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黄疸树

黄疸树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黄疸树


黄疸树

“黄疸树”在《中药大辞典》

“黄疸树”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黄疸树

  【出处】《江苏药材志》

  【拼音名】Huánɡ Dɑn Shù

  【别名】刺黄连、树黄连、土黄连(《广西中药志》),长叶小檗、土黄柏(《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三颗针(《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庐山小檗的茎及根。春、秋挖取全株,剪除枝叶及细根,或削除部分栓皮,晒干。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约1~3.5米。茎多分枝,枝有细沟纹,并具针刺,刺通常不分叉,偶为三分叉,长1~2.5厘米。叶簇生;倒披针形至匙形,叶基渐狭而呈柄状,全长约4~8厘米,宽约1.2~2.6厘米,全缘,表面光滑。花序略呈总状,或近伞形,腋生;小苞片披针形;萼片6,两轮,内轮3枚较大;花瓣6,椭圆状倒卵形,长约2~3毫米,较萼片略狭,内侧墓部具二蜜腺;雄蕊6,与花瓣对生,花药呈二瓣裂;子房上位,花柱不明显,柱头扁平而大,胚珠1,直立。浆果矩圆形,长9毫米,红色,微有粉,无宿存花柱。

  【生境分布】生长于林下、沟边。分布广西、江西、江苏、浙江等地。产于广西、江苏等地。

  【性状】干燥的茎呈类圆柱形,表面灰棕色,有沟纹,并有少数小形皮孔。上部多分枝,枝直径约3~5毫米,显灰棕至暗棕色,表面有明显的纵棱数条;针刺较多,单个或2~3分叉。主根呈圆柱形,直径达4~5厘米或以上;根头部留有茎基及芽;侧根及支根呈扭曲状;外表土黄色至灰棕色,栓皮易片状脱落而露出棕黄色的皮部。茎枝及根的质地坚硬,断面强纤维性,呈鲜黄色,茎及枝中央具髓部;根无髓,木质部占绝大部分。断面置萤光灯下可见强烈的黄色萤光。味极苦。

  【化学成份】含小檗碱,根含1.52%,茎枝含0.98%(均以盐酸盐计)。

  【性味】《广西中药志》:"味苦,性寒,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肝炎,胆囊炎,肠炎,菌痢,咽喉炎,结膜炎,尿道炎,疮疡肿毒。

  ①《广西中药志》:"治消化不良,腹痛,肠炎下痢等症。"

  ②《广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治细菌性痢疾,肠胃炎,咽喉炎,口腔炎,尿道炎,急性结膜炎,疮疡溃烂。预防流脑。"

  ③苏医《中草药手册》:"治急性肝炎,胆囊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黄疸树

  【出处】出自《江苏药材志》

  【拼音名】Huánɡ Dɑ Shù

  【英文名】Stem or root of Lushan Mountain Barberry

  【别名】刺黄连、树黄连、土黄连、土黄檗、三颗针、黄根檗、黄根刺、黄柏刺、铁树黄连、铁篱笆、土水莲。

  【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庐山小檗的茎及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virgetorum Schneid.

  采收和储藏:春季及秋季采挖,剪除枝叶及须根,刮去部分栓皮,晒干。

  【原形态】庐山小檗,落叶灌木,高约2-3m。茎多分枝,老枝灰黄色,有明显的棱,刺通常单生,稀3分叉,长1-3cm。单叶簇生;柄长1-2cm;叶片长圆状菱形、倒披针形或匙形,长4-8cm,宽1.5-4cm,先端短尖或微钝,基部渐狭而呈柄状,上面暗黄绿色,下面灰白色,被白粉。花序略呈总状,或近伞形,长约2-3.5cm,远较叶为短,具5-10花,花梗纤细,长约4-8mm;小苞片披针形;萼片6,长圆状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花黄色,花瓣6,椭圆状倒卵形,长约3mm;子房内含胚珠1-2。浆果长圆状椭圆形,长约9mm红色,微被白粉。花期4-5月,果期6-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长海拔250-1400m的山地灌丛中或山谷溪边阴处。

