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虱草花

虱草花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虱草花


虱草花

“虱草花”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虱草花”在《中药大辞典》

“虱草花”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虱草花

  【拼音名】Shī Cǎo Huā

  【来源】菊科虱草花Pulicaria insignis Drumm.,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西藏。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镇咳舒肝,清血热,透骨蒸。主治肺结核咳嗽,两肋疼痛,痨热骨蒸

  【用法用量】2~4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虱草花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拼音名】Shī Cǎo Huā

  【别名】明涧色尔布(藏名)

  【来源】为菊科植物虱草花的花。7~8月采,阴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粗壮。茎丛生,基部有毛,高10~30厘米。基部叶倒披针形,全缘,有缘毛,叶柄长;茎生叶基部抱茎,有缘毛。头状花序大,顶生;总苞片多层,细长渐尖;花黄色,舌状花1层,舌片狭长,管状花两性。瘦果被密毛,冠毛外层短鳞片状,内层羽状。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草地。分布西藏等地。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消炎止痛,清血热,祛风毒。治各种炎症,炭疽病,丹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虱草花

  【出处】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

  【拼音名】Shī Cǎo Huā

  【英文名】Insingnis Pulicaria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臭蚤草的花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ulicaria insignis Drumm ex Dunn

  

  【原形态】臭蚤草 多年生草本,高5-25cm。根茎粗长,多分枝,上端有枯萎残存的叶柄和叶片围裹住的密集分枝和芽,牙密被白色茸毛。地上茎被长毛。叶互生;基部叶倒披针形,下部渐狭成长柄;上部叶长圆形,长4-8cm,宽1.2-2cm,先端钝,基部无柄,半抱茎,全缘,两面被毡状长毛,质厚。头状花序通常单生茎顶,直径4-6cm;总苞宽钟状,高达2cm;总苞片多层,条状披针形或条形,外层外面及内面上部密被长粗毛,内层外面被疏毛;舌状花黄色,外面有毛,舌片先端有3齿;花药基部有长尾;两性花管状,冠毛白色,外层有5膜片,内层有5个羽状毛。瘦果近圆柱状,有棱,被浅褐色绢毛。花期7-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0-4310m的山脊岩石上、石砾坡地和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藏南部。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除蒸;凉血解毒。主肺痨咳嗽;骨蒸劳热;痈疽肿毒;丹毒;风疹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丹毒 肺结核 肺结核咳嗽 肺痨 肺痨咳嗽 风疹 风疹瘙痒 骨蒸 骨蒸劳热 凉血解毒 清血热 瘙痒 消炎止痛 痈疽肿毒 镇咳 治肺结核

虱草花


虱草花的功效 虱草花的用途 虱草花可以治疗 虱草花的用法 虱草花的用量 虱草花主要治疗 虱草花能够治疗的疾病 虱草花的用法 虱草花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粟米泔汁

    “粟米泔汁”在《中药大辞典》 “粟米泔汁”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粟米泔汁   【出处】《唐本草》   【拼音名】Sù Mǐ Gān Zhī   【来源】为淘洗粟米所得的泔水。   【功能主治】①《唐本草》:"主
  • 桑霜

    “桑霜”在《中药大辞典》 “桑霜”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桑霜   【出处】《纲目》   【拼音名】Sānɡ Shuānɡ   【别名】木硇(《本草经疏》)。   【来源】为桑柴灰汁经过滤、蒸发后所得的结晶状物。   【功能主
  • 水仙桃

      【出处】《广西中药药》   【拼音名】Shuǐ Xiān Táo   【别名】锁匙筒(《陆川本草》),田浮草、香须公(《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毛草龙或草龙的全株。夏、秋季采,鲜用或晒干备用。   【原形态】①毛草龙   亚灌木状草本,高
  • 山丹花

      【出处】《纲目》   【拼音名】Shān Dān Huā   【别名】山豆子花(《山东中草药手册》)。   【来源】百合科植物山丹的花蕾。   【性味】①《纲目》:"甘,凉,无毒。"   ②《医林纂要》:"甘咸,平。"  
  • 酸不溜根

    “酸不溜根”在《中药大辞典》 “酸不溜根”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酸不溜根   【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拼音名】Suān Bù Liū Gēn   【来源】为蓼科植物叉分蓼的根。春、秋挖取,晒干。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