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镰叶瘤足蕨

镰叶瘤足蕨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镰叶瘤足蕨


镰叶瘤足蕨

  【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

  【拼音名】Lián Yè Liú Zú Jué

  【英文名】all-grass of Distinct Plagiogyria

  【别名】高山瘤足蕨、小贯众、斗鸡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瘤足蕨科植物镰叶瘤足蕨的全草或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agiogyria rankanensis Hayata[P.distinctissima Ching;P.adnata Bedd.]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植株高30-45cm。具直立或斜升的根茎。叶簇生,二型;营养叶柄长14-18cm,基部三棱形,有1-2对气囊体,向上略呈三棱形或半圆形;叶片狭长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7-25cm,基部宽8-11cm,一回羽状分裂;羽片纸质,15-20对,互生,长4-6cm,宽8-13mm,上下面均为绿色,渐尖头,向上微弯呈镰状披针形,基部不对称,上侧沿叶轴上延,下侧圆形,边缘近全缘或有齿;叶脉羽状,侧脉单一或二叉状。孢子叶叶柄长30-40cm;叶片一回羽状,长14-22cm,宽4-6cm;羽片15-25对,极度收缩呈线形,长5-7cm,宽2-3mm;侧脉通常二叉,伸至叶边1/2处。孢子囊生于小脉顶部,成熟时布满羽片下面。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800m的常绿阔叶林或针叶林下及溪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苏、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辛;凉

  【归经】入膀胱、肺、肝三经

  【功能主治】发表清热;祛风止痒;透疹。主流行性感冒;麻疹;皮肤瘙痒;血崩;扭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烧灰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用于感冒发热、皮肤搔痒。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发表 流行性感冒 麻疹 扭伤 皮肤瘙痒 祛风止痒 瘙痒 透疹 血崩 止痒


镰叶瘤足蕨的功效 镰叶瘤足蕨的用途 镰叶瘤足蕨可以治疗 镰叶瘤足蕨的用法 镰叶瘤足蕨的用量 镰叶瘤足蕨主要治疗 镰叶瘤足蕨能够治疗的疾病 镰叶瘤足蕨的用法 镰叶瘤足蕨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骆驼黄

    “骆驼黄”在《中药大辞典》 “骆驼黄”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骆驼黄   【出处】《纲目》   【拼音名】Luò Tuo Huánɡ   【来源】为驼科动物双峰驼的胆囊结石。   【性味】苦,平,微毒。  
  • 冷水丹

    “冷水丹”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冷水丹”在《中药大辞典》 “冷水丹”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冷水丹   【拼音名】Lénɡ Shuǐ Dān   【别名】高足细辛   【来源】马兜铃科马蹄香属植物马蹄香Sarum
  • 驴蹄草

    “驴蹄草”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驴蹄草”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驴蹄草   【别名】驴蹄菜、立金花   【来源】毛茛科驴蹄草属植物驴蹄草Caltha palustris L.,以根及叶入药。夏秋采集,晒干。   【性味】辛、微苦,凉
  • 岭南杜鹃

      【拼音名】Lǐnɡ Nán Dù Juān   【别名】紫花杜鹃   【来源】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异叶杜鹃Rhododendron mariae Hance.以叶入药。夏季采叶,鲜用或阴干用。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镇咳,祛痰,平喘。
  • 凌霄

      【拼音名】Línɡ Xiāo   【英文名】Chinese Trumpetcreeper Flower   【别名】紫葳花、上树蜈蚣花、倒挂金钟   【来源】为紫葳科植物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 (Thunb.)Loisel.的花。夏、秋季花盛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