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木通

木通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木通


木通

“木通”在《中药大辞典》

“木通”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木通

  【出处】《药性论》

  【拼音名】Mù Tōnɡ

  【别名】通草、附支(《本经》),丁翁(《吴普本草》),丁父(《广雅》),葍藤(《本草经集注》),王翁、万年、万年藤(《药性论》),燕蕧、乌蕧(《唐本草》)。

  【来源】为木通科植物白木通或三叶木通、木通的木质茎。9月采收,截取茎部,刮去外皮,阴干。

  【原形态】①白木通,又名:八月瓜藤、地海参。

  落叶或半常绿缠绕灌木,高6~10米,全体无毛。掌状复叶;小叶3枚,卵形或卵状矩圆形,长3~7厘米,宽2~4厘米,先端圆形,中央凹陷,基部圆形或稍呈心脏形至阔楔形,全缘或微波状,二面均淡绿色。花雌雄同株,总状花序腋生,长约15厘米,总花梗细长;花紫色微红或淡紫色;雌花1~3朵生于花序下部,苞片线形,花被3,椭圆形,顶端圆,退化雄蕊6枚,雌蕊3~6枚,柱头头状;雄花具细小苞片,花被3,倒卵形,顶端稍凹,雄蕊6枚,花丝三角形,退化雌蕊3或4枚.蓇葖状浆果,椭圆形或长圆筒形,长8~13厘米,宽约4厘米,成熟时紫色。种子矩圆形,暗红色。花期3~4月。果期10~11月。

  野生于山坡荒地半阴处。分布江苏、浙江、江西、广西、广东、湖南、湖北、山西、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根(木通根)、果实(八月札)、种子(预知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②三叶木通,参见"八月札"条。

  ③木通,参见"八月札"条。

  【性状】白木通的干燥木质茎呈圆柱形而弯曲,长30~60厘米,直径1.2~2厘米。表面灰褐色,外皮极粗糙而有许多不规则裂纹,节不明显,仅可见侧枝断痕。质坚硬,难折断,断面显纤维性,皮部较厚,黄褐色,木部黄白色,密布细孔洞的导管,夹有灰黄色放射状花纹。中央具小形的髓。气微弱,味苦而涩。以条匀,内色黄者为佳。

  产四川、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目前所用的木通药材,主要有关木通、川木通、淮通和白木通四类,其中使用最广的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木通马兜铃的木质茎(详"关木通"条);其次为川木通,为毛茛科小木通、绣球藤等的木质茎(详"川木通"条);淮通为马兜铃科大叶马兜铃、淮通马兜铃的木质茎(详"淮通"及"朱砂莲"条);白木通则仅在少数地区自产自销。而历代本草所记载的木通则为木通科木通,目前很少见用。

  【化学成份】茎含豆甾醇等。根含皂甙,小解得齐墩果酸及葡萄糖、鼠李糖。

  【炮制】用水稍浸泡,闷润至透,切片,晾干。

  【性味】苦,凉。

  ①《本经》:"味辛,平。"

  ②《吴普本草》:"雷公:苦。"

  ③《别录》:"甘,无毒。"

  ④《药性论》:"微寒。"

  ⑤《海药本草》:"温平。"

  【归经】入心、小肠、膀胱经。

  ①《纲目》:"手厥阴心包络,手足太阳小肠、膀胱。"

  ②《木草汇言》:"入手少阴、足太阳经。"

  ③《药品化义》:"入睥、心、小肠、膀胱四经。"

  ④《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

  ⑤《要药分剂》:"入心、肾、膀胱、小肠四经。"

  【功能主治】泻火行水,通利血脉。治小便赤涩,淋浊,水肿,胸中烦热,喉痹咽痛,遍身拘痛,妇女经闭,乳汁不通。

  ①《本经》:"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

  ②《吴普本草》:"止自汗。"

  ③《别录》:"疗脾疸常欲眠,心烦哕,出音声,疗耳聋,散痈肿诸结不消,及金疮、恶疮、鼠瘘、踒折、鼻息肉,堕胎,去三虫。"

  ④《药性论》:"主治五淋,利小便,开关格。治人多睡,主水肿浮大,除烦热。"

