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油鱼

油鱼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油鱼


油鱼

“油鱼”在《中药大辞典》

“油鱼”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油鱼

  【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

  【拼音名】Yóu Yú

  【别名】泉水鱼(《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鱼类》)。

  【来源】为鲤科动物拟圆唇鱼的肉。

  【原形态】体略长,前部圆,后部侧扁。体长约20余厘米。头的背部成弧形。吻端圆钝,吻皮向前伸展,联成上唇,其间并无分界线。下唇后面有一小部为小角质突起所盖,口张开时吻皮及下唇内面外翻成喇叭形,口即在此喇叭口之正中。唇后沟限于口角处。须2对,吻须与眼径等长,唇须很小。眼小,位于头侧稍上方。下咽齿3行,齿端呈斜面。鳞中等大,腹部鳞较小,且陷藏于皮下,侧线鳞45~47。背鳍Ⅱ8,无硬刺,起点在腹鳍起点之前。臀鳍Ⅲ5。体上部为黑色或青黑色,腹面灰白色,各鳍微黑,体侧鳞绝大部分有黑色边缘,从鳃孔之后至胸鳍前,黑色的斑块较粗而联成一大形黑斑。

  生活于山溪或具流水的岩洞以及江河有泉源的地方。食物以硅藻和水生昆虫的幼虫为主。产卵期3~4月。

  【生境分布】分布长江上游及岷江、西江中上游。

  【性味】味甘,无毒。

  【功能主治】补益元气,和养脏腑。治泄痢久不得瘥。又治吐血,女子崩中

  【用法用量】内服:煮熟当菜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油鱼

  【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油鱼,生云南大理府邓川州南。长仅二、三寸,中秋则肥美,其味更胜于公鱼。(性味以下出姚可成《食物本草》)

  【拼音名】Yóu Yú

  【英文名】spring-water fish

  【别名】泉水鱼

  【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泉水鱼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seudogyrinocheilus procheilus(Sauvage et Dabry)[Pseudogyrioncheilus procheilus (Sauvage et Dabry)]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捕捞,捕后,除去鳞片及内脏,洗净,鲜用。

  【原形态】泉水鱼,体稍长,前部圆,后部侧扁。体长20-28cm。头的北部呈弧形。吻端钝圆,吻皮向前突出,下垂,盖于上颌之前,为口前室的前壁,其后缘呈“八”字形,在口角处与下唇相联。口张时呈喇叭形,须2对,颌须较小,眼小。下咽齿3行,齿端呈斜面,鳞中等大,腹鳞变小,并陷藏于皮下。侧线藏于皮下。侧线鳞45-48。背鳍3,8,无硬刺,臀鳍3,5。体上部黑或青黑色,腹面灰白色。各鳍微黑。体前侧有较粗大的黑斑。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活于山溪、流水的岩洞及江河有泉源处。以藻类、其他小动物及有机物质为食。生殖期3-4月。

  资源分布:分布于 长江上游、岷江、西江中上游。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脾;肾经

  【功能主治】益肾健脾;止血。主久痢;吐血;崩漏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100-200g。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崩中 补益 久痢 泄痢 益肾


油鱼的功效 油鱼的用途 油鱼可以治疗 油鱼的用法 油鱼的用量 油鱼主要治疗 油鱼能够治疗的疾病 油鱼的用法 油鱼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岩指甲花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名】Yán Zhī Jiɑ Huā   【来源】为凤仙花科植物黄凤仙花的全草或根。秋季采收。   【原形态】黄凤仙花,又名:牯岭凤仙花。   一年生草本,高20~25厘米。茎直立,有深纵沟及翅状突起。叶互生;叶片卵状矩圆形或卵状
  • 野辣烟

      【拼音名】Yě Là Yān   【别名】午香草、香附草、香辣烟   【来源】菊科香青属植物粘毛香青Anaphalis bulleyana (J. E. Jeffr.)Chang,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干。   【性味】辛、苦,凉。   【功能主治
  • 野灯草

      【拼音名】Yě Dēnɡ Cǎo   【来源】药材基源:为灯心草科植物小灯心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uncus bufonius 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小灯心草 一年生草本,高5-20cm。须根细弱。茎直立或斜升,基部常红褐色
  • 鸢脑

    “鸢脑”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鸢脑”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鸢脑   【拼音名】Yuān Nǎo   【别名】鸢、老鹰、鹞鹰   【来源】隼形目鹰科鸢Milvus korschun lineatus (Gray),以脑髓入药。
  • 药绿柴

      【出处】始载于《叶三多生药学》。   【拼音名】Yào Lǜ Chái   【英文名】root-bark of Glossy Buckthorn, root-bark of Alder Buckthorn   【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欧鼠李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