏风解表 四肢麻木 通经络 通络止痛

游草


游草的功效 游草的用途 游草可以治疗 游草的用法 游草的用量 游草主要治疗 游草能够治疗的疾病 游草的用法 游草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云南紫珠

      【拼音名】Yún Nán Zǐ Zhū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云南紫珠的根、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根,洗净,切片晒干;叶,晒干研本。   【原形态】云南紫珠,乔木,高12-18m。小枝略呈四棱形,与叶柄、叶片主脉及花序均被灰
  • 鸭公藤

      【拼音名】Yā Gōnɡ Té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多叶勾儿茶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chemia polyphylla Wall.ex Laws.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全株,除去泥沙和杂质,切碎,晒干。   【原形态】多叶勾儿茶 藤状灌木
  • 月见草油

      【拼音名】Yuè Jiàn Cǎo Yóu   【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月见草、黄花月见草等种子的脂肪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emnothera glaziouiana Mich   采收和储藏:7-8月果实成熟时,晒干,压碎并筛去果壳,收集种子,用CO2超临界萃取等
  • 野辣子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名】Yě Là Zi   【来源】为爵床科植物枪花药的全草。秋后采。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约20厘米。根须状。茎直立,多分枝,有纵棱,具细柔毛。叶对生,倒卵形,先端钝,基部渐狭,全缘,两面均被刚毛;有叶柄;叶腋往往再生小叶
  • 樱桃叶

    “樱桃叶”在《中药大辞典》 “樱桃叶”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樱桃叶   【出处】《唐本草》   【拼音名】Yīnɡ Táo Yè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叶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樱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