  ⑤《食疗本草》:"煮饮之,通妇人血气,又除寒热不通之气,消鼠瘘、金疮、踒折,煮汁酿酒妙。"

  ⑥《本草拾遗》:"利大小便,令人心宽下气。"

  ⑦《海药本草》:"主诸瘘疮;喉咙痛及喉痹,并宜煎服之,磨亦得,急即含之。"

  ⑧《食性本草》:"主理风热淋疾,小便效急疼,小腹虚满,宜煎汤并葱食之有效。"

  ⑨《日华子本草》:"安心除烦,止渴退热。治健忘,明耳目,治鼻塞;通小肠,下水,破积聚血块,排脓,治疮疖,止痛,催生下胞,女人血闭,月候不匀,天行时疾,头痛目眩,羸劣乳结,及下乳。"

  ⑩《安徽药材》:"治脚气浮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散。

  【注意】内无湿热,津亏,气弱,精滑,溲频及孕妇忌服。

  ①《本草经疏》:"凡精滑不梦自遗及阳虚气弱,内无湿热者禁用。妊娠忌之。"

  ②《得配本草》:"肾气虚,心气弱,汗不彻,口舌燥、皆禁用。"

  【附方】①治小儿心热(小肠有火,便亦淋痛,面赤狂躁,口糜舌疮,咬牙口渴):生地黄、甘草(生)、木通各等分。上同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竹叶同煎至五分,食后温服。(《小儿药证直诀》导赤散)

  ②治尿血:木通、牛膝、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五味子、黄柏、甘草。同煎服。(《本草经疏》)

  ③治水气,小便涩,身体虚肿:乌臼皮二两,木通一两(锉),槟榔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下二钱。(《圣惠方》)

  ④治涌水、肠鸣腹大:木通(锉)三两,桑根白皮(锉,炒)、石韦(去毛)、赤茯苓(去黑皮)、防己、泽泻各一两半,大腹(炮)四枚。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如入行五里再服。(《圣济总录》通草饮)

  ⑤治喉痹,心胸气闷,咽喉妨塞不通:本通二两(锉),赤茯苓二两,羚羊角屑一两半,川升麻一两半,马蔺根一两,川大黄一两半(锉碎,微炒),川芒硝二两,前胡二两(去芦头),桑根白皮二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木通散)

  ⑥治妇人经闭及月事不调:木通、牛膝、生地黄、延胡索。同煎服。(《本草经疏》)

  ⑦治产后乳汁不下:木通、钟乳各一两,漏芦(去芦头)二两,栝楼根,甘草各一两。上五味,捣锉如麻豆大,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半,黍米一撮同煎,候米熟去滓,温服,不拘时。(《圣济总录》木通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木通

  【出处】出自《药性论》。

  1.《本草经集注》:通草,今出近道,绕树藤生,汁白,茎有细孔,两头皆通,含一头吹之,则气出彼头者良。或云即葍藤茎。

  2.《唐本草》:通草,大者径三寸,每节有二、三枝,枝头有五叶,其子长三、四寸,核黑瓤白,食之甘美。南人谓燕覆,或名乌覆,今言葍藤,葍覆声相近尔。

  3.《本草图经》:通草,生石城山谷及山阳,今泽潞、汉中、江淮、湖南州郡亦有之。生作藤蔓,大如指,其茎干

  【拼音名】Mù Tōnɡ

  【英文名】Akebia Stem

  【别名】通草、附支、丁翁、丁父、葍藤、王翁、万年、万年藤、燕蕧、乌蕧、活血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滕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kebia quinata (Thunb.)Decne.2.Akebia trifoliata (Thunb.)Koidz.[Clematistrifoliata Thunb.]3.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var.australis(Diels)Rehd.Trifoliata (Thunb.) Koidz.var. Australis (Diels) Rehd., 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 Akebia quinata (Thunb.) Decne.

