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通光散

通光散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通光散


通光散

“通光散”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通光散”在《中药大辞典》

“通光散”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通光散

  【拼音名】Tōnɡ Guānɡ Sàn

  【别名】乌骨藤、大苦藤、通关散、黄木香、下奶藤

  【来源】萝藦科牛奶菜属植物通光散Marsdenia tenacissima (Roxb.)Wight et Arn.,以藤茎入药。全年可采,刮去外层栓皮,切片晒干。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通乳利尿,抗癌。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乳汁不通,小便不利,癌肿;叶外用治痈疖疮疡

  【用法用量】3~5钱。

  【备注】(1)云南个别地区以同科南山藤属植物南山藤(中华假夜来香)Dregea sinensis Hemsl.混称通光散。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通光散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拼音名】Tōnɡ Guānɡ Sàn

  【别名】奶浆藤(《贵州药植目录》),乌骨藤、黄木香、下奶藤(《云南中草药选》),大苦藤、地甘草(《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扁藤、癞藤子、白暗消(《红河中草药》)。

  【来源】为萝藦科植物通关藤的藤、根或叶。茎秋、冬采集。刮去栓皮,切片晒干。根全年可采。

  【原形态】落叶攀援藤本,长2~6米。根粗壮,木质,圆柱形,长而少分枝,外皮灰褐色。藤茎粗而长,下部圆柱形,淡黄褐色;上部绿色,扁圆柱形,有明显对生的两条纵沟;各部折断后均有白色乳浆;嫩枝密生淡黄色柔毛。叶对生;心脏形,长8~14厘米,宽5~10厘米,先端尖或淅尖,全缘或波状,下面有淡黄色或灰白色短柔毛;叶柄长4~6厘米。多花组成腋生的伞房花序;花小,花瓣红黄色。蓇葖果纺锤形,成对生长,长5~9厘米,密被灰黄色绒毛。种子有丝光毛。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生于向阳山坡杂木林中或攀援于岩壁上。分布云南。

  【化学成份】茎含苦味甾体酯甙,其主要甙元可能为肉珊瑚甙元。

  【药理作用】①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豚鼠腹腔注射从通关藤茎中分离出的苦味甾休酯甙(总甙,简称"通光散甙")100毫克/公斤,有一定平喘作用(组织胺喷雾引喘法)。家兔静脉注射60毫克/公斤,能对抗组织胺1倍致死量,但在豚鼠则不能对抗组织胺的致死量。离体豚鼠支气管灌流试验表明,能使组织胺引起的气管痉挛松弛,亦能减弱组织胺引起的豚鼠离体肠管收缩。本品并无镇咳(小鼠氨水引咳法)及法痰(麻醉犬)作用。

  ②其他作用

  麻醉犬静脉注射通光散甙有短暂、轻度的降压作用,无快速耐受现象,其降压似与中枢无关,离体兔耳血管灌流试验表明,它能直接扩张血管。离体兔心灌流试验表明无冠脉扩张作用。家兔静脉注射后,从心电图观察对心肌无损害。1%通光散甙在试管内抗菌作用较差,除对绿脓杆菌有一定作用外,对其他许多致病菌皆无效。小鼠灌胃,用至1500毫克/公斤,未见中毒和死亡。小鼠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247±28.61毫克/公斤。

  【性味】①《云南中草药选》:"苦,微寒。"

  ②《红河中草药》:"苦微甘,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平喘。治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咽喉炎,扁桃体炎,膀胱炎,疗疮肿毒。

  ①《云南中草药选》:"消炎,止咳,平喘,抗癌。治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各种癌症,风湿,跌打,骨折,眼底疾患,胃病。"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治咽喉炎,胃肠积热,肺炎,扁桃体炎,膀胱炎。"

  ③《贵州药植目录》:"活血生肌,催乳,止咳。治咳嗽,跌打,筋断骨折,乳少。"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附方】①治喉头炎,口腔溃烂:大苦藤泡水服。(《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②治肠胃炎,胃痛,黄疸型肝炎:扁藤根茎一两。水煎服。(《红河中草药》)

  ③治疔疮肿毒:通光散鲜叶适量。捣烂外敷。(《云南经济植物》)

