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黄背草

黄背草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黄背草


黄背草

“黄背草”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黄背草”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背草

  【别名】进肌草、黄背茅、草糖

  【来源】禾本科黄背草Themeda triandra Forsk. var. japonica (Willd.) Makino,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东北、华北、华南、西南。

  【性味】甘,温。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祛风除湿。主治经闭,风湿疼痛

  【用法用量】1~2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黄背草

  【出处】始载于《植物华名录》

  【拼音名】Huánɡ Bèi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Arabian Themeda

  【别名】黄背茅、进肌草、金丝茅、山红草、屈针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黄背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emeda triandra Forsk. Var. japonica (Willd. ) Makino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黄背草,多年生草本。秆粗壮,直立,高80-110cm。叶鞘具脱落性的疣基长柔毛;叶舌长1-2mm,先端钝圆,具短纤毛;叶片狭条形,长10-40cm,宽4-5mm,仅上面基部疏被疣基长纤毛。假圆锥花序狭,长30-40cm,佛焰苞舟形,有毛或无毛,总状花序由佛焰苞中抽出,长1-2cm,有7枚小穗,基部有1枚近于轮和的雄性或中性小穗,但无芒;第1颖革质,边缘内卷,第2颖与第1颖等长或较短,边缘膜质,透明;上部3枚小穗中枚为两性,基盘有髯毛;第1小花的外稃膜质透明,内稃不存在,第2小花的外稃短,有1长芒或无芒。花、果期6-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等荒脊土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至华南、西南等地。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祛风除湿。主经闭;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幼苗或根:味甘、性温。有活血调经、驱风除湿的功效。主治经闭、风湿疼痛。幼苗可治高血压病。根常用于习惯性流产。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风湿疼痛 活血通经 经闭

黄背草


黄背草的功效 黄背草的用途 黄背草可以治疗 黄背草的用法 黄背草的用量 黄背草主要治疗 黄背草能够治疗的疾病 黄背草的用法 黄背草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黑根药

      【拼音名】Hēi Gēn Yào   【别名】威灵仙、草威灵、黑头晕、千里光紫菀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狗舌紫菀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senecioides Franch.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根,除去上部分,洗净晒干。   【原形态】狗
  • 海通

    “海通”在《中药大辞典》 “海通”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海通   【出处】《中国药植志》   【拼音名】Hǎi Tōnɡ   【别名】白灯笼、木常山(《广西植物名录》)。   【来源】为马鞭草种植物海通的枝叶。   【原形态
  • 虎骨

    “虎骨”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虎骨”在《中药大辞典》 《全国中草药汇编》:虎骨   【拼音名】Hǔ Gǔ   【来源】猫科动物虎Panthera tigris L.的骨骼。   【性味】甘、辛,温。   【归经】归肝、肾经。   【
  • 汉中防己

    “汉中防己”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汉中防己”在《中药大辞典》 “汉中防己”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汉中防己   【拼音名】Hàn Zhōnɡ Fánɡ Jǐ   【别名】青木香   【来源】马兜铃科马兜
  • 红花栝楼

      【拼音名】Hónɡ Huā Guā Lóu   【别名】栝楼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红花栝楼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hosanthes rubriflos Thorel exCayla.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