  采收和储藏:藤茎在移植后5-6年开始结果,在秋季割取部分老藤,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1.木通 落叶木质缠绕灌本,长3-15cn,全株无毛。幼枝灰绿色,有纵纹。掌状复叶,小叶片5,倒卵形或椭圆形,长3-6cm,先端圆常微凹至具一细短尖,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缘。短总状花序腋生,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序基部着生1-2朵雌花,上部着生密而较细的雄花;花补3片;雄花具雄蕊6个;雌花较大,有离生雌蕊2-13。果肉质,浆果状,长椭圆形,或略呈肾形,两端圆,长约8cm,直径2-3cm,熟后紫色,柔软,沿腹缝线开裂。种子多数,长卵而稍扁,黑色或黑褐色。花期4-5月,果熟期8月。

  2.三叶木通 与前种相近。主要区别点:叶为三出复叶;小叶卵圆形、宽卵圆形或长卵形,长宽变化很大,先端钝圆、微凹或具短尖,基部圆形或楔形,有时微呈心形,边缘浅裂或呈波装,侧脉5-6对。

  3.白木通 本变种形态与三叶木通相近,但小叶全缘,质地较厚。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山沟、溪旁等处的乔木与灌木林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陕西、山东、江苏、安微、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等地。

  2.分布于河北、陕西、山西、甘肃、山东、河南、和长江流域各地。

  3.分布于西南及山西、陕西、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点 喜凉爽湿润的环境,常生于半阴处的林中。土壤以富含腐殖质或土层深厚的冲积土为好。可在林国栽培。

  栽培技术 种子或压条繁殖。种子繁殖:新采收的种子立即与湿沙混合贮藏于室外,第2年2-3月播种。在整好的地上,按沟距30cm左右开沟,深约5-10cm,播幅约10cm,施人畜粪水,盖草木灰,盖土2cm。幼苗出齐后肥1次。同时用茎蔓时匀苗,每隔10cm留苗1株,追人畜粪水1次。同时用带枝的小枝的小竹子插入行中,以供茎蔓攀援。培育两年的苗即可移栽。移栽在2-3月茎蔓末发芽时进和行。在选好的土地上,按行1-1.5cm栽植,每穴栽苗1株,盖土压紧,浇水,并把茎藤附近的攀援物上。压条繁殖:在2-3月,把两年以上的老藤埋到土里,节外即可生根发芽,长成新株。第2年2-3月,挖出剪成单株移栽,移栽方法与种子繁殖相同。

  田间管理 移栽后3-4年中,每年夏冬季松土,追肥1次。夏季可用人畜粪水,冬可施用农家肥,结合松土,同时把新藤理附到攀援物土。

  【性状】性状鉴定 (1)木通藤茎圆柱形,稍扭曲,直径0.2-0.5cm。表面灰棕色,有光泽,有浅的纵纹,皮孔圆形或横向长圆形,突起,直径约1mm;有枝。质坚脆,较易折断,横断面较平整,皮部薄易剥离,木部灰白色,导管孔排列紧密而无规则,射线细,不明显,中央髓圆形,明显。气微,味淡而微辛。

  (2)三叶木通藤茎圆柱形,扭曲,直径0.2-1.5cm。表面灰色、灰棕色或暗棕色,颜色不均匀,极粗糙,有许多不规则纵裂纹及横裂纹,有时附生灰绿色苔藓,皮孔圆形或横向长圆形,突起,棕色,不明显,直径1-2mm;有枝痕。皮部易与木部剥离,去皮处表面棕黄色,射线处有深棕色纵沟。质坚韧,难折断,断面木部黄白色,导管孔细密,排列不规则,射线浅棕色,髓圆形而大。气微,珠微苦涩。

  (3)白木通藤茎直径5-8mm。表面黄棕色或暗棕色,有不规则纵沟纹;有枝痕。质坚韧,难折断,断面木部淡黄色,导管细密,排列不规则,射线约13条,浅黄色放射状,髓类圆形。气微,味徽苦。

  显微鉴别藤茎横切面:(1)木通木栓细胞数列,常含有褐色内含物;栓内层细胞含草酸钙小棱晶,含晶细胞壁不规则加厚,弱木化。皮层细胞6-10列,有的亦含数个小梭晶。中柱鞘由含晶纤维束与含晶石细胞群交替排列成连续的浅波浪形环带。维管束16-26个。韧皮部细胞薄壁性。束内形成层明显。

