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红地榆

红地榆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红地榆


红地榆

“红地榆”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红地榆”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地榆

  【来源】蔷薇科红地榆Potentilla griffithii Hook. f.,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四川。

  【性味】涩,温。

  【功能主治】收敛,止泻。主治红白痢疾,白带

  【用法用量】1~2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红地榆

  【出处】始载于《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Hónɡ Dì Yú

  【英文名】root of Griffith Cinquefoil.

  【别名】长柔毛委陵菜、小天青、翻白叶、小管仲、地蜂。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柔毛委陵菜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fentilla griffithii Hook.f.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柔毛委陵菜 多年生草本,高10-60cm。根粗壮,圆柱形,有时侧根较多。花茎直立或上升,被开展长柔毛及短柔毛。基生叶羽状复叶,小叶2-3对,常对生,稀下部小叶互生;叶柄被开展长柔毛及短柔毛;小叶无柄或近无柄;托叶膜质,褐色,外被长柔毛或脱落近无毛;小叶片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0.5-3cm,宽0.5-1.5cm,先端圆钝,稀急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缺刻状锯齿。上面被伏生疏柔毛,下面被白色绒毛及柔毛,沿脉密生长柔毛;茎生羽状5小叶或掌状3小叶,形状与基生小叶相似,托叶草质,边缘齿牙分裂或全缘。花两性;聚伞状伞房花序,花少疏散;花直径1.5-2.5cm;萼片5,三角卵圆形,先端渐尖或急尖,副萼片5,披针形、长圆披针形或长椭圆形,比萼片短或近等长,外面被疏柔毛或白色绒毛;花瓣5,倒卵形,称端下凹,比萼片长1-2倍,黄色,稀白色;花柱近顶生。瘦果光滑。花、果期5-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3600m的荒地、山坡草地、林缘及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西藏等地。

  【性味】涩;微苦;温

  【归经】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涩汤止痢,止带。主痢疾,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清热活血、行气止痛、收敛止血的功能。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白带 红白痢疾 收敛 止带 止痢 止泻


红地榆的功效 红地榆的用途 红地榆可以治疗 红地榆的用法 红地榆的用量 红地榆主要治疗 红地榆能够治疗的疾病 红地榆的用法 红地榆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鹤虱

    “鹤虱”在《中药大辞典》 “鹤虱”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鹤虱   【出处】《唐本草》   【拼音名】Hè Shī   【别名】鹄虱(《唐本草》),鬼虱(《本草崇原》),北鹤虱(《中药志》)。   【来源】为菊科植物天名精
  • 海蛤壳

      【出处】《饮片新参》   【拼音名】Hǎi Há Ké   【别名】海蛤(《本经》),蛤壳(《本草原始》)。   【来源】为帘蛤科动物青蛤等几种海蛤的贝壳。4~10月间捕捉。获得后去肉,洗净晒干。   【原形态】贝壳2片,近圆形。壳长约36.5~56
  • 火麻仁

    “火麻仁”在《中国药典》 “火麻仁”在《中药大辞典》 “火麻仁”在《中华本草》 《中国药典》:火麻仁   【拼音名】Huǒ Má Rén   【英文名】FRUCTUS CANNABIS   【别名】大麻仁、火麻、线麻
  • 河口莲座蕨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拼音名】Hé Kǒu Lián Zuò Jué   【英文名】Hekou Angiopteris   【别名】河口观音座莲   【来源】药材基源:为观音座莲科植物河口观音座莲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iopteris
  • 厚膜藻

      【拼音名】Hòu Mó Zǎo   【来源】药材基源:为隐丝藻科植物厚膜藻、拟厚膜藻的藻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chymenia carnosa J.Ag.;Pachymeniopsis elliptica(Holm.)Yamada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