  ④治各种癌症:通光散一两至一两五钱,白胡椒十粒。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取通光散1~3两加水500毫升,煎至100~150毫升,每日分3次服:或制成浸膏片,每片0.5克,每日3次,每次2~3片。治疗260例,经一疗程(10天)的观察,临床治愈75例(28.8%),显效80例(30.8%),好转85例(32.7%),总有效率为92.3%。其中用片剂治疗喘息型慢性气管炎67例,观察30天,有效率达86%,临床控制率为32%,显效率为31%。初步认为本品有较好的平喘及一定的止咳祛痰作用,但消炎作用较差。多数在用药7~10天后症状消失或减轻。治程中无明显副作用,仅部分病人服药后有口干、头晕、上腹部不适、恶心,极个别发生药物疹,一般不需处理。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通光散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拼音名】Tōnɡ Guānɡ Sàn

  【英文名】Tenacious Condorvine Stem, Tenacious Condorvine

  【别名】奶浆藤、乌骨藤、黄木香、下奶藤、大苦藤、地甘草、扁藤、癞藤子、白暗消、通关散、野泡通

  【来源】药材基源:为萝藦科植物通关藤的藤、根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rsdenia tenacissima (Roxb.) Wight et Arn.[Aschepias tenacissima Roxb]

  采收和储藏:茎秋、冬采集。刮去栓皮,切片晒干。根、叶全年可采。

  【原形态】坚韧木质藤本,长达6m。全株具乳汁;茎下部圆柱形,上部扁圆简形,绿色;枝密被黄色柔毛。叶对生;叶柄长6cm;叶片心形或宽卵形,长8-18cm,宽5-10cm,先端急尖,基部深心形,两面均被茸毛。伞形状聚伞花序腋生,长5-15cm;花萼5裂,裂片长圆形,内面基部有腺体;花冠黄紫色,裂片5,向右覆盖,外面被疏柔毛,内面中部以下具5行纵列柔毛;副花冠裂片5,短于花药,基部有距;花粉块每室1个,长圆形,直立,着粉腺三角形;柱头圆锥状。蓇葖果长披针形,长达8cm,直径约1cm,外果皮密被柔毛。种子先端具白色绢质种毛。花期6月,果期11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性状】显微鉴别 幼茎横切面:木栓细胞15-30列,皮层外侧散有黄色石细胞群和黄白色纤维束,两者相间断续排列近环状,内侧石细胞群断续成环。维管束双韧型。韧皮部较窄。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导管多单个散在,直径可达300μm以上,初生木质部导管径向排列。皮层,髓部有类圆形乳管散在。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

  粉末特征:淡黄色1石细胞单个或成群,黄色,我边形、类四方形类圆形、椭圆形,直径40-100μm,壁厚5-35μm,胞腔较窄,孔沟明显。2皮层纤维单个或成束,直径12-24μm,壁较厚,胞腔较窄,断头参差不齐。3木纤维淡黄色,单个或成束,直径12-35μm,壁木化,纹孔明显。4乳法管直径40-60μm,内含淡黄色乳法块。5草酸钙簇晶直径12-35μm。6淀粉粒单粒类圆形、卵圆形、盔帽形,直径2-8μm,脐点点状、裂缝状;复粒由2-6个分组成。7个缘纹孔及网纹导管直径30-300μm,此外有木栓细胞。

  【化学成份】茎含数种孕烷酯类成分:11α-O-巴豆酰-12β-O-乙酰通关藤甙元(11α-O-tigloyl-12β-O-acetyltenacigenin)B,11α-O-苯甲酰-12β-O-乙酰通着藤甙元(11α-O-benzoyl-12β-Oacetyltd-nacigenin)B,11α-O-2- 甲基丁酰通关藤甙元(11α-O-2methylbutyryl-12β-O-acetyltenacigenin)B,11α-O-2-甲基丁酰-12β-O-巴豆酰通关藤甙元(11α-O-2-methylbutyryl-12β-O-tigloyl-tenacigenin)B,11α-O-2-甲基丁酰-12β-O-苯甲酰通关藤甙元(11α-O-2-methybutyry-12β-O-benaoyltenacigenin)B和11α,12β-O,O-二巴豆酰-17β-通关藤甙元(11α,12β-O,O-ditigloyl-17β-tenaci-genin)B[1],通关肛门甙(tenacissoside)A、B、C、D、E[2],通病关藤甙元甲、乙、丙(tenacigeninA、B、C),通关素(tenacissigenin)[3,4]。种子含西索甙元(cissogenin)[5],通关甙元(tenasogenin)[6]

  【药理作用】1.对呼吸系统的作用:豚鼠腹腔注射从通关藤茎中分离出的苦味国体酯甙(总甙,简称通光散甙)100mg/kg,有一定平喘作用(组织胺喷雾引喘法)。家兔静脉注射60mg/kg,能对抗组织胶1倍致死量,但在豚鼠则不能对抗组织胺的致死量。 离体豚鼠支气管灌流试验表明,能使组织胺引起的气管痉挛松弛,亦能减弱组织胺引起的豚鼠离体肠管收缩。本品并无镇咳(小鼠氨水引咳法)及祛痰(麻醉犬)作用。