  木质部导管散孔型。射线明显,其外侧有l-3列含晶石细胞与中柱鞘含晶石细胞相连接;形成层内侧射线细胞壁加厚、木化,具明显单纹孔。髓周细胞圆形,壁厚、木化,有圆形单纹孔,常含1至数个棱晶,中央有少量薄壁细胞,壁不木化。(图5)(2)三叶木通与五叶木通极相似,主要区别为木柱细胞无褐色内含物;中柱鞘含晶纤维束与含晶石细胞群交替排列成连续的环带,但含晶石细胞群仅存在于与射线相对处;维管束(19-)27-31个。

  (3)白木通与五叶木通相似,主要区别为中柱鞘与三叶木通相似,含晶石细胞群仅存在于射线外侧;射线中径向排列的含晶石细胞多不与中柱鞘含晶石细胞群相连;维管束约13个。

  【化学成份】木通藤茎含白桦脂醇(betulin),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常春藤皂甙元(hederagein),木通皂甙(akeboside)Sta、Stb、Stc、Std、Stg1、Stg2、Sth、Stj、Stk、。此外,尚含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肌醇(inositol),蔗糖及钾盐。花中含有矢车菊素-3-木糖基-葡萄糖甙(cyanidin-3-xyloglucoside),矢车菊素-3-对香豆酰基-葡萄糖甙(cyanidin-p-coumaroyl-glucoside),矢车菊素-3-对-香豆酰基-木糖基-葡萄糖甙(cyanidin-3-p-coumaroylxylo-glucoside)等。木通的植物细胞经组织培养后分得木通种酸(quinatic acid),3β-羟基-30-降齐墩果-12,20(29)-二烯-28-酸[3β-hydroxy-30-norolean-12,20(29)-dien-28-oicacid],3-表-30降齐墩果-12,20(29)-二烯-28-酸[3-epi-30-norolean-12,20(29)-dien-28-oic acid],3β-羟基-29(或30)醛基-12-齐墩果烯-28-酸[3β-hydroxy-29(or 30)-al-olean-12-en-28-oicacid],桦叶菊萜酸(mesembryanthemoidigenic acid),30-降常春藤皂甙元-3-葡萄糖基阿拉伯糖甙[30-norhed-eragenin-3-O-β-gluco(1→3)-a-L-arabinopyranoside],30-降常春藤皂甙元-3-木糖基阿拉伯糖甙[30-norhederagenin-3-O-β-D-xylo(1→2)-a-L-arabinopyranoside],30-降齐墩果酸-3-木糖基阿拉伯糖甙[30-noroleanolic acid 3-O-β-D-xyl(1→2)-a-L-arabinopyr-anoside],3-表松叶菊萜酸(3-eip-mesembryanthemoidigenicacid),3-乙酰-3-表松叶菊萜酸(3-O-acetyl-mesembryanthe-moidigenic acid),3-乙酰基松叶菊萜酸(3-O-acetyl-mesembryan-themoidigenic acid),3-O-乙酰基3-表-30-三对节萜(3-O-acetyl-3-epi-serratagenic acid),3-乙酰基-30-三对节萜酸(3-O-acetyl ser-ratagenic acid)及齐墩果酮酸(oleanonic acid)。

  【药理作用】1.利尿作用:家兔在严密控制进水量的情况下,每日灌服酊剂(用时蒸去酒精加水稀释过滤)0.5g/kg,连服五天,有非常显着的利尿作用,灰分则无利尿作用,说明其利尿主要不是由于钾盐,而是其他的有效成分。家兔口服或静脉注射煎剂,亦出现利尿作用。

  2.抗菌作用:据初步体外试验结果,木通水浸剂或煎剂对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同属植物AkebialongeracemosaMatsum(产我国台湾省及日本)中提得的皂甙,对大鼠、小鼠有利尿作用;对大鼠的实验性关节炎也有某些抑制作用,它能延长环己巴比妥钠引起的小鼠睡眠时间,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低浓度对家兔离体肠管和心房无明显作用,高浓度则使肠管收缩,心房抑制。对离体兔耳血管有收缩作用,口服毒性很小,注射给药则有一定毒性。

