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零余子

零余子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零余子


零余子

“零余子”在《中药大辞典》

“零余子”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零余子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Línɡ Yú Zǐ

  【别名】署预子(《本草拾遗》),薯蓣果(《江西草药》)。

  【来源】为薯蓣科植物薯蓣叶腋间之珠芽。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山药"条。

  【性味】《本草拾遗》:"味甘,温,无毒。"

  【归经】《得配本草》:"入足少阴经。"

  【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补虚,强腰脚。晒干功用强于署预。"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附方】治病后耳聋:薯蓣果一两,猪耳朵一只。炖汤,捏住鼻孔徐徐吞服。(《江西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零余子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1.《本草抬遗》:此署预子,在叶上生,大看如卵。署预子有数(种), 此(零余子)则是其一也。一本云:大如鸡子、小者如弹丸,在叶下生。

  2.《纲目》:零余子, 即山药藤上所结子也。长圆不一,皮黄肉白,煮熟去皮,食之胜于山药,美于芋子,霜后收之。坠落在地看,易于生根。

  【拼音名】Línɡ Yú Zǐ

  【英文名】Bulbil of Common Yam

  【别名】薯蓣果

  【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山药的珠芽。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opposita Thunb.[D.batatas Decne.]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薯蓣,缠绕草质藤本。块茎长圆形,垂直生长,长可达1m,新鲜时断面白色,富粘性,干后白色粉质。茎通常带紫红色,右旋,无毛。单叶,在茎下部的互生,中部以上的对生,很少3叶轮生;叶片变异大,卵状三角形至宽卵状戟形,长3-9cm,宽2-7cm,先端渐尖,基部深心形、宽心形或戟形至近截形,边缘常3浅裂至3深裂,中裂片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侧裂片耳状,圆形、近方形至长圆形,两侧裂片与中间裂片相摘自可连成不同的弧线,叶形的变异即使在同一植株上也常有出现。幼苗时一般叶片为宽卵形或卵圆形,基部深心形。叶腋内常有珠芽(零余子)。雌雄异株。雄花序为穗状花序,长2-8cm,近直立;2-8个着生于叶腋,偶而呈圆锥状排列;花序轴明显地呈“之”字形曲折;苞片和花被片有紫褐色斑点;雄花的外轮花瓣片宽卵形,内轮卵形;雄蕊6。雌花序为穗状花序,1-3个着生于叶腋。蒴果不反折,三棱状扁圆形或三棱状圆形,长1.2-2.0cm,宽1.5-3.0cm,外面有白粉。种子着生于每室中轴中部,四周有膜质翅。花期6-9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山谷林下、溪边、路旁的灌丛或杂草中;或为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西北、华东和华中地区。

  【性味】甘;平;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补虚益肾强腰。主虚劳赢瘦;腰膝酸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附方】治病后耳聋: 薯蓣果一两,猪耳朵一只,炖汤,捏住鼻子,徐徐吞服。(《江西草药》)

  【各家论述】《本草拾遗》:主补虚,强腰脚。晒干功用强于署预。肾虚、耳鸣、阳萎

  【摘录】《中华本草》

  • 相关书籍记载:
  • 《证类本草》:零余子
  • 《得配本草》:零余子

    治疗疾病: 补虚 虚劳 虚劳赢瘦 腰膝酸软 益肾


    零余子的功效 零余子的用途 零余子可以治疗 零余子的用法 零余子的用量 零余子主要治疗 零余子能够治疗的疾病 零余子的用法 零余子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雷公橘

      【拼音名】Léi Gōnɡ Jú   【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花菜科植物雷公橘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pporis membranifolia Kurz.[C.viminea Hcok.f.et Tbom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
  • 鹿尾

    “鹿尾”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鹿尾”在《中药大辞典》 “鹿尾”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鹿尾   【拼音名】Lù Wěi   【来源】为鹿的干燥尾部。带毛鹿尾系将鹿尾割下,挂起阴干而成;不带毛鹿尾系将毛鹿尾入水中浸片刻,
  • 芦竹根

    “芦竹根”在《中药大辞典》 “芦竹根”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芦竹根   【出处】《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Lú Zhú Gēn   【别名】芦荻头(《岭南采药录》),楼梯杆(《四川中药志》)。   【来源】
  • 菱蒂

    “菱蒂”在《中药大辞典》 “菱蒂”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菱蒂   【出处】《纲目拾遗》   【拼音名】Línɡ Dì   【来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果柄。   【功能主治】①《纲目拾遗》:"治
  • 绿豆衣

      【拼音名】Lǜ Dòu Yī   【别名】绿豆皮   【来源】豆科菜豆属植物绿豆Phaseolus radiatus L.的种子皮。   【性味】甘,寒。   【功能主治】解热毒,退目翳   【用法用量】1~3钱,煎服。   【备注】(1)清热消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