  2.其他作用:麻醉犬静脉注射通光散甙有短暂、轻度的降压作用,无快速耐受现象,其降压似与中枢无关,离体兔耳血管灌流试验表明,它能直接扩张血管。离体兔心灌流试验表明无冠脉扩张作用。家兔静脉注射后,从心电图观察对心肌无损害。1%通光散甙在试管内抗菌作用较差,除对绿脓杆菌有一定作用外,对其他许多致病菌皆无效。小鼠灌胃,用至1500mg/kg,未见中毒和死亡。小鼠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247±28.61mg/kg。 苦味甾体酯甙100-150mg/kg 腹腔注射,能预防因喷雾组胺引起的支气管痉挛,对其有一定平喘作用;离体豚鼠支气管灌流,对痉挛状态的支气管有解痉作用;离体兔耳血管灌注有直接血管扩张作用;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274mg/kg。

  【性味】味苦;性微寒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平喘;通利湿通乳;搞癌。主咽喉肿痛;肺热咳喘;湿热黄疸;小便不利;乳汁不通;疮疖;癌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外用:鲜叶适量,捣敷

  【附方】①治喉头炎,口腔溃烂: 大苦藤泡水服。(《云南思茅中草药选》)②治肠胃炎,胃痛,黄疸型肝炎: 扁藤根茎一两。水煎服。(《红河中草药》)③治疔疮肿毒: 通光散鲜叶适量。捣烂外敷。(《云南经济植物》)④治各种癌症:通光散一两至一两五钱,白胡椒十粒。煎服。 (《云南中草药选》)

  【各家论述】1.《云南中草药选》:消炎,止咳,平喘,抗癌。治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各种癌症,风湿,跌打,骨折,眼底疾患,胃病。

  2.《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治咽喉炎,胃肠积热,肺炎,扁桃体炎,膀胱炎。

  3.《贵州药植目录》:活血生肌,催乳,止咳。治咳漱,跌打,筋断骨折,乳少。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取通光散1-3两加水500ml,煎至100-150ml,每日分3次服;或制成浸膏片,每片O.5g,每日3次,每次2-3片。治疗260例,经一疗程(10天)的观察,临床治愈75例(28.8%),显效80例(30.8%),好转85例(32.7%),总有效率为92.3%。其中用片剂治疗喘息型慢性气管炎67例,观察30天,有效率达86%,临床控制率为32%,显效率为31%。初步认为本品有较好的平喘及一定的止咳祛痰作用,但消炎作用较差。多数在用药7-10天后症状消失或减轻。治程中无明显副作用,仅部分病人服药后有口干、头晕、上腹部不适、恶心,极个别发生药物痊,一般不需处理。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癌症 癌肿 扁桃体炎 催乳 肺热咳喘 肺炎 喉炎 抗癌 咳喘 疗疮 膀胱炎 平喘 乳少 乳汁不通 上呼吸道感染 湿热黄疸 通乳 哮喘 消炎止痛 咽喉炎 痈疖 止咳平喘 支气管哮喘


通光散的功效 通光散的用途 通光散可以治疗 通光散的用法 通光散的用量 通光散主要治疗 通光散能够治疗的疾病 通光散的用法 通光散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太白针

      【拼音名】Tài Bái Zhēn   【别名】太白鹿角、地蓬草   【来源】地衣类石蕊科石蕊属植物细石蕊Cladonia gracilis (L.)Willd.,以全株入药。四季可采,去杂质晒干。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止血,利
  • 铁树果

    “铁树果”在《中药大辞典》 “铁树果”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铁树果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拼音名】Tiě Shù Guǒ   【别名】凤凰蛋(《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为苏铁科植物苏铁的种子。
  • 兔肝

    “兔肝”在《中药大辞典》 “兔肝”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兔肝   【出处】《别录》   【拼音名】Tù Gān   【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肝。   【性味】①《纲目》:"性冷。"   ②
  • 兔耳风

      【拼音名】Tù ěr Fēnɡ   【别名】大血筋草、水上红、心肺草、石风丹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光叶兔耳风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isliaea glabra Hems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光叶兔儿风
  • 条叶垂头菊

    “条叶垂头菊”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条叶垂头菊”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条叶垂头菊   【别名】线叶点头菊   【来源】菊科条叶垂头菊Cremanthodium lineare Maxim.,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青海、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