  资源分布:分布江西、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茎呈圆柱形,直径达5m;表面灰棕色,有不整齐略弯曲的沟纹,并少数小型皮孔。茎上部多分枝,枝直径3-5mm,有数条纵棱,针刺较多,单个或2-3分叉。主根圆柱形,直径4-5cm,侧根及支根扭曲;表面土黄色至灰棕色,栓皮易呈片脱落而露出棕黄色的皮部。质地坚硬,断面强纤维性,鲜黄色。气微,味极苦。

  【化学成份】庐山小檗茎含小檗碱(berberine)2.84%,小檗胺(bebamine)1.98%,还含药根碱*(jatrorrhizine),异粉防已碱(isotetrandrine)根皮含小檗碱4.72%。同属植物长柱小檗根含小檗碱4.99%还含小檗胺等。

  【性味】苦;性寒

  【归经】肝;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湿热;解毒。主湿热泻痢;黄疸;胆囊炎;口疮;咽喉肿痛,火眼目赤;湿热淋浊;丹毒;疮疡肿毒;烫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水洗。

  【各家论述】1.《广西中药志》:治消化不良,腹痛,肠炎下痢等症。

  2.《广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治细菌性痢疾,肠胃炎,咽喉炎,口腔炎,尿道炎,急性结膜炎,疮疡溃烂。预防流脑。

  3. 苏医《中草药手册》:治急性肝炎,胆囊炎。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肠胃炎 肠炎 疮疡 疮疡肿毒 疮疡溃烂 丹毒 胆囊炎 肝炎 喉炎 火伤 火眼 结膜炎 急性肝炎 急性结膜炎 菌痢 口疮 口腔炎 淋浊 流脑 目赤 尿道炎 清湿热 热淋 热泻 湿热泻痢 烫火伤 胃炎 下痢 消化不良 泻痢 细菌性痢疾 咽喉炎 咽喉肿痛

黄疸树


黄疸树的功效 黄疸树的用途 黄疸树可以治疗 黄疸树的用法 黄疸树的用量 黄疸树主要治疗 黄疸树能够治疗的疾病 黄疸树的用法 黄疸树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旱田草

    “旱田草”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旱田草”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旱田草   【拼音名】Hàn Tián Cǎo   【别名】定经草、小号虎舌癀、虎舌蜈蚣草、田素馨、鸭嘴癀、调经草、双头镇、菜瓜香、地下茶、耳环草、龟药、
  • 红铁泡刺

      【出处】《贵州草药》   【拼音名】Hónɡ Tiě Pào Cì   【别名】乌龙须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红铁泡刺的根。全年可采。   【原形态】攀援灌木。枝和叶柄被淡褐色绒毛并具散生钩状的皮刺。单叶互生,有柄,阔卵圆形,5裂,长6.
  • 海莲果

      【拼音名】Hǎi Lián Guǒ   【英文名】Bruguiera sexangula (Lour.)Poir.   【来源】药材基源:为红树科植物海莲的果实和胚轴。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uguiera sexangula (Louir.)Poir.   采收和储藏:
  • 活血丹

      【拼音名】Huó Xuè Dān   【别名】遍地香、地钱儿、钹儿草、连钱草、铜钱草、白耳莫、乳香藤、九里香、半池莲、午年冷、遍地金钱、金钱早草、金钱 艾、也蹄草、透骨消、透骨风、过墙风、甾骨风、蛮子草、胡薄荷、穿穿墙草、团经药、风草、肺风草、金钱薄荷、十八缺草、江苏金钱草、一串钱、四方
  • 黄背草根

      【拼音名】Huánɡ Bèi Cǎo Gēn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黄背草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emedatriandra Forsk.var.Japonica(Willd.)Makino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黄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