  【鉴别】理化鉴别(1)取本品粗粉1g,加水10ml,煮沸2-3min,趁热滤过,取滤液置试管中,用力振摇,产生持久性泡沫,加热后泡沫不消失。(检查皂甙)(2)溶血试验取2%去纤维红细胞生理盐水混悬液1滴,放在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的形状,然后在盖玻片一侧加1滴样品生理盐水浸液(l:3),在盖玻片的另一端用滤纸吸引液体,使检波逐渐渗入盖玻片下,与红细胞接触处迅速发生溶血。(检查皂式)(3)本品水提取液蒸干,加1-2ml醋酐溶解,再加浓硫-醋酐试剂。颜色由黄转为红色、紫色、蓝色。(检查皂式)

  【炮制】用水稍浸泡,闷润至透,切片,晾干。

  【性味】苦;性寒

  【归经】心;脾;肾;小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活血通脉。主小便赤赤;淋浊;水肿;胸中烦热;喉喉疼痛;口舌生疮;风湿痹痛;乳汁不通;经闭;痛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注意】内无湿热,津亏,气弱,精滑,溲频及孕妇忌服。

  1.《本草经疏》:凡精滑不梦自遗及阳虚气弱,内无湿热者禁用。妊娠忌之。

  2.《得配本草》:肾气虚,心气弱,汗不彻,口舌燥,皆禁用。

  【各家论述】1.李杲:《本草》十剂,通可去滞,通草、防已之属是也。夫防己大苦寒,能泻血中湿热之滞,又通大便、通草甘淡,利小便,专泻气滞也。肺受热邪,津液气化之原绝,则寒水断流,膀胱受湿热,癃闭约缩,小便不通,宜此治之。其症胸中烦热,口燥舌干,咽干大渴引饮,小便淋沥或闭塞不通,胫酸脚热,并宜通草主之。凡气味与之同者,茯苓、泽泻、灯草、猪苓、琥珀、翟麦、车前子之类,皆可以渗湿利小便,泄其滞气也。木通下行,泄小肠火,利小便,与琥珀同功,无他药可比。

  2.《纲目》:木通,上能通心清肺,治头痛,利九窍,下能泄湿热,利小便,通大肠,治遍身拘痛。《本经》及《别录》皆不言及利小便治淋之功,甄权、日华子辈始发扬之,盖其能泄心与小肠之火,则肺不受邪,能通水道,水源既清,则津液自化,而诸经之湿与热,皆由小便泄去,故古方导赤散用之。杨仁斋《直指方》言人遍身胸腹隐热,疼痛拘急,足冷,皆是伏热伤血,血属于心,宜木通以通心窍,则经络流行也。

  3.《雷公炮制药性解》:木通利便,专泻小肠,宜疗五淋等症。其惊悸等症,虽属心经,而心与小肠相为表里,故并治之。脾疸喜睡,此脾之病,皆湿所酿也,利小肠而湿不去乎?瘟疫之来,感天地不正之气,今受盛之官行而邪不能容,亦宜疗矣。

  4.《本草经疏》:木通,《本经》主除脾胃寒热者,以其通气利湿热也。其曰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以其味淡渗而气芬芳也。令人不忘者,心主记,心家之热去,则心清而不忘矣。疗脾疸常欲眠,心烦哕者,脾家湿热壅盛则成疸,心脾之热不清,则昏昏欲眠而心烦哕,音声出于肺,肺家之湿热去,则肺金之气清而音声出矣。治耳聋者,泄肾家之湿火也。

  5.李中梓:木通,功用虽多,不出宣通气血四字。

  6.《本草汇言》:木通,利九窍,除郁热,导小肠,治淋浊,定惊癎狂越,为心与小肠要剂。所以治惊之剂,多用木通,惊由心气郁故也,心郁既通,则小便自利,而惊癎狂越之病亦安矣。

  7.《药品化义》:木通,导脾胃积热下行,主治火泻、热泻,盖为利小肠火郁,行膀胱水闭,使水火分,则脾气自实也。且心移热于小肠而脏病由腑结,腑通则脏安。凡为惊病,由心气郁及嗜卧心烦者,以此直彻下行。古人立方,心火为邪,用木通导赤,肺火为邪,用桑皮泻白,良有深意也。

  8.《本草述》:木通主治,类知为利水,而《本经》所云通利九窍血脉关节,殊未深究也。盖胃中水谷之清气上注于肺,而手太阴清中之浊者仍归于胃。试取《本经》首言除脾胃寒热,次乃及于通利九窍血脉关节,则知木通于肺胃之交,真有为之承接脉络、使其气化通而血化利者。使胃上注而肺下降,如所谓和调五脏、洒陈六腑者,以能助其功,使清气之营,入肺而流贯于诸经,即上下九窍无不通焉,是则利水与通利九窍血脉关节,原非二义矣。

