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藤三七

藤三七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藤三七


藤三七

“藤三七”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藤三七”在《中药大辞典》

“藤三七”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藤三七

  【拼音名】Ténɡ Sān Qī

  【别名】藤子三七

  【来源】落葵科藤三七Boussingaultia gracilis Miers. var. baselloides Bail.,以藤上块茎入药。

  【生境分布】云南。

  【性味】微苦,温。

  【功能主治】滋补,壮腰膝,外用消肿散瘀。主治腰膝痹痛,病后体弱。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1~2两。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藤三七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拼音名】Ténɡ Sān Qī

  【别名】藤子三七

  【来源】为落葵科植物藤三七的珠芽。全年可采。

  【原形态】肉质小藤本。叶互生,肉质,卵圆形,长4~6厘米,宽4~5厘米,光滑无毛;叶柄短。叶腋生瘤块状珠芽,表面呈瘤状,绿色,直径约3~4厘米。长穗状花序腋生,长达20厘米,下垂;花小,绿色,花冠5瓣。

  【生境分布】多为栽培。

  【性味】微苦,温。

  【功能主治】滋补,壮腰膝,消肿散瘀。治腰膝痹痛,病后体弱,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炖鸡或炖猪肉,1~2两。外用:捣敷。

  【附方】治跌打扭伤:藤三七、鱼子兰、土牛膝、马茴香。捣敷患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藤三七

  【出处】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拼音名】Ténɡ Sān Qī

  【别名】藤子三七、小年药、土三七

  【来源】药材基源:为落葵科植物落葵薯藤上的干燥瘤块状珠芽。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redera cordfolia(Tenore) van Steen.[Boussingaultia cordifonia Tenore;B.gracilis Miers f.pesudo-baselloides Hauman;B.gracilis Miers var.pseudo-baselloides Bai-ley]

  采收和储藏:在珠芽形成后采摘,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宿根稍带木质的缠绕藤本,光滑无毛。一年的新梢可长达4-5m以上,植株基部簇生肉质根茎,常隆起裸露地面,根茎及其分枝具顶芽和螺旋状着生的侧芽,芽具肉质鳞片。老茎灰褐色,皮孔外突,幼茎带红紫色,具纵线棱,腋生大小不等的肉质珠芽,形状不一,单个或成簇,具顶芽和侧芽,芽具肉质鳞片,可长枝着叶,形成花序或单花。叶互生,具柄;叶片肉质,心形、宽卵形至卵圆形,长4-8(-12)cm,宽4-9(-15)cm,先端凸尖,稍圆形或微凹,基部心形、楔形或圆形,全缘,平滑而带紫红,间见叶面扭曲而呈波状,主脉在下面微凹,上面稍凸。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单一或疏生2-4个分枝,花序轴长10-30(-50)cm,花数十朵至200余朵;花梗长2-4mm,基都有一披针形、先端锐尖的苞叶;花基合生呈杯状的苞片2,其上有与其交互对生的宽卵形或椭圆形小苞片2枚,较花被片短;花被片卵形或椭圆形,长约3mm,宽约2mm,白色;雄蕊比花被长,花丝基部宽而略联合,在蕾中时外折;子房近球形,上位,花柱上部3裂,柱头乳头状。花芳香,开后变黑褐色,久不脱落。花虽两性,但通常不孕。果未见。花期6、7月起可开放半年。

  【生境分布】现江苏、浙江、福建、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原产美洲热带地区。

  【性状】性状鉴别 珠芽呈瘤状,少数圆柱形,直径0.5-3cm,表面灰棕色.具突起。质坚实而脆,易碎裂。断面灰黄色或灰白色,略呈粉性。气微,味微苦。

  显微鉴别 珠芽横切面表皮细胞壁微木化。皮层细胞类多角形,散有草酸钙簇晶;内皮层明显。中柱散有多数大形粘液细胞。维管束外韧型,多数,呈数层环状排列本品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及淀粉粒。

  粉末特征:粉末棕褐色。

  ①表皮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壁稍厚,微木化。②粘液细胞类圆形或类长圆形。③螺纹导管直径39-60μm。④草酸钙簇晶直径18-50μm。⑤淀粉粒极多,单粒圆形或长圆形,直径13-18μm,脐点点状、条状,有的层纹隐约可见。

  【化学成份】地下部分含拉里亚甙元(larreagenin),3β-羟基-30-去甲-12,19-齐墩果二烯-28-酸(3β-hydroxy-30-noroleana-12,19-dien-28-oic acid),3β-羟基-30-去甲-12, 19-齐墩果二烯-28-酸乙酯(ethyl-3β-hydroxy-30-noroleana-12,19-dien-28-oate),熊果酸(ursolic acid),3β-羟基-12-齐墩果烯-28,29-二酸-28-乙酯(3β-hydroxyolean-12-ene-28,29-dioic acid-28-ethyl ester),39-羟基-30-去甲-12,18-齐墩果二烯-29-酸乙酯(ethyl-3β-hydroxy-30-noroleana-12,18-dien-29-oate)[1]。

  【性味】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补肾强腰;散瘀消肿。主腰膝痹痛;病后体弱;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或用鸡或瘦肉炖服。外用:适量,捣敷。

  【附方】治跌打扭伤:藤三七、鱼子兰、土牛膝、马菌香。捣敷患部。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病后体弱 补肾 散瘀消肿 消肿散瘀 滋补


藤三七的功效 藤三七的用途 藤三七可以治疗 藤三七的用法 藤三七的用量 藤三七主要治疗 藤三七能够治疗的疾病 藤三七的用法 藤三七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鲐鱼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拼音名】Tái Yú   【英文名】Mackerel   【别名】鲐、鲭、青花鱼、油胴鱼、鲐巴鱼、油筒鱼、青川、青占、花鱼鳀、花鲱   【来源】药材基源:为鲭科动物鲐鱼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neumatophoru
  • 天茄子

    “天茄子”在《中药大辞典》 “天茄子”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天茄子   【出处】《滇南本草》   【拼音名】Tiān Qié Zi   【别名】刺天茄(《滇南本草》),小闹杨、小颠茄(《生草药性备要》),金钮头(《岭南采药录》
  • 头巾草

    “头巾草”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头巾草”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头巾草   【别名】并头黄芩、山麻子   【来源】唇形科头巾草Scutellaria scordifolia Fisch. ex Schrank,以全草入药。   【生
  • 土藁本

      【拼音名】Tǔ Gǎo Běn   【别名】芹菜三七、香藁本、石防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白苞芹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othosmyrnium japonicum Miq.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芭叶,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唐松草

      【出处】《晶珠本草》记载:吉合觉清热解毒。《如意宝树》记载:吉合觉清热,治疫疽。《形态比喻》记载:吉合觉为消炎药之王,生长在阳山石崖下,茎长微黄,叶状如玉瓶碎片,花状如金色的豆荚,花蕊象蓬松的麝毛;果实状如香旱芹籽(藏药音译名:斯拉嘎保),果尖状如铁钩;根黄色含红色汁液,味微苦,功效清热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