  9.《本草新编》:木通、逐水气、利小便,亦佐使之药,不可不用,而又不可多用,多用则泄人元气。或疑木通利水去滞气,亦有益之品,而谓泄人元气何也?夫木通利水,功何异于猪苓,但嫌其苦寒损胃,非若淡泻之无害也,胃气既伤,元气必耗,故用之为佐使则有功无过,倘多用之为君,则过于祛逐,元气必随水而走,安得不耗哉?10.《本草备要》:朱二允曰,火在上则口燥、眼赤、鼻干,在中则心烦、呕哕、浮肿,在下则淋、秘、足肿、必借(木通)甘平之性,泻诸经之火,火退则小便自利,便利则诸经火邪皆从小水而下降矣。君火宜木通,相火宜泽泻,利水虽同,所用各别。

  11.《本经》: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

  12.《吴普本草》:止自汗。

  13.《别录》:疗脾疸常欲眠,心烦哕,出音声,疗耳聋,散痈肿诸结不消,及金疮、恶疮、鼠痿、踒折、齆鼻息肉,堕胎,去三虫。

  14.《药性论》:主治五淋,利小便,开关格,治人多睡,主水肿浮大,除烦热。

  15.《食疗本草》:煮饮之,通妇人血气,又除寒热不通之气,消鼠痿、金疮、踒折,煮汁酿酒妙。

  16.《本草拾遗》:利大小便,令人心宽下气。

  17.《海药本草》:主诸痿疮;喉咙痛及喉痹,并宜煎服之,磨亦得,急即含之。

  18.《食性本草》:主理风热淋疾,小便数急疼,小腹虚满,宜煎汤并葱食之有效。

  19.《日华子本草》:安心除烦,止渴退热,治健忘,明耳周,治鼻塞,通小肠,下水

治疗疾病: 鼻塞 除烦 除烦热 除寒热 催生 堕胎 恶疮 耳聋 烦热 妇女经闭 浮肿 寒热 喉痹 健忘 脚气 脚气浮肿 积聚 金疮 经闭 口舌生疮 利大小便 利九窍 淋浊 利小便 明耳目 目眩 排脓 破积 破积聚 清热利尿 去三虫 热淋 乳汁不通 鼠瘘 痛经 通小肠 退热 五淋 小便赤涩 下气 下乳 下水 泻火 心烦 行水 咽痛 自汗

木通


木通的功效 木通的用途 木通可以治疗 木通的用法 木通的用量 木通主要治疗 木通能够治疗的疾病 木通的用法 木通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木瓜枝

    “木瓜枝”在《中药大辞典》 “木瓜枝”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木瓜枝   【出处】《别录》   【拼音名】Mù Guā Zhī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枝叶。   【性味】《纲目》:"酸涩,温,无毒。&
  • 猫儿眼睛

    “猫儿眼睛”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猫儿眼睛”在《中药大辞典》 “猫儿眼睛”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猫儿眼睛   【拼音名】Māo ér Yǎn Jinɡ   【别名】尼泊尔蓼、小猫眼、野荞子   【来源】蓼科猫儿
  • 蔓斑鸠菊

      【别名】白狗称   【来源】菊科蔓斑鸠菊Vernonia scandens DC.,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广西、广东。   【性味】苦、微甘,凉。   【功能主治】清热止痛。   风湿骨痛,感冒发热,头痛,咽喉痛,肠炎腹痛,慢性肝炎:根0.5~1两,水煎服。
  • 棉花藤

      【拼音名】Mián Huā Ténɡ   【别名】山木通、木通、川本通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钝齿女萎的藤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apiifolia DC.var obtusidentata Rehd.et Wils.[C.obtusident
  • 毛叶嘉榄

      【拼音名】Máo Yè Jiā Lǎn   【别名】棵麻。   【来源】药材基源:为橄榄科植物羽叶嘉榄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uga pinnata Roxb.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刮去粗皮,切碎,晒干。   【原形态】羽叶嘉榄 常绿大乔木,高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